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的作文(4)

时间:2021-08-31

珍惜的作文10

  那个身影停留在我的幼儿回忆中,沧桑的脸上挂着微笑,平静地看着我,显得十分温柔……

  那个身影消失在我八岁的一个初夏,那时的我还是蛮横无理的小丫头,而她却是患有痴呆症的老人。父母唯其疾之忧,而我却相反。

  炎炎夏日给我带来一股烦闷感,蝉在树上无精打采的鸣叫几声,风带来一阵阵热浪,再加上一旁那个令人厌烦的声音一直问七问八,我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地冲着声源吼道:“不能吃!那些袋子不能吃!烦死人了……”床上的老妇摆弄着手中的袋子,像看什么新奇的东西,“原来不能吃啊。”皱巴的嘴唇上下扇动着,小声嘀咕。一头银丝用块布盘起,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一脸和蔼,似乎没有听见我刚刚的吼叫,继续摆弄手中的袋子。老年痴呆的曾外祖母真烦,浑身一股臭味,每天问东问西的,烦死了!

  我对曾外祖母的怨言在饭桌也不间断。曾外祖母用勺子喝粥时,两鬓的银丝垂在粥里,也依然毫不在意地继续喝着,时不时会有粥水从嘴角流出,真令我作呕,让我毫无食欲。于是每天,我都早早地扒饭,狼吞虎咽的,早早地回房,深怕与曾外祖母同桌。

  一天的清晨,这份怨言断了……

  客厅中挤满了亲戚,白花花的纸满地都是,他们围着一张小床,空气中不时响起啼哭声。我好奇地挤开人群,映入眼帘的则是曾外祖母平躺在小床上的样子:脸上挂着一如既往的微笑,一脸和蔼。只是与以往不同的是,曾外祖母一动也不动,就只是躺在床上,眼皮不再抬一下……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死”这一字的概念。

  两年过后,我在整理房间时无意翻到一本相册。泛黄的纸页上贴着曾外祖母的照片,那时的她岁月静好,依然是那副和蔼的笑,而她怀中躺着一个女婴。我的泪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泣不成声,那个女婴,我知道是谁……

  我走向少年,一切人事都跟着我走过幼年,唯独曾外祖母。她永远停留在我模糊的幼时记忆中,笑着望着我一步步走向少年,成长着,而她一人,只孤独地待在原地,慢慢在光辉中消失。我其实很想对她大喊:“和我一起走吧!”她好像没听见,依然待在原地,笑着……

  从这事过后,我变得更懂事了,学会了珍惜,可曾外祖母已经走了,只在回忆中停留……

珍惜的作文11

  美好的事情往往都值得回忆很珍惜,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与美好擦肩而过,因此才要更加的珍视美好的事物。

  最早的自己是不知道美好的可贵的,只知道一味的挥霍自己的人生。直到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是那么的可贵,那么的值得我们去珍惜。

  还记得最初是因为一次高烧。那次发烧的时候我的年龄很小,但是记忆却十分深刻。我的身体十分的难受,然后就住进了医院。父母一直呆在我的身旁陪着我,护士看我是个孩子也十分的温柔和体贴。旁边住院的还有一些比自己年长的,他们对自己也非常好,偶尔会给自己一些好吃的东西。这些看起来美好,可实际上是十分令自己忧虑的。特别是当自己刚进入医院的时候,手上插着点滴,还得喝药,脑袋里迷迷糊糊的,所有人都围在自己身边,那感觉真的很可怕。让我体会到了健康的宝贵,也正因此,我才懂了平日来的生活该多么值得自己珍视。犹记得当时自己的病痊愈了之后,最大的改变就是对于学习的热情高涨了,考试的成绩也突飞猛进。那时候很多人疑惑我的进步,甚至调侃自己也要大病一场。我倒是在一旁乐呵一下并不说话,这种事情真的只有经历过之后才会明白其可贵之处。

  身体虽说是革命的本钱,可是日常的烦心事儿可是很多的,值得珍视的事物也不单单是身体,还有自己的身边的人。

  当毕业季的别离到了自己的身上时,你才能反应过来自己即将毕业,自己即将和要好的同学们分离。充满着遗憾和不舍,这就是青春。我至今仍然忘不了黑板上那一份永久的请假条,来自班级各科老师的签字。当离别的那一刻,我想老师们也是不舍得我们的,尽管可能我们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至于对于朋友,那更是充满了不舍。临走前留下一个拥抱,一张贺卡,一封信……这些都是对于感情的寄托。同学之前的感情就是这般神奇,大家都本是互不相识的人,却因为对于知识的追求建立起来了羁绊,同床之下一起努力,一起流汗,都是一些无比珍贵的时光。也正因此,也正因为每一次别离所造就的伤感,才让我懂得了陪伴的意义,才让我明白身边人是多么值得自己珍视,无论是朋友还是家人,都是一样的。

  也许成长的路途都是这般,生病了才体会到身体的重要,毕业了才明白离别的伤感。学生时代有太多值得珍视的美好记忆,错过了之后才会发觉那些曾经出现过的美好是多么的宝贵,我们都太后知后觉了。所以,如果你体会过那些,就不该再等待、迟疑下去。想到什么事情就应该大胆的去做。有些事情如果非等到你发现它多么重要才去努力实现的时候,后续已经来不及了!

  因此,珍视美好,享受生活,勇敢追求,都是我们所应该努力的方向!

珍惜的作文12

  人们口中的幸福是个人,由于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所以追求幸福是人们的普遍理愿望,但渐渐随着时代的改变,幸福在社会中也变了味。

  之前网络上有播出那么一个视频。记者访问社会几层老百姓的心声,当记者问一位工人:“你幸福吗?”时,工人回答:“我姓曾。”,这简简单单的回答,人们总会觉得他的答非所问很幽默。他并不是没有听清记者的提问,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也许,在他的字典里,根本没有“幸福”这个词。不知道“幸福”是什么,自然也不理解幸福的味道了。他的回答说明他的文化程度低,他正是代表了一群外靠力气打工的农民工。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劳动力开始转向城市,然而在外打工的父母无法照顾远方老家的孩子,便选择托人寄养,于是,社会便多了一种现象——父母与子女相隔两地,儿童也便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从小就没有得到父爱母爱,更无法理解,他们只知道父母在很远的地方,很久才回来一次,他们自然特别羡慕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当他们碰上挫折难题时,别人家的孩子有父母,而他们只有自己;别人摔疼了有父母,而他们只有自己。所以,留守儿童都会比较早熟懂事。父母的一次回家,他们都会很开心;父母的一个拥抱、一顿饭、几句关心都会使他们感到幸福满足,久别的亲情便是他们的幸福吧。

  人们总是向远方观察人们,却不观察身边;观察了别人,却从不问自己过得是否幸福。

  我曾以为我的幸福指数一般,生活也就这样。但却无意间听闻了一些真相,生活的一切从简到杂,难以陈述内心的感受,真不知道是什么般的滋味,但是我知道我父母都待我很好,一切和谐,我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我。他们关心我,却从来不曾对我严厉过。我很幸福,因为这个世界给了我生命,给了陪伴我的人,给了我温暖,即使比不上富裕物质精神满足,但与那些不幸的人比起来,我又有什么可以理由埋怨自己不幸福呢?

  父母都拼命的工作只为了我们能过得好点,有些人没有义务对我们好,却把对我们好当作是他们的义务,且行且珍惜吧。不管友情、亲情、爱情,且行且珍惜,珍惜仅是一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报答,懂得去感恩。

  幸福,来之不易,拥者不珍,现在,我们也长大了,珍惜现在,把握现在拼搏,为以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