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方法介绍(4)

时间:2021-08-31

 三、明确习作指导的重点

  习作指导要重点帮助学生解决好“为啥写”、“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

  (一)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强化写作目的意识。特别是要强调写作的“自我意识”,要通过写作教学与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视野开阔,志向高远,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孩子的作文大多数应该是“我要写”,不吐不快,这个时候它就不是负担,就能够写出好文章来,也就能不编不造。

  (二)要把“写什么”的问题作为小学习作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充分考虑学生成长特点的基础上,尽力拓展学生直接接受多种信息的空间,在生活与学习实践中,让学生的阅历、感受、信息丰富起来,唤起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的好奇心。在此,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也是课程目标提出的要求。学生习作时最大的困难就是无话可写,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空洞,写不具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用心观察、体验。所以,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和体验生活,有了感知的基础,学生写习时就不愁“无话可说”了。

  (三)解决好写作知识和技巧的教学问题。第一是本着少而精和简便实用的原则,对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习作的基础知识和最基本的写作技巧进行排队,列出教学重点;第二是选准教学的时机,在学生习作实践过程中相机传授必要的写作知识和技巧;第三是通过“润物细

  无声”式的熏陶,注重实用效果,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背知识结论和操作规程。同时,要拓展学生用笔去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如从一年级学生开始,让学生每天说一句想说的话并写下来,如此的积累,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为学生将来能说会写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条件都需要老师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