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涉及文学的文化常识精选(2)

时间:2021-08-31

  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 形声、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风、雅、颂”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