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3)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内容:

  前言:

  早在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文字,自从有了文字,人类社会便快步跨入了文明时代。时至今日,文字不但能够满足人们之间表情达意的需求,还能给人特殊的美感,特别是经过人们的创意设计和加工,文字更以美仑美奂的姿态让我们眼前一亮……

  新课开发理由:

  小学美术教材有指向性地安排《字的创意设计》方面的教学内容。如江美版第五册第11课,这是一种形象直观的字体设计方案,继而又在江美版第八册第9课《一面奖旗》中再次安排了“学写黑体美术字”这一内容,当然,这是一种更为规范的字体设计方案,教材这样安排的意图显然是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的。然而我发现这两处《字的创意设计》教学内容都是在同一平面基础上对字进行的设计,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及观念势在必行,因此我想到把《字的创意设计》内容向三维空间延伸,尝试教学立体美术字的写法。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意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维拓展到三维空间这一环境中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想象力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并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具体目标为: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立体美术字的写法,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今后的生活实际中;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尤其是空间思维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思想目标:

  通过对“环保卫士”四个字的书写,激发学生身体践行、做环保卫士的热情,培养环保意识。

三、说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辨别立体图形(笔画)的正面、侧面、顶面,构建三维立体空间观念,教学难点是怎样正确处理两个笔画之间的交叉面,用什么方式正确表现出交叉面的立体可视效果。

四、说教材教法

  美源自生活,服务于现实,这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眼光,从观察入手,亲历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的过程。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言语讲解法、引导观察法、实物演示法和实践体会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1、观察发现,激发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我首先给学生展示了三、四年级美术课中关于《字的创意设计》的内容,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顾及体验,为更深入一步教学立体美术字作一奠基,同时让学生明白知识与技法的连贯性,其次是将美育与现实生活对接,让学生观察、欣赏字的创意设计在广告中的具体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比较体验,感知立体(平面设计—立体设计)

  在这一环节中,首先是引导学生对平面字体与立体字体的比较,其次是长方形与长方体的比较,目的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实现美术教学与数学立体图形教学在空间思维方面的整合。

  3、实物演示操作,突破难点

  一是实物演示讲解,当学生认识了单个立体图形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将单个图形组合起来,最难处理及学生不易理解的是笔画交叉处形成的交叉面,我们需要用一条画线来表现它的立体可视效果,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设计了直观教具,通过演示操作来达到教学目标。二是借助媒体图示讲解,重点突出交叉面的画线。

  4、游戏合作,获取知识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因而我设计了‘拼字游戏’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获得必要的美术知识。

  5、随堂练习,品德熏染

  A:辨清字体正、顶、侧面,涂色练习

  我设计了“环保”这两个通俗易懂的词语作为书写内容,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B:自己动手,实践体验书写练习

  “卫士”二字,笔画相对较少,作为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的内容,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卫”字 “横折钩”中的“钩”如何立体化,学生最易忽视,而当学生遇到并发现困难时,这一小小的困难将会成为启迪智慧的敲门砖。

  6、师生评论,分享快乐

  师生共同欣赏黑板上学生的作品,先让学生互评自评,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三个可视面的处理是否到位,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

  7、小结拓展

  A:写好立体美术字的方法是首先要正确添加字的顶面和侧面,尤其要注意交叉面的画线;

  B:生活中处处有立体美术字的身影。如店面招牌,广告招贴,商品包装等,希望大家多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说课稿 篇6

  说教材:本课内容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节知识点。主要的内容有两个:一是认识砖瓦和陶瓷,利用学过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这是本课的重点);二是了解砖瓦和陶瓷的制作过程,关注环境教育。

  说背景和学情:这课,学生将探索砖与陶瓷这两种材料的特性。在生活中,用砖与陶瓷这两种材料制作的物品是比较广泛的。砖主要用于各种建筑,是高楼大厦主要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吃饭用的碗,各种各样的花瓶、茶壶、储物罐等都是用陶瓷制作的。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运用一定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硬度、沉浮情况、柔韧性和吸水性。本节课,学生要运用学到的探究技能,观察砖与陶瓷的硬度、沉浮情况、柔韧性、吸水性等特性。可以说这课是前面几课学习成果的运用,通过本课的学习教师可以检测学生前面5课的学习情况。

  在这一课中,教科书还介绍了在制造砖和陶瓷的过程中黏土发生的变化,这是希望学生知道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常常要经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材料的性能。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砖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3、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

  过程与方法:

  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的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说教法学法:教学中采取实验、讲授、讨论法、研究性学习等。 新课程倡导的是教学理念、学习理念的转变。所以,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尤为重要。通过探究、合作、讨论、参与、亲历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互助、合作、探究的快乐,体验到科学实验能够解决科学问题或提供更加有力的实验证据。通过实验活动,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培养能力,学会学习

  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是进行回顾导入。通过前面研究的金属、塑料、木材和纸这几种材料了解学生掌握的已有人知,特别是对四种特性研究方法的认识。

  第二个环节是认识砖瓦和陶瓷。有些学生知道这些材料,但是更多的学生并不知道这些材料,所以必须通过一定的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初步感知砖瓦陶瓷的特点,经过对图片的观察和认识能够初步描绘出他们的一些特点。例如砖瓦表面粗糙,有一定的重量。陶瓷表面细腻,外表有图案,比较漂亮等。并且通过图片的唤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用到,这也是对教学知识来源生活,用于生活的高度阐释。

  第三个环节就是对这些材料进行特性的研究,这里方法学生都知道但是有几个地方要提醒学生:

  (1)记录的方式,由于三年级学生记录比较慢,内容又比较多,所以我建议学生除了硬度以外的其他特性全部用符号记录,这样能够提高效率。例如沉“↓”表示,浮用“↑”表示等。

  (2)研究硬度刻划痕的时候提醒学生要用相同的力。这个当然做到绝对是很困难也不可能的,但是作为科学课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严谨,虽然不能够保证绝对公平,但是要让学生有这样的科学意识。

  (3)在研究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时候到底该那个先研究。让学生产生争议,在争议学生会知道应该先研究吸水性。因为如果先研究了沉浮那么由于没有很快干,吸水性就可不出来。这些都体现出科学的细节。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关注细节,在合理的引导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课堂本质追求的,远比结果来的重要。

  第四个环节是了解砖瓦陶瓷的制作过程,通过书本和PPT图画演示让学生初步感知,同时知道制作天字门的原始材料——黏土。并且在了解中发现这需要消耗大量其他能量和物质,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灌输环保意识。

  第五个环节是经过这一系列的了解能够再次说一说砖瓦和陶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既是对知识的应用也是对知识的归纳。对学生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第六个环节就是完成作业本作业。

  我相信我们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还给你一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