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日记

时间:2021-08-31

关于四年级日记3篇

四年级日记 篇1

  分岁“祭祖”是中华民族过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快要过年了,外公打算在家里做“分岁祭祖”。外公拿出电蜡烛、酒盅,外婆把烧好的饭菜端上餐桌,我也不闲着,我拿起黄酒,在每个酒盅里倒上了酒。当我倒好了酒,外公让我们一家人轮流在电蜡烛前拜一拜,我好奇地问外公:“为什么要拜呀?”外公耐心地回答我:“因为要向祖先行礼呀!”过了好一会儿,外公让我再往酒盅里倒一点儿酒,因为我们要向祖先表示客气。然后,外公叫我到门外去,只见门外有一个用不锈钢制成的铁盆子。外公从袋子取出一些用锡箔纸折成的“银元宝”,把它们倒进铁盆子里,用打火机将“银元宝”点燃。不一会儿,铁盆子就冒出了一大串火,外公向着火恭恭敬敬地拜了几下,我也学着外公拜了几下,表示尊敬。回到家,外公让我把酒倒回酒瓶子里。然后又换上了一桌新菜,准备迎接下一批“客人”—祖先。我们再次“点燃”电蜡烛,倒好酒,拜一拜。当外公再次叫我去门外的时候,我发现外公手上拿的不是用锡箔纸折的银元宝,而是两只用纸折的桶!我问外公:“这个桶是用来干什么的?”“这是‘米桶’,你想,我们吃的米饭是要用一个桶来盛的呀!”外公说。外公将两个“米桶”放入铁盆子,在每个“米桶”上都点燃了一簇火,火马上就是大了起来。接着,我和外公不约而同地拜了拜,又走进了家里。

  分岁“祭祖”真有意思!

四年级日记 篇2

  每年清明,我的爷爷的兄第姐妹都要回老家平阳山门去扫墓,我当然跟着爸爸妈妈和爷爷一起去。今天天气很好,天空上挂着太阳,暖洋洋的。 一路上, 汽车川流不息,有时还看到公路两旁大片黄黄的油菜花。在平阳境内,我看到有个山上有许多人,有上山的,也有下山的,爸爸说他们都是为祖先扫墓来的。我惊奇地问:为什么要扫墓呢?爸爸说:”因为要纪念祖先。”

  车到山门已是12点多,我们迟到了,听说他们已经到太奶的墓扫过回来了,正等着我们吃中饭呢。中饭是在山门镇上的一家酒馆吃的,共有五桌,真是个大家庭啊!我还认识了许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这个清明节,我有很大的收获,现在我知道了扫墓是纪念祖先的意思了。

四年级日记 篇3

  星期五下午,我回到家时,虽说已疲倦不堪,但脑海中仍旧浮现出早上春游的一幕又一幕。这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春游了,这段美好时光谁会忘怀呢?

  上午,我们坐车来到龙池山山脚下,举首仰望,此时,有些从没有登过山的同学嘴巴张成了“O”字型,都目瞪口呆,道:“哇,那么高的山,爬得不累死才怪呢?”这时,从小出生在农村的卢震宇却轻蔑地道:“这种山还能算高?我家乡比这高的山还多着呢!”说罢,他就滔滔不绝地说起他家乡的山来……

  总算开始登山了,刚踏进树林,就仿佛跨入了另一个世界,没有噪音,没有污染的空气,只有阵阵清脆的鸟叫声和潺潺的溪水声。由于昨日刚下过雨,空气格外得清新,我呼吸着湿润、新鲜的空气,真有“不知天上人间”的感觉。起初的山路还算好,我走这与走平地无区别,可到了后来,山路越来越陡,我越走越费劲,走一会儿就要停下来歇息,看看旁人,也都一样。那又陡又窄的山路,仿佛通向“天宫”,有些同学由于耗力过度,脸涨得通红,额上早已渗出了滴滴晶莹的汗珠,头发仿佛浸了水一般,湿漉漉的。经过一番苦战,终于临近目的.地了,这时,同学们不只哪儿来的力气,都冲向目的地去……

  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可这并不是峰顶,这时,老师叫开了,问那些同学愿意继续向上爬。我心想:“无限风光在顶峰”,既然今日来了,我就要勇往直前,非要登到山顶不可。想罢,就来到了老师身旁……

  这会儿的山路,可就更难走了,非得手脚并用不可,又费一番周折,终于来到了峰顶。我低头向下望去,哇,真美:阳光下,千山万壑蜿蜒连绵。远处山上长满了翠竹,随风摇荡,仿佛绿色海洋中的朵朵波浪。那么多的绿颜色:深的、浅的、明的、暗的,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得出那么多的绿颜色来!一阵微风吹来,是我感到神清气爽……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下午一点多,我们就得返校了,坐在车上,回忆自己爬山时那勇往直前的样儿,我的嘴角边不由得泛起了微笑……

  点评:爬山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呀!小作者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把登山活动当作是对自己品格意志的磨练。文章条理清晰,语言清新流畅,读来如沐春风。

【关于四年级日记3篇】相关文章:

1.关于四年级日记九篇

2.关于四年级日记6篇

3.关于四年级日记4篇

4.关于四年级日记7篇

5.关于四年级日记10篇

6.关于四年级日记9篇

7.关于四年级日记8篇

8.关于四年级日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