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形象是由内在的品质决定的。如想拥有一个文明自律朝气蓬勃的形象,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一个良好的观念,其次要从行为上一点一滴做起。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形象的作文,欢迎阅读借鉴。
形象对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很重要的。
形象是看一个人的内涵修养、道德品质的最有效途径。
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在某公司面试后,只剩下两个待定人员来竞选一个职位。在主考官刚进入面试室时,见到这一景象:一人拿着手机坐在椅子上,大声的打电话。另一个人则坐在旁边的小座位上,看着《论语》,手中拿着一支笔不停的写着。主考官转身出去了。过了一会儿,那个看《论语》人得到了上任通知。是什么使这两个人有了不同的结果?是他们不同的形象。一个不拘小节,骄慢自大;一个谦恭自持,勤奋好学,一个令人厌恶,不想接近,一个让人敬畏,喜欢重用。可见一个人的形象关涉到一个让你前途命运。
有一句俗话说:“人可不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我觉得从一个人的形象上可以大致可以看出这个人的道德品质。如果一个人在大街上乱跑,大声的吵闹,你见到这一场景似乎并不能和圣人联系在一起。你应该并没有听说过杜甫常常在大街上大喊大叫,并没有见过成龙在开机仪式或首映式上动手打人。
真正有内涵修养、道德品质的人在形象上是否做得和不道德社会里的人一样?真正有内涵修养、道德品质的人在形象上是否能和电视上那些打仗斗殴的人一样?不是的。
在春晚或一些大型活动中,国家主席每次都是彬彬有礼地走到台前,并且边走边和在场的人打招呼;温家宝总理每次都穿着大方得体的,很有礼貌的迎接外宾,送走使节。他们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把最可亲可敬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此,人民拥戴他们,愿意接受他们的领导,无论洪灾还是病灾,全国人民胡主席,与温总理,并肩战斗,不在任何艰难南困苦面前低头,显示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是世界人民为之瞩目。所以研究人就研究形象好了,所以做人做好形象就基本没问题了。
形象是很重要的,它几乎是一个人的内涵修养,道德品质的标签,它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它能左右一个人的前途,可别轻视了它啊!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这一刻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啊。
近日,香港展出的一只大黄鸭,却变成了“片皮鸭”。有谣言称是因大陆游客破坏了展物,虽然后来展出方出面解释大黄鸭并没有受损,只是拖走例行检查,与大陆游客无关。但凡事都有原因。谣言的流传使我们不得不深思一下大陆游客给游区的印象到底有多差呢?
其实,在很多国外的旅游圣地都有用中文标示的“请不要随手乱扔垃圾”等标牌。为什么用中文书写呀?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了!可见,中国游客给游区的印象真的十分不好!
事出必有因,为何中国游客会给游区留下如此之差的印象呢?这让我想起了5月25日《新闻晚报》报道的“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名“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了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破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
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从小公园中的亭台楼阁,到名山大川的著名景点,从故宫的铁杠,到著名佛殿的涂鸦,人们看到了多少个“到此一游”。与刻字留言相比部分中国游客不顾场合地喧哗吵闹,在公共场所抽烟、随地吐痰、随手乱丢垃圾、不排队等不文明的陋习更为常见。我们应该从中反思什么?
很显然,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孩子在文物上刻字的原因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大人的言行对小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要杜绝不文明出游现象,仅仅对孩子的惩罚和责怪是不够的。这些陋习是基于国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所以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最重要的是,提高全体国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
提高全体国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就应当着眼于在家庭教育和学校素质教育上下功夫,而不是“铁路警察----只管一段”。
这次的“大黄鸭”事件就像一个警钟,敲在每个国人的心头,部分大陆游客的不文明出游,已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如果不加以约束,后果难以预料。
现在开始吧!着眼于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在事态没有更糟之前,努力于人们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的提高,从而不断改善部分中国人在各游区的形象!
松下幸之助曾经不太注重自己的仪表。他说:“我每天要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公司的运营上,哪里有时间去顾及外表呢?”
他的话充满了一个成功者的自负,他可以对世俗说“不在乎”。很多人喜欢模仿他的口气并且自以为此乃“大丈夫不拘小节”。果真如此吗?不是。因为松下很快改变了他原先的观念,这只是缘于理发师的一句话:“如果你整天蓬头垢面的,员工们又如何打得起精神呢?”人不是机器,可以为了效率而忽视外在的形象;人是社会的动物,又是在审美方面很挑剔的生物,我们天生欣赏整洁与美丽,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孤独地存在。松下从此请了专门的理发师为自己作形象设计。其实,我们也该发自内心地邀请一个更悦目的形象进驻镜中,哪怕只是让路人相见觉得心情愉悦。这样至少可以使人世间更加美好。
人类不仅仅热爱美,其实更是“真”与“善”的拥趸者。古代仁人志士即使不拘细谨,也必然矜持名节。道德形象是比外在形象更加本质、更加真实的形象。千百年来,无数的壮烈和崇高都在为它而谱写。无数的阴谋和诋毁又都针对它而出现。祢衡裸衣骂曹,阮籍穷途而哭,梅兰芳蓄须明志……他们为什么如此从容地撕破外在的形象?因为他们对道德形象要求至深。他们不仅仅是讲求形象者,他们更是在捍卫着不容流恶侵蚀的道德形象。
当今社会热衷于绚丽的包装,热衷于戴上华丽的假面,热衷于冠冕堂皇的锦裾华裳……人们对外在形象的追求孜孜不倦登峰造极。但很多人却忽略了道义上的形象:百度为了牟取利益而进行“竞价排名”,甚至侵犯作家版权;360与腾讯相互挤兑,全然不顾网民的利益;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接二连三出现……我不禁想问:历来矜惜名节甚于生命的中国人是怎么了?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坚固的道德底线在利益面前为何变得不堪一击?中国一直以礼仪之邦自居,然而如今社会道德的沦丧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真的没有必要粉饰这个社会,因为虚假的形象总会被历史拆穿。
或许我们真的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形象。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你真的珍视你的形象吗?
只有当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真正热爱自己的形象时,我们才会有稳定和谐的秩序。这个社会才会是一个真正的“人的世界”。
人类是热爱真善美的生物。对外在和内在的形象的追求正是我们的天性、我们的灵魂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