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的西方的鬼节(3)

时间:2021-08-31

万圣节的西方的鬼节8

  今天晚上,老师说学校会举办一个万圣节晚会,得到这一消息,大家都高兴得欢呼雀跃,心花怒放。嬉笑声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光说不做可不行,这不,上课了,老师先带着我们做面具,瞧我们一个个笨手笨脚的,X同学硬是把骷髅头面具画的慈眉善目,竟和弥勒佛差不多。大家看了都忍俊不禁,哄堂大笑。Y同学更是搞笑,我们做面具时,他竟趴在桌上睡着了,助教把他叫醒,问他做的面具在哪,想出他洋相。他还真有招,帽子一带,白纸往脸上一贴,叫嚷道:“一切搞定!”助教被搞的莫名其妙,问他画了什么。他镇定自若开玩笑地说道:“这都看不出来?笨啊你!明明就是无头幽灵嘛。”助教也无可奈何一笑而过。连外教都被他逗乐了。

  到了晚上,万圣晚会开始了,铃声刚响,大家就像离弦的箭,向楼下冲去。到了晚会场地,外教早已经准备完毕,手里都拿着一包包的糖,我们过去大声叫喊:“trickortreat。”得到糖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但一次仅给你一颗,有的外教让你唱首歌,有的让你回答问题。有的是看谁叫的最响,有的是从二楼抛下,看你们的“技术”。几次都有人把外教挤到墙角抢糖,我拿到了三十多颗糖,大多数是捡到的,三四颗是唱歌得的,还有几颗是回答问题得的,糖多的放不下了,只好一边吃一边走。回到寝室三十多颗都进了肚子。

  这种晚会reallyinteresting。既让我们提高了英语水平也提高了表演能力,当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表演多多,礼物多多嘛!701班陈龙

万圣节的西方的鬼节9

  我抬着头看着窗外,如丝的细雨从空中飘下,把大地重新刷洗了一遍,时光如这朦胧的细雨,将一些往事从我的记忆中悄然洗去。但是那一个20xx年的万圣节,使我永远也忘不了,想着想着,思绪又回到了那个快乐的夜晚……

  记得万圣节那天,英语吴老师让我们全班去参加万圣节Party。晚上,大家都穿着五颜六色的搞笑服装,戴着恐怖的面具,我穿着一身蓝色小裙子,戴着一个巫婆一样的面具,她的脸上都是血,嘴角露出诡异的笑,怪吓人的。

  “晚会开始了!”不知谁这么一说,大家都高兴的叫起来,这时戴面具的老师进来了,手里拿着一包糖,没等她开口,我们就一齐蜂拥而上,口里还念念词:Trickortreat(不给就捣蛋)。有的同学还故意做出恐吓的怪动作,大家笑着、闹着……

  我最喜欢的T台秀开始了,我和梅岑彬一组,突然一阵摇滚乐响起。一个小同学戴着一副黑墨镜,身穿黑色的燕尾服,头戴一顶黄色的牛仔帽,一手插腰,不停地扭着他那细长的腰,另一只手扶着黑墨镜,当他摆Pose时,他打了一套拳,拳似流星眼似电,身如蛇形腿似转,动则雷霆万钧,静则稳如泰山,就象一个小帅哥。顿时,台下一片掌声。

  该轮到我们了,我突然感到有点害怕了,不敢上台,怕丢人现眼。那一刹那,音乐就象奔驰的野马再次响起,这时梅岑彬小声对我说:“不用怕,我们一定行!”

  我镇了镇,走上了台。我们俩手牵着手,我踩着音乐的节奏,走着正规的台步,模仿电视里的模特,左右脚轮番踩着两脚中间平行线,两手扠着腰,面带微笑,扭着腰。梅岑彬就像一个可爱的小熊,摆造型的时候我两手展开,眼看前方,做出一个美的舞姿,就犹如一只小白天鹅,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20xx那个快乐的夜晚时时萦绕于心,使我难以忘怀。

万圣节的西方的鬼节10

  10月31日是西洋万圣节前夕,美国的街上四处可见精彩的现场表演、戏台上演的幻觉魔术、逼真的游尸和鬼魂,及各种恐怖电影的放映。

  这场嘉年华盛会的由来是在公元前五百年时,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人们相信,往生人的亡魂会在10月31日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并在活人的'身上找寻生灵,以获得再生的机会。当地居民因为担心鬼魂来夺取自己的生命,故当10月31日到来时,会将所有灯光熄掉,使得鬼魂无法找寻到活人,并打扮成妖魔鬼怪以将鬼魂吓走。

  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变得含有喜庆的意味。因此现在象征万圣节的妖怪及图画,都变成了可爱又古灵精怪的模样,如番瓜妖怪、巫婆等。喜爱发挥创意的美国人,在这一天则极尽所能的将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样,让鬼节变得趣味多了。

  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

  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收拾停当后,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万圣节的西方的鬼节11

  古时候人们认为恶灵在每年10月31日的夜晚重返人间。为了驱逐恶灵,他们会将房子里的炉火和烛台熄灭,将房子弄得很荒凉,好像没人居住一样,这样恶灵就不会进屋去。他们也会故意穿得很邋遢,看起来很丑,这样恶灵就不愿意接近他们了。另外,他们还知道恶灵害怕噪音,于是他们穿着奇形怪状的服装(cos上街游行。这就是万圣节的由来。)

  万圣节像这天这样搞笑,是正因异教徒没有听从教会。他们在万圣节继续沿用许多缩温节的仪式,有些仪式此刻仍然存在。

  例如,“不给糖就捣蛋”(trickortreat)这个习俗,来源于异教徒坚信鬼魂会在每年降临人间的时候给活着的人制造麻烦。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恶灵伤害,人们穿上看起来像鬼的衣服,并且准备面包、鸡蛋、苹果等食物当供品以求好运。人们戴着面具,穿着迷惑鬼魂的鬼服,挨家挨户收供品。慷慨的人点起灯火,受到良好祝愿,但吝啬的人却受到威胁。

  这个习俗延续至今,成千上万的儿童穿戴起来,逐户敲门要求款待。然而大多数现代人并不怕鬼,在万圣节,当小气的人看见有人拿着“家伙”经过,并朝小气的人的家里丢鸡蛋的时候,不免会有些提心吊胆。

  如果你知道,万圣节的由来是正因天主教会试图以一个让异教徒感念天主教圣人的节日来代替异教的“缩温节”,你可能会感到惊讶。缩温节是一年中很个性的日子,英国人和爱尔兰人在这个时候悼念他们死去的亲友。这些人坚信,死去的灵魂会在这一天来到人世间,因此每年10月31日他们燃起篝火,举办盛宴以求好运。20年同学聚会感言

  正因想让异教徒庆祝他们的“诸圣日”(也就是天主教圣人日),天主教会把诸圣日改到11月1日,缩温节的第二天。然而,异教徒除了在诸圣日对天主教圣人表示尊敬之外,仍继续在10月31日庆祝缩温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