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关于自由的作文4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自由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自由是人们从古到今的追求,对于个人的发展、社会的活力和国家的进步都有着巨大的意义,没有自由,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对于一个白领来说,自由可能是下班回好好的睡个觉,第二天慢吞吞的上班;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自由可能是远离作业,远离学校,干自己想干的事;对于动物园里的狮子来说,自由可能是冲破牢笼,在广阔的天地下释放自我……可是这些真的能实现吗,上班族的工作便是为公司工作,学生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狮子要是冲破了牢笼,那对人们的安全有多大的威胁啊!

  人们渴望自由,渴望随心所欲,渴望为所欲为,这都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字眼啊,可是,自由就只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吗?

  孔子说过:“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可见自由是需要约束的。现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为了阻断病毒传播,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戴上口罩,可是有些人却以“自由”为理由,拒绝戴口罩,认为这是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自由只是相对的,没有约束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破坏。

  自由,是我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吗?不,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整个社会的人们如果都没有了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不出一天,整个社会恐怕就已经是一团糟了:超市里的东西被随意的拿走、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事故频发、人们为了一点小事随意的争执起来……规则与约束是自由的保障,是人们自由的前提。

  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但是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却永不停息: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因为人们对自由的向往而发起的,有了对自由的追求,人们也就有了拼搏的动力,明白自己缺了什么、想要什么、怎么去做,最后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找到这一条路——改变自己,也改变他人。或许这个过程才是最好的自由。

  风筝断了线就再也回不来,火车脱离了轨道就再也跑不了,河流离开了河道就慢慢干涸,不受约束的自由终究没有好的下场,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提醒他人珍视自由,不滥用自由。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在规则的约束下走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关于自由的作文5

  早已厌倦了平淡,在无奈中我渴望腾飞,去追寻自由。

  走在草原上,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用心倾听一切微妙的声响。用爱抚摸悄悄嫣然绽放的花蕾。仰望天空朵朵白云,低头看花开,躺在草地上细细品味着世外桃源的神奇

  走进山林,高大的树木直穿九霄,在瞬间灵光的指引下,我俯身钻进树洞,细细品味年轮带来的沧桑。在云海峰峦,青山绿水中我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人虽苦着来到世上,但应该笑对每一个日子。

  我们应当笑对生活,人应该过好每一分钟。因为我们只是岁月长河中的一颗星,我们应该去追寻自由,渴望自由。

  在深山中,我听着虫吟鸟唱,伴着泉水激石的清脆声响,走进了这片山林最深处。不知不觉,已是黄昏。夕阳渐渐褪了颜色,西方最后一缕阳光也黯淡下来,只有那弯新月越发的醒目。

  独自走在曲折的山路上,细听鸣蝉欢唱。不久,听见的也唯有自己的脚步声。这时,才发现这里的夜如此宁静。宁静中透露出一丝孤独与寂寞。

  风来了,树叶发出清脆的声音,他们和着节拍轻轻荡开,婆娑的影子竟如海浪一般。此时天空居然显出淡淡的紫色,紫的如被薰衣草染过一样。多情的月光不敢打搅,止住倾泻下来的想法,只好慢慢地笼罩整个山头。

  如此美的夜空,早已使我无法思考,能做的唯有陶醉于沉浸……

  如今,躺在床上透过窗外看到的依然是那弯新月。可惜多了几分嘈杂。城市的灯红酒绿,让我无法继续寻找那份寂静与自由——那将成为我永世的追求。

  我终于明白,我并不属于那茂绿森林中的一叶,也不属于巍巍山野里的一石。

  自由是碧空中的一片白云,对于我来说永远看得见,触不着。自由的精灵十分淘气,在我掌间游走却从不让我触及。

  自由的气息,弥漫在碧绿的原野上,自由在充满芳香的花蕊里,在小溪中鱼儿吐出的水泡里,那自由的夜曾离我那么近,萤火虫也甚至在我身边嬉戏。可最后,还是向路人一样擦肩而过,也许那自由只是我心中的一抹新绿,也许那叹息声只源于那匆匆一瞥吧!

关于自由的作文6

  斜汉朦胧,数尽残钟。凉生露气,暗滴花梢。寻常风月,称意即相宜,金钩璀璨,最是恼人时。

  靺鞨余红,琉璃剩碧,非余心之所善,弃之又有何足惜?寄情于山水,放浪于形骸。高歌于大漠低吟于青山。日观于宇宙,夜游于星河。

  你大可带上虚伪的面具,纵情声色。也可终日郁郁寡欢,羞涩于情面,烦困于得失之间。但你无法摆脱心灵对于自由的向往。

  的却,现实可以消逝许多,但无法磨灭一颗感怀的心!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成德是自由的,二十二岁便步入仕途,三等侍卫。在康熙鞍前马后,以他的才华,在康熙心血来潮时歌颂一番功德,便能平步青云,一蹴而就。但他有着最纯正的儒生灵魂,不愿为奴的清高与骨气在现实的强压下,终究无法同屈服调和,“古今幽恨几时平”便映照的他的心。

  如果心对于自由的向往是近的,再遥远的路也会是短的——左拉

  顿河上空的雾永远像纱似的笼罩在哥萨克坦荡的胸怀中,静静地躺卧在顿河怀里。仿佛一切都在追忆中,格里高力失去了阿克西妮亚,失去了他的娜塔莎,在他所跟随的“起义军”首领佛明被红军击毙后,不顾同伙的劝阻,在鞑靼村对岸于儿子米沙特卡重逢,这就是他一生仅剩的东西,他感到这大地,感到这个广阔的,在寒冷的阳光下闪闪发光的世界是亲切的。他的心也自由了。

  “身处在壮阔的布达拉,我是雪域威赫的王,游荡在繁华的拉萨,我是潇洒汉子宕桑”,这是仓央嘉措留下的诗句,十五岁坐床为活佛的他,厌倦布达拉中平淡,枯燥的生活,偏要追逐自己心驰神往的爱情。

  格鲁派教徒眼中,他是风流浪荡的佛爷。拉萨少女心中他是“时间最美的情郎'。他向往着,写下了璀璨的诗篇:

  “洁白的鹤啊请听我言

  我想借你的翅膀,用用就还

  我想去的地方并不遥远

  那美丽的理塘,去看看就回还”

  仓央嘉措向往的是同青梅竹马的情人达娃卓玛相会,享受那酒馆里醇美的青稞酒。

  你的人生可以被囚禁在苍白的现实中,但你心灵所向往的,如皓月当空,柔和似秋来色暗,漠然无魂。浮世嬗变,生命如云烟过眼。一叶菩提,依旧回廊新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