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及应用最新(2)

时间:2021-08-31

  2.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和法制观念

  政治理论主要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它们是我们党和国 家的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修养,才能在 撰写应用文时合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否则,将无法胜任工作。

  3、要有多方面的知识积累

  应用文写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与其他各科知识密切相关,需要多方面的知识。

  (1)一般的政治理论。社会科学、历史、社会文化知识和其他方面的知识。

  (2)有关业务知识。应用文写作广泛地运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同写作者的职业,工作性质密 不可分。在写作时,如果缺乏专业训练,不懂业务知识,就很难深人实际,写好一篇专业应用文。

  (3)写作基础知识。一是一般的语言文字知识和写作能力,其中有语法、修辞、逻辑等多方面的知 识。要能规范地运用语言,准确地传情达意,阐述问题,做到文从字顺,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二是要掌 握必要的写作规律,提高写作技能。

  (4)借鉴范文,加强实践。学习应用文写作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一是要把有关的写作理论应用到 实际,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具体应用文,反过来,用具体应用文来说明、印证所学的理论,以加深认识。另 一个方面,就要多写、多练。要勤于动笔、勇于实践,这样才能把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

  【应用文的构思与撰写】

  (一)立 意

  所谓立意,实际上就是确定应用文的主旨。文章的主旨一般称为文章的主题,即一篇文章的中心思 想和基本观点,但应用文的主题与文学作品、理论文章、宣传材料有较大的不同,它首先考虑的是有没有 用途,发文目的明不明确。应用文的主题其实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行文的主要意图和目的。不论是简单 的'只有几行字的干部任命书,还是鸿篇巨制的会议报告,其主题都可以用“行文意图”来概括,称为主旨。 例如,某单位一份关于学习中共十七大精神的通知,主要是通过阐明开展学习十七大精神的意义、内容、 要求、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来对本单位的学习做出安排。这些就可以称为这个通知的主旨。应用文 立意应遵循如下原则。

  (1)正确。这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作者要明确写作目的,正确领会写作意图;二是指所确定的主旨必 须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按客观规律办事,切实能解决 问题。

  (2)新颖。一篇应用文如果是老生常谈,也没有意义。所以要新颖,有新意,在正确的基础上有所发 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要能够针对发展的现实提出的问题,提出新的意见和解决办法,给人以新 鲜感。

  (3)深刻。深刻是指有深度,能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即使是过去写过的事情,也能有精当的分析, 讲出新的道理,挖掘别人见不到或者虽然看到了但缺乏认识的深度。

  (4)明确。应用文是要别人照着做的,其主旨必须确切无疑,必须“一语道破真实情况”,要概念清 楚,观点明确。

  (5)集中。指中心要突出,主旨单一,不能多中心。应用文一般都是“一文一事”,主旨集中,不要有 “副产品”或“搭车的”。

  (二)选材

  写文章必须详细地占有材料,材料是文章的根基,没有材料,就不会产生文章的主题,也表现不了主 题,文章便无从说起。

  在应用文写作中,材料的选取工作包括收集,鉴别,选择,使用四个环节。

  1.材料的收集

  文章的材料来源于社会实践,源头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人们对它的认识。材料有两类:一类是直接 材料,即通过作者的观察,体验,感受直接得到的材料;一类材料是间接材料,即通过别人的文章一各 种简报、报告、文献资料、书籍、报刊等取得的材料。

  收集材料的原则:一要详尽;二要有一定的范围和方向;三要经常分类整理。虽然说收集材料要尽 量多,但人的精力和视野毕竟有限,特别是今天处于“信息爆炸时代”,谁也不可能详尽地掌握所有的知 识和信息。所以在收集材料时要有一定的方向、范围。收集材料时都是个别的、分散的,因此,在收集的 过程中要随时进行归类,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用起来才能随手捻来。

  2.材料的鉴别和选择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材料,并不是都有用,因此要进行鉴别和选择。

  (1)围绕主旨,适合文种。要按主旨和文种的需要来取舍材料。与主旨有关,适合文种的材料就取, 否则就舍。

  (2)典型事例,真实可靠。典型材料就是具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应用文主旨的本质和事物规律性的 材料。

  (3)新颖。我们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这是前无古人经验可 以借鉴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面对发展的情况,提取和选择能反映时代特点的新材料、新经验,并给以科 学的总结和概括,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勇于实践,为本部门开创新的局面起到指导作用,才能吸 引人,有说服力。

  (三)谋篇

  谋篇即布局,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它是作者按照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 对材料所做的组织安排。

  应用文的结构安排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应用文的质量。人们通常把主旨称作应用文的灵魂, 材料称作应用文的血肉、衣服,那么结构就是应用文的骨架。一个人如果骨架有问题,其形象可想而知。 同样,结构若安排不好,应用文同样也是“立”不起来的。

  应用文很多是一文一事,因此,在安排结构时,要求中心突出,线索分明,层次清楚;布局合理;详略 得当,浑然一体。

  结构安排一般包括安排层次与段落,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几方面,做到层次清楚,主次分明。

  1.总分式

  这是较常见的层次安排方法。开头作总的概括,然后分别进行叙述。分别叙述的层次之间具有一 定的并列关系。通知,通报,计划,调查报告等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如某个地区的年度计划,开头先提出 全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然后分别对经济、改革、政法、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项工作,提出工作目标。采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各个分述部分层次分明,不互相包容;顺序要合理,避免轻重倒置;详略得当,匀称。

  2.递进式

  即按照表述内容,步步深入;或者前后是因果关系。会议决议、调查报告、通报等多采用这种方式。 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就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发展社 会主义文化事业,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等几个 部分进行论述,全篇层层相衔,步步深人,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目标、途径、要求表述得清晰 分明。

  3、并列式

  即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报告、讲话、会议纪要、通知等常采用这种结构。如《关于研究广东省重 点建设项目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在叙述完会议概况后,就“关于中国东方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轻型面包 车项目的问题”“关于开辟国际航线的问题”“关于顺德大程控交换机项目筹建问题”等分段叙述,这些问 题并列,层次清晰,让人一望即明。

  在实际运用中,以上三种形式并非界限分明,而是几种形式相互交叉结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