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关于信任的作文4

  信任,是朋友之间不可缺少的情感,多一份信任,多一个朋友;多一份信任,多一份财富;多一份信任,多一份感动。

  今天,我读了《信任无价》这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人们之间不能够缺少信任。文章写了“我”在回家的路上发生的一件十分令人感动的事。

  “我”遇到了一些生活艰难,与“我”素不相识的人,他们非常爱帮助别人,对“我”也是如此。

  那天,“我”在回家的路上,车子没了气,只好向一户人家寻求帮助,那户人家不但没有拒绝“我”,反而是非常热情地招待“我”。尽管他们生活条件一点也不好,但这户人家的女主人(以下称大娘)不仅留“我”住宿一晚,还找人修好了“我”的车子。第二天,还执意让“我”吃了饭再走。大娘这种善良、淳朴的行为不仅感动了作者,同时,还深深的感动了我。

  大娘不仅善良、淳朴,而且最难得的是她的信任。她不会好像某些人,无情地拒绝作者的请求,她不会怀疑作者这个陌生人在自己这个生活困难的家庭里会带来更多的困难和麻烦,她也不会起什么疑心,怀疑作者是个小偷,或是个杀人犯,用这种“困难”来骗取大家的信任,再去做不合法的勾当……不,她永远不会,她只会用那种慈祥、善良、淳朴、信任的目光来对待身边任何一个需要她帮助的人。

  想到这,我不禁想起了校门口摆小摊的夫妻俩。

  这对夫妻,在我们校门口摆摊,男的和面,女的炸油条。由于人手不够,他们俩专门在油锅旁放了一个铁盒,顾客买东西时,让顾客自己把钱放进盒子里就行了。有一次,我再也忍不住了,好奇地问那女的:“你就不怕有人少给你们钱吗?”她憨厚地笑了笑说:“不会的,俺知道,你们都是文化人,俺很放心。”这一句短短的话语使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意。这位乡村妇女对我们是如此的信任,这让我十分感动,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憨厚与信任,才使得越来越多的顾客来买他们的东西,小摊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这些事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它告诉了我们:无论是敞开胸怀去信任别人,还是被别人信任,都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现的一种幸福。然而,在社会中,好像小摊上夫妻俩的信任已经不多了。有些人,常常用怀疑的目光去对待别人,同学之间互相怀疑,有的夫妻之间互相猜疑,他们之间的种种不幸就是由于缺少信任而引起。

  其实,信任是一种胸襟,一种心灵的坦诚,拥有信任,生命将是一片绿莹莹的草地,花的海洋。信任是一种交流,有了信任,才会更加的阳光、灿烂,有了信任,世间才会更加美好!

关于信任的作文5

  “摊主回家吃饭,买馍请把钱放到箱子里,谢谢合作,买馒头请留钱。”这是郑州市纬五路62号院一位老大娘的馒头摊的招牌,年过七旬的张景珍卖馒头从来不用守摊,回家吃饭休息只需把摊子一撂,顾客拿了馒头自然留钱。5年来买卖全凭市民自觉,对于人们的诚信,“馒头老太”没有丝毫的担忧,她说:“啥时候饿了就把摊子撂在这儿回家,可放心了。”他对那些想买馒头和那些不买馒头的而路过小摊的人有一种充分的信任。

  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越来越少了,自从出现老人摔倒小女孩去扶却被讹诈的事件后,许多人便将自己身后那个叫信任的口袋封锁了,面对老人摔倒现象在众多的路人中,除了置之不理的人外,也有一些想将老人扶起的人,只是他们“不敢去扶”,这是由于他们与个别老人及其家属之间存在着信任危机。正是因为信任危机,才出现了老人在菜市场门口摔倒窒息死亡,才出现了“小悦悦事件”。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人们封锁了信任的口袋。

  但是,郑州张大娘的馒头摊儿却让我们看到了诚信最真实的模样,小小的“无人馒头摊”,彰显了诚信的巨大力量和难能可贵。要知道,信任是相互的,信任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如果对他人总是持怀疑态度,处处防备,便无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无法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因此,每个人都要发扬诚信这一优良传统,既要身体力行坚守信念,又要胸怀宽广信任他人,真正打开自己信任的口袋。

  人心从来不缺少爱,只是没有找到适合爱心表露的出口;社会也从来不缺少道德与诚信,只是缺少了道德与诚信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氛围。而不论是人类仁爱之心的出口,还是道德与诚信的氛围,无疑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培养与创建的,只要你肯打开自己信任的口袋。

  多一些善念、多一些良行吧,别把事情想得太阴暗,别把现实看得太猥琐,保留一份内心的美好,我们的心灵才会干净些。是的,也许有人受到过伤害,但不能因一次的黑暗就从此拒绝光明。张大娘以及无数好人,他们美好,乐观,朴实,且坚定,他们的好事善行,总能带给我们灵魂的干净。因为他们一直打开着自己信任的口袋。

  我们渴望一个诚信的社会,希望自己拥有信任的能力,希望自己获得别人的信任,希望这个社会和谐美好。只有打开自己信任的口袋,才能为他人,为社会营造一个和谐信任的环境。所以让我们内心保留美好,打开信任的口袋!

关于信任的作文6

  郑州市纬5路有一位名叫张景珍的卖馒头的老大娘,年过七旬的她卖馒头从来不用守摊,回家吃饭休息只需把摊子一撂,顾客拿了馒头自然留钱。“比自动售卖机还强。”5年来,买卖全凭市民自觉。她说:“啥时候饿了就把摊子撂这儿回家,可放心了。”她对人们有一种充分的信任,虽然自己不在,但她相信买者也能够自觉地将买馒头的钱放到收款箱里。她的信任也得到了他人的回报,即便是她不在的时候馒头摊也能卖很多钱。

  我想,这件事正体现了信任的正能量,信任是开启人心灵的钥匙,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被他人信任,而要获得他人的信任,首先应做到信任他人。人的行为都是相互的,一个人如果不信任他人,就会猜忌他人,不向他人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而这样会引起他人对自己的不信任,继而引起他人猜忌自己,这样人人互相猜忌,生活也就黯然失色。如果一个人选择去信任别人,那么其他人感受到了他的信任也就会去信任他,人与人的信任会带来正能量,给每个人的生活增光添彩。

  张景珍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信任的力量,与她类似的还有贵州的黄友翠。她12年前和丈夫来到贵阳,丈夫给订户送报,她摆报摊卖报,起初和其他报摊一样,有人守着,七年前丈夫得病,送报和卖报变得兼顾不来,黄友翠便想出“投币取报”的办法。一开始她先试了几天,发现并没有差钱,于是就做了下去,刚开始“投币箱”还是个有封闭性的小木箱,后来干脆换了没盖子的鞋盒,黄友翠说,到现在已经用坏了三四十个鞋盒。而无人报摊”非但没差过钱,相反,还经常多出几块钱来。周围的人说,那是大家好意,体谅她的辛苦。在这一带,她的报摊也总是卖得最多、最快。她说“你信别人,别人也信你,不在于有人没人,全在信义。”她不觉得七年来“不差钱”就是个“奇迹”,她认为“这点公德市民都不缺。”

  诚然,当今社会上确实有一些不讲信用、不值得信任的人,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是善良的,只是这善良的内心却因为极少数人的行为而对外界上了锁,让人们觉得这个社会是一个缺乏信任的社会,而这种感觉又加深了人与人间的不信任,引起了一个恶性循环,使得这个社会上的人们感觉生活得很累。解开这把锁的钥匙就是信任,一个人对他人的信任也许无法改变什么,但是正如张景珍和黄友翠的事例一样,信任总能带来正能量,这种正能量能在人与人间传递,很多人的正能量汇聚在一起定能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为社会增添正能量,使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从中受益。

  因此,让我们学会信任别人,让信任点亮我们的生活,让信任的正能量在人的心灵间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