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跑马场征文散文(3)

时间:2021-08-31

三、函读

  MPA在职学习,集中授课历时1年半,学位课程大都安排在周末或是节假日,每月4—8天,集中讲课。这些来自于浙师大周边城市市镇的学伴们,身兼数职,年龄又都老大不小了。在家庭、工作之外,又加入在职学习,体力与精力可想而知。渐渐的,应酬多、事业繁忙的学伴,也不再来上课了,总会托相识的学伴代签,而任课的老师似乎心照不宣,也听之任之。于是乎,公共课上了两周,代签就开始盛行了。到课率每况愈下,几天课,原本阶梯教室满当当的学伴一降再降,偌大的教室也就稀稀拉拉,不足50人。大班授课,集中学习也渐流于形式。

  自然,是否尊重老师,是否在意每一门课程学习机会,在这批在职研读生中,已然失去了意义……

  在职读研进行时。讲堂上老师激昂宣讲,台下零落的学伴情绪低沉,身在魂失,多彩并呈:打瞌睡的,即兴聊天的,中途离开的……手机铃声,此消彼响,声浪起伏,接耳私语,各种声响纷至沓来,每每盖过老师。站在台上,若是恪守尽职的任课老师,会稍作停顿,以目光扫射一圈,然后,继续津津有味地转达他的讲义。而更多的老师,则睁只眼闭只眼,不考勤,不干涉,随你来迟走早,全不过问,只是面无表情,振振有词地翻读讲义……

  居于首排的莲韵,是这一届160多名学伴中,一小撮上进者里较为认真听讲的一员。

  风趣愤青的政策分析老师,渊博平易的行政管理学老师,不苟言笑一板一眼照本教学的帅哥班主任,拥有宛利流畅口语的靓丽女老师……虽则听课每位老师不过寥寥几十课时,但却给莲韵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课间,一清学姐、学妹和莲韵也会跟任课老师做些短时的互动交流……

  一年多坚持下来,莲韵的感觉良好。文化得以丰盈,知识得到拓展,最关键的是她开阔了阅读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