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作文(2)

时间:2021-08-31

态度作文 篇4

  几缕晨曦穿过那片斑斑点点的树叶,幽寂的森林仿佛找上了梦幻的轻纱,那样的神秘,那样的清雅。

   美丽与智慧的结晶便是自然,他是几亿年前盘古赠予我们的礼物。多少人走过四季交替的自然,多少人赏过春华秋实的自然,她默默地,奉献着一切。

  万物装点着世界,曾几何时,留意那花开花落,那云卷云舒,又曾品尝过红藕香残玉簟秋,又有谁细细赏过门前流水,白发黄鸡。

  潺潺小溪,涓涓细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流淌,碧绿的涟漪,望底的流水,那样清澈,那样安静,溪水仁义川流,又怎不想成为那猛浪若奔的大海,唯它,水皆缥碧,静默着心中的躁动,默默地积攒,心揣梦想,只为汇成那波涛汹涌的大海不紧不慢,静下心来慢慢流淌。

  蔚蔚蓝天,点点白云。仿佛诉说生命的箴言,云朵飘逸,似轻烟,无影无踪,享受那般惬意,云儿在空中无忧无虑。飞翔,时间轮回,永远那样的典雅淡然,没有世俗纷扰,只留心灵慰藉。

  淡然是一种态度,慌忙又如何解决,急躁又怎可获得?

  自然,一位睿智的学者,告诉了我淡然,给予了我安静。

态度作文 篇5

  下雨的天,我总是起的很晚,可能是那天气十分适合睡觉。果然,那天睁开眼离上学只剩二十分钟了,将早餐拿在手上,便在去车站的路上跑了起来。

  来了一辆车,刚好在我到的时候来了,我上去,车上已经有些挤了,地上的水和泥看着令人心烦意乱,我只好站着。在我后面上来一位老人,花白的头发,身体却不错,她的后面没有人了,于是她上来后,司机把按钮一按,门“呯”的一关。

  老人对司机问:“这车到***地吗?”这时车子已经发动了,司机没回答。车站的前面是红绿灯,此时,灯是红的,这时司机才将车停下,头也没回的说;“不到呢!”老人有些着急:“我要下去。”司机猛的将门一开,老人下去了。门再一次“呯”的关上了,就像发泄着司机糟糕的心情一样。

  这时绿灯亮了,司机发动车子再次向前,我在他旁边,他的下嘴唇向上翘着,一副挑剔的样子,看着他的表情,我暂时忘了刚刚的事,再次记起我将要迟到。心中暗自盼着司机把车开快些。他也似乎知道,把车开的飞快,开到一半忽然嘟哝一句:“也不看看站牌再上车。”我哭笑不的,这样一件小事居然还记在心里,他说完这句话后,车开的更加快了,那车子的速度好像在和他的坏心情赛跑一般,我惊讶于公交车如何能达到这种速度,双手不由的紧紧抓住栏杆,车子在这种速度里摇晃着到了学校那站。

  上车之前,我不禁看了那掌握方向的方向盘,那方向盘只有用手握着的地方是好的,中间安置喇叭的地方却被掏空。我不忍再看,实在没有经历过比这更令人心烦的车程。我以后不再搭乘这一路公交。下车时,我在心里说。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我上了公交车,车子比较空,我找了个座位坐下。同样是下雨天气,车子的过道却是比较干净。由于昨天的经历,我抬头看了看司机,他是个头发已经泛白的中年人,开车非常稳。

  同样的一份工作,同样都是一箱乘客的安危,放在两个不同的人身上,却是两个不一样的态度。只要你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它,总会有一天让人们发现你是认真的,对自己和他人都是负责的。

态度作文 篇6

  某天,和朋友去看他的朋友Z。Z,大我十岁,是位大姐,经营着一家小小的旅馆。她个头不高,性情豪爽,颇有“大姐大”的风范。听说年轻时上过正规的班、开过红火的饭店,赚过很多很多的钱,但又因故赔个精光。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儿终于长大成人,进了这所大学读书,她便竭尽所有,独自在这所城市非常偏僻的一角撑起了这片小店。

  因我脚伤未好,不方便踩楼梯上三楼的旅馆,三个人便站在那座楼下的空地闲聊。去的时候已是晚上九点,南京的秋夜也颇有些凉意,忽然看见一楼新开张了一家卖“麻辣烫”的小店,我们便决定进去宵夜。纯粹女生的吃法,即便年纪已是过了三十、四十的我们,没有鱼肉,一些青菜、海带、菌菇,构成了碗中佳肴。席间,聊起了吃辣。大姐说,她很喜欢吃辣,越辣的东西越够味。曾经,工作既忙又累,没有精力顾及自己,街上流行的麻辣鸭脖、鸡爪和一杯清茶亦是她很多次的晚饭;四川人开的“紫燕鸡”连锁店中,有一种麻辣海带,经常是她午饭中唯一的“蔬菜”。能吃辣,这在我接触的南京人中很少见;吃饭如此简单如此“亏待”自己,这在我成长的同龄人中几乎没见过,我便露出了的诧异的眼神,她却自豪地说,南京人有句俗话,能吃辣的能当家,要不是吃了读书少的亏,我现在也不至于如此辛苦,早就是“百万富婆”了。

  闲谈当中,“麻辣烫”店主们也开始晚餐了。“生活过得不错啊,还喝上小酒了。”大姐一个惊奇的喊声把埋头吃饭的我的目光拉到了他们的餐桌上,几个小菜、一杯啤酒,三个人正在怡然自得地享用晚餐。“现在的年轻人,都懂得善待自己。不错不错!”大姐赞许的目光投给了那位女老板,哦,年轻的她,报刊上常常热门被批判的“八零后”中的一员,和客人交谈的语气略显稚嫩,还戴着眼镜,居然是在校学生,却在课余之时自己跑出来开店。随后我的朋友给她一些创业建议时,她居然拿着一个本子,很认真地做着笔记,时不时地添些自己的看法让旁边的朋友评断。不知道,她在课堂上听课的时候是否也如此认真?不知道,她是否已经领略到了如佛经所云“活在当下”的真谛,才能在“毕业即失业”、竞争如此残酷的社会中勇敢地开拓自己的天地?不知道,在她边学习边创业的年代,这个社会给了她一些什么样的启示?让她明白时间再紧张、身体再累,也要把自己照顾好?

  和一个“六零后”、一个“八零后”同在一间屋,共进了一顿简单而随缘的晚餐,却让我这个“七零后”生出颇多感悟。原来,吃饭也可以暴露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原来,时代的印痕一样地刻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原来,人生的舞台是否接受命运的摆拨,全看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