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记》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黄山记》阅读答案

  小学是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促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时期。下面给大家分享《黄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黄山记

  很早就已闻黄山有北方山峰的雄壮巍峨,南方峻岭的俊逸潇洒;也听说黄山有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在赋诗赞颂黄山景色时留下了“深信黄山天下奇”的佳句。

  今年九月,我来到黄山。拾级而上,灰蓝色的青烟不时伴随花香扑面而来。凭栏远眺十里达通的群峰,只见峰峦争雄,奇松苍翠,就像几千丈的帷幔挂在前方,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黄山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当走进黄山的峰海,无数的巧石会争先奔到眼前。在半山寺,抬头可见一只头朝天门的振翅欲啼的“公鸡”,这就是巧石“金鸡叫天门”;登上“天山石屏”,遥望莲花峰,它就像用壮美线条勾勒出来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在鸡公峰前,一块巧石长得像天鹅一样,昂起头,翼下还有许多团石簇拥着,形成了“天鹅孵蛋”的奇景。还有九龙峰上的“猫头鹰”,白沙岭上的“喜鹊登梅”,狮子峰顶的“猴子观海”,鲫鱼背上的“仙桃石”……这些巧石千姿百态,逼真逗趣,似人似物,似禽似兽,惟妙惟肖,如同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乐趣。

  如果用“巧”来形容黄山的石,那么黄山的松可说是“奇”了。黄山的松不像一般的松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的峭壁夹缝中,他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如举世闻名的千年古松———迎客松,就挺立在玉屏楼东、文殊洞上,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迎接远方的'来客。离开玉屏楼,旁边又有一株古松伸出一枝,做送客状,它就是送客松。往前50米处的望客松则体态优美,如向游人点头,依依惜别。还有始信峰上的黑虎松、天都峰的探海松——黄山的松不仅有独立生长的,也有成林的树木,如狮子峰上的树木就是成林成片,形成松海。当山风吹过,就像排浪拍岸的潮汐,蔚为壮观。

  黄山的松引人入胜,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却又似海。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刚才还是倾盆雨、弥天雾,而刹那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澜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境界,难怪郭沫若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

  《作文周刊》2006年第30期

  阅读练习

  17.阅读全文,请你完成填空。(4分)黄山景色总的特点是(限填1个字)它分别体现在:黄山的石,黄山的松,黄山的云海 。(用文中原词回答)

  18.第二段说“黄山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2分)

  19.文章开头与结尾都引用了沫若的诗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20.请在最后一段“……”处续写两个比喻句。(2分)

  21.“黄山的松不像一般的松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的峭壁夹缝中,他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3分)

  阅读答案:

  17.奇;巧;奇;神奇。

  18.把黄山比作画因为它风景优美,把黄山比作诗因为它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气息浓。

  19.开头引用沫若的诗句总领全文,结尾引用诗句是盛赞云海的神奇。在结构上,二者首尾呼应。

  20.示例:时而似奔腾的激流,时而又轻柔如绢。

  21.答案要紧扣黄山松顽强的生命力,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要明确、通顺。

【《黄山记》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游黄山》阅读答案

2.深信黄山天下奇阅读答案

3.苦斋记阅读答案

4.《核舟记》的阅读答案

5.《黄山记》语文说课稿

6.《尚节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7.《游大龙湫记》阅读答案

8.《游张公洞记》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