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17年中考作文四大能力(2)

时间:2021-08-31

  二、眉清目秀,擅长布局的能力

  对于结构的评判,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界定非常明确:首尾完整,主体鲜明,不存在残缺不全的问题,可视为“结构完整”;前后连贯,详略分明,没有颠三倒四的问题,可视为“结构严谨”。若想胜人一筹,给评卷老师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则需要更上一层楼,在新颖与独特上做文章。

  美化结构的方法非常多,历年中考满分作文里出现的这几种技巧,很值得借鉴。一是板块呈现法。这类作文或用几篇日记串联,或用几个小标题呈现,眉目清晰,一目了然。满分作文《校园奏鸣曲》,便选择清晨醒来时的“宁静曲”、白天学习时的“激越曲”与夜晚就寝时的“小夜曲”,巧妙地展示了活力四射的校园生活。二是彩线串珠法。“线”就是线索,“珠”即为材料。题为《我的生活无限美好》的佳作,用“在这充满活力的岁月里”引领段落,把各部分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内容闪现出了回环复沓的美感。三是首尾出彩法。这类作文下笔之初,或佳句夺目,或悬念诱人,令人一见钟情;收束时或融情于景,或陡转立止,前后浑然一体,余韵悠长。

  三、引经据典,打磨语言的能力

  想写出漂亮的中考作文,先得掌握一些出彩的技巧。从2014年中考评卷情况来看,满分作文的亮点各不相同,但仔细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有一点惊人地相似,那就是这些文章语言的表达往往光彩夺目,胜人一筹。有的词句出彩,字字珠玑,绘景栩栩如生,写人跃然纸上。有的善用修辞,如用设问,能下笔诱人,悬念顿生;用比喻,语句灵动,形象逼真;用排比,句式整齐,气势磅礴。有的引用诗词,经典的诗词,能够收到以一当十、画龙点睛的效果。评卷老师们一致认为:同样的写作话题,同样的内容,用不用诗词,效果截然不同。有时只是一两句诗词,语言就顿时有了光彩。南通中考满分作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里的这个片段就很精彩:

  翻过一页,仍是头发花白又稀少的杜甫向我走来,脚步却显得轻快,话语也有了些许喜悦,吟诵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又诧异,怎么不“惊心”了?杜甫笑曰:“安史之乱平定啦!朋友帮我在成都盖了草房,居有定所,心情好多啦!盼望已久了,难得啊!你看,草堂周围那么多柳树;你听,新绿的柳枝上鸟鸣声声,还是成双成对的黄鹂呢!”言罢再笑。我道喜,也笑,然后道别。老先生却兴致甚高,定要我再闻几声鸟鸣。于是吟诵之声又起:“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同样写《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这位考生却将目光放到了历史文化的长空里,或描写美不胜收的风景,或想象诗人诗意的生活,或引用耳熟能详的诗句,将“记忆深处”的那“一种声音”展示得格外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