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爱慕之心,人皆有之”的确,每个人都喜欢美的事物,幼儿也不例外。本周的主题是花,正符合幼儿的审美要求,他们熟悉花,又不缺乏对花的喜爱之情。他们认为花正是美的象征。“美丽的花”是以花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是幼儿能接受和理解的,这是前提与基础。另外,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我让幼儿自带一盆花到幼儿园,让其照顾自己的花卉进行观察和记录,从实施情况来看,幼儿对花的爱护及养护有佳,所以,这也是选择以“美丽的花”为内容的原因之一。
二、说目标
幼儿对于花都很熟悉,也有一定的体验,所以,在这个平常的问题基础上,我又重新调整了目标,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多方面能力为目的,把目标定为:
1、了解花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感受各种各样的花的美,产生喜爱花、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3、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表现花的美。
其中,目标1是知识方面的,目标2是情感方面的,而目标3则是在情感目标的基础上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表现。
三、说教法
考虑到本班幼儿是一个较为活跃的集体这个实际情况,特选择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谈话法
以平等地进行交谈的方式开展活动,既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拉近教师与哟额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便可以形成一种宽松的语言氛围。我认为,谈话法是一种比较直接且能有效把握幼儿心理的方法。
(二)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儿喜欢的形式,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材料充分表现出来,既可以活动,又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
四、说学法
(一)语言表达法
语言表达是最为直接的一种学习方法,针对本班幼儿的情况,语言表达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形式,他们也会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偶尔还会向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所以,语言表达是幼儿进行活动最乐于接受的。
(二)尝试活动法
要让幼儿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尝试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幼儿极为感兴趣的形式。幼儿在尝试活动中,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自我意愿的实现,也是幼儿与同伴交流、合作的平台。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题
以蝴蝶找朋友引题,首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也让幼儿了解蝴蝶喜欢花是因为花很美丽,让幼儿也从中初步体会花的美丽,引出所授课的内容。
(二)谈话活动
这个部分是教师与幼儿进行平等对话的环节。
通过提问、欣赏、交流,让幼儿体会、感受花的美丽,简单了解各种各样的花,以及了解花的组成部分。
(三)幼儿活动
这是幼儿的尝试活动,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多种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方式,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与同伴合作完成。
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活动,教师可以检验幼儿对花的结构的掌握情况,同时,幼儿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和经验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并操作活动,是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地位的活动形式。
(四)展示
展示活动是对幼儿操作活动结果的肯定与互相评价,让幼儿感受花的美丽的各种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一、说教材
1、本课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的学习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本节课就“图形与几何”进行讲解。根据大纲要求,有关本节课内容需要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三视图,并掌握三视图的画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
2、在教材中的位置:
《三视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第二节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高中进一步学习空间几何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包括:平行投影、正投影、中心投影以及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
2、本班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高,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在课堂教学中应重点突破。
三、说目标
1、通过探究与学习,理解视图、三视图的概念,掌握三视图画法,能够进行三视图与几何图之间的转化。
2、感受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通过对三视图的分析,(采用实物模型)以小组探究的方法掌握三视图的基本画法,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外显,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三种视图才能确定一物体,启发学生认识问题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注重引导与启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法和体验学习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掌握学习重点。由于本节课知识相对较抽象,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在教授过程中采用直观的演示法来突破知识抽象性这一难点。对于较简单的理论概念,教师为保证课堂教学效率,采用讲授法。
2、学法: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了尽力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角”,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学画三视图时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
以古诗《题西林壁》导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设计意图】切入主题,激发学习兴趣,另外也能展现学科间并不是孤立的,有其互益性,数学也可以充满文学是色彩。
2、讲解“视图”的概念
结合上次课所学的“正投影”的概念延伸到“视图”的概念。
【设计意图】新知与旧知结合,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
3、用图片展示三视图在生活中和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发现通过三个方向的视图,就可以确定一物体,引出对三视图的研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三视图的组成
4、通过直观的动画演示,说明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与此同时讲解“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概念;将三种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及大小关系的推演过程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薄弱,用直观的动画演示来完成这一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知识
5、本节课重点内容为掌握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画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完成重点内容的学习。将学生分为十组,每组4—5人,将“四棱柱”“三棱柱”“圆柱”“圆锥”、“球体”的实物模型分发给各组,其中每两个组所发模型相同,向学生说明任务要求。
活动任务:小组成员讨论,探索如何将立体图的三视图画出来。五分钟之后,从所画立体图相同的两个小组选出一组将小组成员讨论出的三视图画到黑板上,另一组在此过程中仔细观察,并对其进行评价。
根据学生所画三视图情况,引导学生总结画三视图的步骤(正投影、找位置、定尺寸)及应注意的问题。
老师重点说明画三视图时的细节问题,如看不见的边用虚线表示、尺寸的确定与实物一一对应(严谨性),总结寻找画几何体三视图的规律(柱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为矩形、圆柱和圆锥的俯视图都为圆形,但圆锥俯视图中间有一黑点、球的三视图都为圆形)。
【设计意图】画三视图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小组合作探究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6、在PPT中由逆推法逐一呈现主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和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让学生说出相对应的几何体,训练学生由视图到立体图的转换能力,进一步说明确定一个立体图形需要三种视图来描述。
【设计意图】几何体与三视图之间的转化是本节课的难点,用逆推法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方法,易于学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