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童年作文(4)

时间:2021-08-31

难忘童年作文11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最令难忘的是我们全家随父下乡时两年的农村生活。在乡下和小伙伴们在山里采野菜、拣干柴枝、到清凌凌的小河里捉鱼、到大深山中捡橡子、冬天去大森林中砍柴等等,每一件事情都令我难忘。这里我只向大家讲一讲我和爸爸一次去山里砍柴的事吧 。

  那是70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我和爸爸做好上山的一切准备工作之后就上路了。

  上山之前一定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首先,要穿得保暖,山上的风很大,并时常有旋风卷起飞雪,犹如风沙一般,削面而来;穿上高腰的棉鞋,并且要用绑腿把脚脖子和鞋腰处直到小腿都绑好,就是用军绿色的长长的约两三寸宽的带子顺着鞋帮由下而上的缠好,系好。此外,将砍柴用的斧子、锯子、绳子等绑在爬犁上,拉上爬犁就进山了。

  爬犁是山区雪地里的运输能手。越是雪大冰厚,它就越有用武之地,就越能显示其独有的冰雪精灵的风姿。

  我和爸爸上山了,漫山遍野都是树,地上是厚厚的积雪,我们在山里寻找着,看哪一棵是站杆(枯死的树),就把那一棵树由树根处砍下来。为了寻找站杆,我顺着山坡下到谷底,就是两山之间的洼地。这时,不知是什么动物突然从我的眼前跑过,吓了我一大跳,定睛一看是一只大狍子,我惊喜的边叫着边跑着:狍子、狍子、爸爸狍子……可是我哪里能追上它呢,爸爸听见声音从山那边跑来时,狍子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我们又继续砍柴,砍柴的时候不是很累的,用斧子砍到一半时,用双手一推,树就倒了。够装一爬犁了就不再把柴火装到爬犁上是很学问的工作,木柴放在爬犁上既不能前倾,又不能后重,最后还要把几棵大树放在后面让它拖地。为的是下山坡时增大阻力,使爬犁不会因速度太快而出危险。

  柴火装好了,爸爸拉一个爬犁在前,我拉一个爬犁在后。上坡时要多用些力气,下坡时,身体要后倾,处于半蹲的姿态,爬犁推着人向下滑去。我的双手握住爬犁的两根椽柱,把握好方向,稍不留神,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当下坡后又跟着是一个上坡时,你在下滑快到坡下时,要紧跑几步,借着下滑的速度就可轻松地上过小坡。

  快看到村子了,也就安全了。我们一大早上的山,到傍晚才到家。到家后帮爸爸妈妈把柴火卸下来,我的工作就完成了。

  虽然一天下来很累,但能帮爸爸妈妈做事,在山里又是边玩边干活,就像作者萧红所说的“干活儿就是玩,玩就是干活……”还能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因此,就不觉的累了,反而很开心。

难忘童年作文12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

  ……

  还记得,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独自走到池塘边,看见的水中的舞蹈家——荷花,正翩翩起舞。它们有的穿着粉色的公主裙,与青蛙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有的则身着白纱裙跳起了芭蕾舞。当一阵微风吹过,他们的舞姿便更加舒展、优美起来,也更加迷人。我又望见那棵大榕树,它的树枝被茂密的绿叶档得几乎看不见,就算是阳光也几乎照不透它那“绿树成荫”的景象,因此,这棵大榕树也成了一个阴凉避暑的好去处。知了音乐家们在大榕树上忘情地演奏着,仿佛在借此告诉人们:夏天已经来到啦!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

  这句歌词让我不禁想起,以前下课时,原本该充满着欢声笑语的操场上,却连一个人影也没有,安静的不像话,空旷的操场上,那红色的跑道,绿色的草地和白色的沙池仿佛都成了摆设,操场边的树荫里,有一排专门修建的秋千,如今却也没有一个人光顾,除了偶尔还会有一两只蝴蝶在上面停留一会儿,这秋千也只有与小鸟为伴,与小花小草为邻,因为大家的心里都在想着何时才能放学?何时才能放假?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

  我又不禁想起,每次你上课老师的粉笔走在黑板上,像刹不住车,停不下来一样地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每到这时候,同学们都会无精打采的干着自己的事:有的单手托着下巴,无聊的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有的用书挡着,偷看漫画;还有些胆大的,直接往桌子上一趴,打起盹来,总是要等到老师写完回过头来,把手往讲台上一拍,手中的白色粉笔瞄准某位同学的头一扔,怒目圆睁地瞪着大家:“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这时同学们就会像打了鸡血似的,坐得端端正正,但当老师又转过身去时,同学们又恢复到了一开始的状态了,每天亦是如此……

  “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

难忘童年作文13

  记得在二年级的时候,我和我的发小们经常无忧无虑地在小区里玩耍,干出一点“不法勾当”。现在想起来,还会使我“扑哧“一笑。

  在一个阴沉的天空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百无聊赖。在小沙坑那儿,我们发现棕榈树被修剪了,地上散着大扇子似的棕榈叶,大叶子的柄上有许多刺,举起来不容易,但能遮住我们的小身体。于是我们合伙想用它们搭一个小茅屋。我们收集好叶子,围着运动器材搭了一圈,一个半圆锥就初具规模。大家你搭我挂,一个厚厚实实的小茅屋就成形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往里钻,茅屋居然能容下五个“小泥猴“。真不错,我们睁大眼睛从茅屋往外望,觉得真有成就感。屋顶的天窗开好了,从这儿看出去,天空的云彩移动的可真快呀!

  我们觉得还不过瘾,就在茅屋里商量商量还要玩些什么。这时“毛毛“从口袋里居然掏出一个打火机说:“要不我们建个小火炉吧!”于是,我们捡石头的捡石头,寻砖头的寻砖头,不一伙儿,一个原始小火炉便搭了起来了,多高效呀!我们又寻一些枯枝败叶填进去,毛毛用打火机“啪”地一声,点燃了枯叶。火苗窜起来,烟灰飞起来,火“噼噼啪啪”地唱起来,映着五张兴奋的小泥脸。我们围着茅屋又唱又跳,大喊大叫,兴奋地要飞起来,

  后来,妈妈们来了,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并且参观了我们的“家”。吃饭的时间到了,毕竟不能用我们搭的火炉烧饭,我们只好灭了火,依依不舍地回家去了。

  唉!那次大动静的过家家真让我回味无穷,相必他们也是这样吧!我想念那些有趣的日子,想念美好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