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孩子的爱,那是不用质疑和理解的。我的姥姥也是如此。
从我母亲口中得知,在我刚出生,母亲还在坐月子,甚至到我我刚能记事之前,我都是在姥姥家,几乎很少去奶奶家。母亲那时还不能多干活,父亲也外出打工,全部的家务,包括洗碗、锄地等大大小小的活,都由她承担。不知那时她的心情是喜是忧。
有一个晨昏的记忆烙在我的脑中,是我现在都还时时想起:小时候我最爱喝姥姥做的面糊,所以在姥姥家里,她总是起的很早,而我却没有被惊醒。而从姥姥家粗糙又温暖的被窝里钻出来,第一眼就看见姥姥在漆黑而又透明的窗下等待水开的背影,她是那样渺小而有伟大,是那样劳累而又挺拔,不知道她有没有听到我的声音,因为她是如此的看那一大锅水,而我也在静静的看着她的背影。
姥姥在我的童年里是一直带着笑的。她那时像个圣诞老人,因为我们想要什么,她就会实现我们的幼稚愿望。虽然微不足道,但我们总能产生对她的“依赖”与“崇拜”。
在我大概三年级时,我在姥姥家调皮,被地上的乱绳绊倒,膝盖和手都被擦伤,当然第一反应就是哭,而当时我认为姥姥会马上来扶我,但她却只是扫了一眼,转头继续做饭,我就这样在地上抽泣了半个小时,只好走回屋里,而姥姥只是走过来给我擦了点药水,接着把菜放到桌子上,脸上的表情不喜不怒,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最后她说:跌倒了就快回屋,在外面等着干嘛。
现在,我已经很少去看她了,好像内心还有点自责,自责我自己淡忘了那“生我养我”的地方。姥姥已经近七十了,但她还总是去干累活,总是一会上山,一会下水干活,总是想着多这些钱。而每当我看到姥姥,就好像回到了那暖色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