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自由的作文 篇4

  《最伟大的教育家》一书摆在案头,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进入眼帘,自由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在阅读中我在思考着这位伟人。

  亚里士多德文字中阐述告诉我们自由教育,即培养自由人,而这个自由人,是精神境界高尚,行为能力卓越的优质人。这一感觉是从以下一些的语句中品出来的。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可以通过做一系列正义的事情而将自己的变成正义之士,通过实施有节制的行为而变成有节制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德行都要在实践中养成,因此我们要做一个孝顺的人,就从给父母捶背和洗碗做起;要做一个负责人的人,就从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对自己负责做起;要做一个爱学习爱读书的人,就从每天至少阅读三十分钟的书做起。相信经过实践和经历后,我们就能逐渐养成好习惯,有了这样的好习惯,就能帮助自己成功。

  作为教育者来说,我们对小学生德育教育和培养,更应该注重在实践中养成,所有在书本上提到的事情,都应该组织学生做履行和实践,在做一做的过程,让孩子亲身体验什么是高尚的,什么事正确的,从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成为这个社会需要的有教益的合格公民,也即亚里士多德所指的自由人。因此在我们的学校中, 常常有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演出,去社区打扫卫生,自愿当志愿者成立街头充气、书摊等服务队等。这些活动现在想起来是多么得有益,一个孩子,特别是小学生,如果一年中没有这样和体验和活动,他们的生命该是多么轻浮,难怪现在人们都在呼吁,一些孩子道德缺失,良知无存,竟然挥刀向自己的父母亲人,的确是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的性格发展出现 残疾和故障。

  关于教育的审查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关于儿童的所有书籍、玩具、学习的环境等,都应该要进行审查,凡是不符合学生,不应该在学生这个阶段出现的,都应该坚决避免,确保给孩子一个健康结晶的学习生活环境。由此我们想到现在的某些家长不拘小节,一些不该说的话在孩子面前说,不该做的事在孩子面前呈现,甚至让孩子帮助自己去完成,全然没有想到自己现在的“言传身教”将来是扼杀一棵即将蓬勃成长的栋梁之才。为人师者的我们,在某些方面,某些人给学生以误导,没有尽心地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结果导致教育效果事倍功半。

  关于学习,亚里士多德指出,学习决不是一种娱乐活动,学习不是无劳而获。的确如此,现在我们太强调学习的快乐,所以有的时候对于学习艰苦性,总不想让孩子去经历,有的时候完全迁就孩子,所以导致孩子学习品质不够坚定,学习意志不够顽强,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孩子就左右彷徨,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方向。特别是现在的有些年轻人,刚刚毕业,就不想吃苦,就坐不的冷板凳,冻着辞职和翻脸,事业很难进入轨道,建功立业就更不用提了,他们总将这一切都归功于一些决策和领导,不善于从自身找问题等,这些诟病都是成人,也就是家长和老师长期给惯养来的。

  我们学校是艺术特色教育,在亚里士多德的论述里,音乐学习相当于一种休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必须给孩子提供一种看似不怎么重要也不是非常关键的课程的学习,但这种教育却是造就自由人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要素。”他认为“音乐确实有塑造特定性格的功能,年轻人必须在音乐的环境中接受教育,音乐的和谐可以直达灵魂的和谐。”前不久还在为儿子的艺术学习耿耿于怀。因为我觉得儿子的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大多是因为小学阶段的艺术学习太浪费时间了,很多课堂时间,当别人都在学习文化课的时候,我的儿子去要去排练。如今看了这一篇文章却又觉得,儿子的学习也许是一种最和谐的教育,教育的效果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许将来再远的将来,我的儿子会笑在最后,会在同龄人中拥有更久的魅力和更幸福的生活。

自由的作文 篇5

  化妆课一结束,我就冲出了充满二氧化碳的地方,因为今天我做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坐公共汽车节省一美元,寻找属于我的一美元的自由。家离补习班真的很远!(坐公共汽车有四站)但是走在街上,面对温暖寒冷的春风,感觉真好!打开MP3,插上耳机,想想口袋里剩余美元的去向。走着走着,我发现面前有一个爆米花摊,所以用这一美元买了一袋爆米花。我通常在家做作业的时候会吃爆米花,但是这次我感觉真的不一样了。尽管妈妈经常对我说:“空气中充满了细菌等脏东西。”

  “但是今天,为了享受我用一美元“买来”的自由,无论有多少。今天的风有点冷,而且没有戴手套,真的很冷!但是我真的很高兴吃了那大包爆米花!看着路人手拉着手拥抱在一起,让我幻想着这美好而浪漫的一天。还有一些高中学生刚刚下课,手里拿着单词表,不停地背诵。也有母亲和女儿从我身边走过,手里拿着超市的袋子,有说有笑——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一个无助的人,一条只能匆忙游动的鱼......

  有些人说像人类这样的动物有时是矛盾的。我非常同意这句话,因为我有时会想:为什么我必须值班?为什么我必须是第一个?为什么我必须成为一个好学生?为什么我必须进入重点高中?为什么一定是我?父母和老师把他们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总是希望我能为我的家庭赢得荣誉,给学校增添色彩。有时我怀疑自己是否被他们的“真诚”和“无法拒绝”的劝说所改变。我开始想为什么我在它身上花了这么多精力,就像一只不知道目的地的信鸽。

  也许像我一样,你不需要这么努力,不要这么认真,不要这么努力。也许你只需要放松,快乐,无忧无虑,没有一美元在这个世界上只属于你。

自由的作文 篇6

  人生在世,没有绝对的自由。庄子眼中,如若一个人自由,必然已达到“一物我”的境界,然而仔细一想,当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时,人的外在形体必已消失。灵魂在摆脱形体后的回归才算真的自由。想起一本书《天蓝色的彼岸》中对死的描写:“人死后会升入天堂,但这并非是真正的回归。只有当心中无所牵绊,才能通往天蓝色的彼岸。那时,我便不再是我,我是青山,我是绿水,我是一切。”

  所以,自由便在人们心中成为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当然,自由包括物质自由和精神自由。除非是像庄子那样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我认为精神自由往往是建立在物质自由之上的。李白,一代诗仙,他的诗张狂霸气,随行自如,不难看出他用有着丰富且自由的精神世界。然而他周游各地,钱从何来?曾有人推测她的父亲李客是一个家财万贯的大富豪,才使得李白能够拥有那么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游山玩水的自由。相对的,海子,同样是才华横溢,却贫困潦倒。他曾经到小酒馆,想以一首好诗换一壶好酒,老板却因同情他免费给了他一壶。海子没有接受,怅然离去。年轻的海子选择卧轨自杀,难道他的精神世界不够自由吗?如果说他卧轨自杀是因为这个世界不符合他的理想,“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是海子眼中凡人的幸福。然后即便是这种幸福也需要起码的物质保障。连凡人的幸福都无法达到,所以他憾然离去,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理想寄托给灵魂,永远离开了人世。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在年轻时豪情壮志,甘愿为了事业牺牲自由,在逐渐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之后,厌倦官场的明争暗斗,想要获得内心的宁静,于是就此放下事业,远迁郊区或者背着硕大的旅行包四处旅行。

  自由始终是彼岸的一座灯塔,射出不明不暗的光芒。明知道那是不可触及的别处,却仍然执意前往。而利欲是挡住光芒的乌云。有人因此被蒙蔽了双眼,沉醉不知归途。但当人们凝神细看,还是会依稀地看到那微弱的光线,所以,若想在尘世中追求相对的自由,先要为自己积累一定的物质基础,并且时刻不忘自己对自由的这一份热忱。即使永远也到不了彼岸,仍然会感到一束来自远方的光束静悄悄地打在身上,带着一股平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