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数字化资源设计诌议论文(2)

时间:2021-08-31

高职学习者分析

  资源设计中的学习者分析,主要是考虑与学习效果相关的学习者特征。通过文献调研与实践分析,笔者在下页表3样表具体的“学习者分析”步骤中提炼出了几个有意义的因素。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资源设计实践活动中,这些因素不必全部包括进去,笔者只是提供了一种较为全面而有效的参考而已。该说明同样适用于本文后面的其他样表。

学习资源内容分析

  具体资源的内容分析是高职教育数字化资源设计中的关键步骤,之后的教学策略设计、媒体设计、平台选择、评价都要以此为依据进行。内容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学设计师更好地把握内容的定位和要求,在此阶段不会也不要进行任何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3]高职教育数字化资源设计活动中,内容分析的目的在于帮助资源设计者更好地了解不熟悉的学习者(高职生)的学习内容,从而确保资源设计的质量。一般说来,确定学习内容有三种方法[4]:主题分析、程序分析和关键动因分析。具体来说,在高职教育数字化资源设计中,可以这样对某个具体资源建设的内容进行分析:通过主题分析,明确该资源的内容及组成要素的结构,分析的具体程度应视高职学习者在该领域的知识水平而灵活掌握;通过程序分析,明确高职学习者完成该资源的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步骤,以及步骤间转换的线索;通过关键动因分析,获取与高职教育资源相关的人际技能与态度。表4为资源内容分析样表。

资源环境分析

  资源环境分析包括两部分:传输教学的环境和所学知识的应用环境,也就是学习环境与绩效环境。高职生学习环境与绩效环境的差异性,是资源设计者应该十分重视的设计制约因素。表5为环境分析样表。下面着重考虑真实的社会作为资源设计的绩效环境的若干特征:①绩效环境对高职生的导向。这里要考虑的因素是真实的社会对高职生运用所学知识的组织支持,扩展一点说是社会对高职生的关心与重视程度。②绩效环境与高职生所学新知识的关联。这是分析高职生所学新知识在真实社会中是否有用武之地,以及是否存在哪方面的物理或环境限制。这一方面要求资源设计者多为高职生设计与真实社会相关的新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社会支持系统在高职生绩效环境中的重要性。学习环境中一般考虑以下因素:①高职校教学环境的客观情况。获取高职校教学环境的客观信息,目的是考察它对于数字化学习的适合程度,具体内容包括有多少间多媒体教室、是否已建成校园网、师机比、生机比等客观信息。②高职校教学环境对真实社会的适应性。这里主要是考虑高职生在高职校获取的知识,在真实社会中是否有用,是否具有兼容性。如果有差距,在高职校的教学环境中可以做哪些改变和调整,以增强知识的可迁移性。③高职校影响数字化学习的限制条件。笔者要进行高职教育数字化资源设计,应该在进行策略设计和信息设计前考虑学习环境中的若干限制条件,如基础设施、师资、资金、现有资源及应用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