旅居纽约的著名作家,评论家,前纽约市立大学资深教授,《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美联社特写》,《星期六评论》,《图书馆月刊》,《美中评论》,《新亚洲评论》,《美国侨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及《读书》杂志专栏主笔,董鼎山先生,于2015年12月19日上午,在纽约一家康复中心因心脏猝死去世,享年九十三岁。
董鼎山先生生于1922年,浙江宁波人。他从十四岁开始在报上发表文章,毕生笔耕不坠。直到逝世前几天,他还向《美国侨报》专栏总编刘倩女士,发出了他最后一期稿件。当今天该专栏刊出董先生寄出的最后一份文稿时,传来了他去世的消息。
董鼎山先生是中美文学交流杰出的使者,被誉为“美国文学大使”。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先期,董鼎山先生是最早向中国介绍西方当代文学现状的学者。他在《读书》杂志开设的《纽约通讯》专栏,成为当时中国知识界开眼看世界的重要窗口。董鼎山先生的文章极大影响了文革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为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奠定了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
董鼎山定居美国70年,尽管已是美国公民,又是一位在文化意识与感情归属上的真正中国人。他殷切厚望于祖国早日富强统一,他始终让他在美国出生的女儿认同中国是自己的祖国。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开始,他每年向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寄去签证申请。直到1978年,他突然收到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黄镇的信,同意给他去中国探亲。这次归国,他不仅探望了阔别已久的亲人,也和几十年未通音讯的文坛老友恢复了联系,开始在刚刚问世的《读书》杂志开设《纽约通讯》专栏。
自此之后,他多次风尘仆仆回国访问讲课。他对祖国巨大变化的兴奋与欣慰,对亲朋老友的真情怀念,对文艺界新闻界乃至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无情抨击,都体现在他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正如老友冯亦代所说,董鼎山“爱国之深使忧国也切,虽然针砭时弊说出肺腑之言有时是痛苦的,但他不能缄默。”直言不讳说出自己独立的思索与见解,正是董鼎山做人的美德和文章的魅力所在。他在评论多彩纷呈的美国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的同时,也揭露了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内情。从中读者看到了一位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董鼎山先生。像他这样深具良知,对东西方文化均涉猎极深的学者和作家,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