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作文(2)

时间:2021-08-31

思考作文 篇3

  中医学院早就把《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划入选修范围。对此,有些人感到不解,而更多的人认为理应如此:时代在发展,西医在突飞猛进,中医如果还死抱着过时的所谓经典,显然不是“与时俱进”,而是“自甘堕落”。

  认为传统经典对中医极端重要的人也是振振有词。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近2千年来,凡是妙手回春的名医,无一不来自对经典的深刻领悟。为什么中医里庸医占多数,其原因就在这些人没有领会经典的精髓,没有很好地把经典的原理应用于实践。历朝历代名医代出,同时也出产了更多的中等或下等水平的医生,这说明经典是可贵的,而领悟和应用经典,同样可贵。这个事实充分证明,中医永远离不开经典。

  我赞同后一种看法。平心而论,中医除了经典与历代名医外,还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把经典划入选修,无疑否定了经典的重要性,所以名医的产生也必然被视为偶然现象。既然如此,还要中医干什么?何必选修经典,干脆废除中医,大家都学西医,岂不是省事多多。要开办中医学院,但又把中医赖以生存的经典视为可有可无,实在属于脑子进水的行为。

  但如果肯定经典之于中医的至关重要性,那势必要解决这样一个理论问题:为什么所有的学科都与时俱进,而中医却止步于近2千年前?所谓经典,应该是发现了这一学科的所有关键原理。比如物理学,牛顿的经典物理似乎穷尽了主要原理,但不料半路杀出相对论,使得物理学大踏步地前进了。为什么中医经典这么久了还没有遇到程咬金杀出?是尚未杀出?还是根本不会杀出?这个问题怎么来解释?

  我们不妨换个思路看看:有没有什么知识或学问并不是与时俱进的,就是说,有没有这样的知识,并不因为历史悠久了而越来越先进和高级的?当然有,特别是文学艺术。唐诗宋词自不必说,没人会否认那是中文诗的最高峰,胡适、郭沫若等名动一时的白话诗,与之相比,说是沙粒之于泰山也不为过;19世纪的音乐绘画恐怕也是西欧艺术不可企及的巅峰;还有比如道家理论,《道德经》问世后,后来的道家人士只有如何实践的份,在理论上已经不可能再越雷池了。

  由此看来,并非所有精神产品与知识学问都必须与时俱进的。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些知识能够与时俱进,而有些知识却会早早进入巅峰、后世无法再前进了呢?

  我以为这取决于知识对象的性质:如果对象的宏观性涵盖了所有的重要特性,其微观的发展也改变不了宏观显示的特性,那么关于这个对象的知识就容易早早穷尽。比如文学,文学的表现对象是人的情感,而历朝历代人的喜怒哀乐基本差不多,现代人的大怒与秦朝人的大怒不会有本质的差异,因此,“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之表现牢固的爱情,至今并未出现“与时俱进”的胜过它的诗句。

  但如果对象的宏观性不能涵盖其所有的重要特性,那么随着对对象的微观性深入认识,这个知识必然与时俱进,必然后浪推前浪,必然出现知识更新的现象,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是如此。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不是人体本身,而是人体与外界的互动关系。如果人体与外界的互动关系几千年没有变化,那么这个知识就可以早早进入巅峰。大怒之下有些人血管爆裂,千年之前的人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孔子受寒会发热咳嗽,中山医院现任院长受寒也会发热咳嗽。从这个意义看,人与外界在健康层面的互动现象早就完全呈现出来,千百年来即便出现新的病毒,但人体与外界的互动形式并没有根本的变化,没有出现过去没有的新的症状,所以在千百前出现的知识就可能没有实质性的发展,——这就是中医经典迄今未被超越的原因。正如军事科学,研究的是敌我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在春秋战国时期早就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孙子兵法便是军事知识的巅峰。尽管后世的武器有了巨大变化,但只是改变了军事行为的方式,没有改变互动关系的本质,所以围魏救赵、攻其必救等,现在依然是有效良策。不战而屈人之兵,迄今也还是军事的最高境界。

  中医经典当作如是观。

思考作文 篇4

  生活有着许许多多的美与好,火热的青春,能激发无穷的力量,刷新出美丽的图景。欣欣的绿草,能为大地增添活力,能给生活带来希望,然而,青春终究是要逝去的,绿草最终也会凋零,生活在许许多多的美丽背后,也毫不例外地存在着遗憾。然而遗憾又何尝不是美呢?

  上帝在创造万物的时候,并不是想让世界都是完美的,因为这种完美不是真正的完美。

  秋天的来临,带来的不仅仅是丰收的美丽,还有一种残缺的美落叶脱离了曾经的辉煌,风光不再,只有干枯的叶面和萎缩的筋脉,而在这残缺中却有一份不可求源的美丽。

  假如没有“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几支残。”的遗憾,怎么会有古人夜里秉烛赏花的美;假如没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遗憾,又怎么会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呢?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埋怨美梦不能成真,却不知,梦即使不能实现,也是美的。倘若什么梦想都能轻易地实现,也就无所谓美梦了。这是一种遗憾的美,一种让人想起仍觉甘甜,忆起犹觉美妙的美。

  遗憾,总是带着几分伤感,像江南水乡如织的雨幕;遗憾,总是透着那股凄婉,想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遗憾,总是露着一丝悲恸,像带刺的玫瑰令人敬畏;遗憾,总是散发出神秘的气息,让人捉摸不定。

  生活总有遗憾,正如不是每一道河流都能汇入大海,不是每一天都是晴空万里一样,但正是这如许的遗憾,使得我们的生活流溢着色彩,充满了浪漫。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处美吧,不要再为“遗憾”而遗憾。

思考作文 篇5

  有这样一幅油画深深地震撼着我,它的名字叫做:父亲。画上是一位扎着头巾的“父亲”的头像,他有着深褐色的阡陌交错的刀刻般的皱纹,更突出的是那对望不见底的饱含深情的眸子……我久久地流连。为了什么?我没有一位当农民的父亲,我的同学们的父亲中也鲜有务农的,然而,我看到了他们的皱纹和白发,看到他们也同样有着一双阅历沧桑的眸子,饱绽深情,坚毅幽远。那眼神,是在回首往昔,是在思索今朝,还是在遐思未来?我们的父辈!

  我们的父辈,生于新中国成立的前后,他们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他们的命运同新中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在建国初的艰苦中,他们度过了少年时代;痛苦的十年“文革”时,他们是青年;在改革大潮冲击神州大地的今天,他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看那日新月异的南京路、外滩,看证券交易所里攒动的人头,看那直刺蓝天的“东方明珠”,看那巍峨的杨浦大桥!是我们的父辈用双手、用智慧、用血汗一点一点地做出来的呀!那一天回到家,看到《大桥建设者》的专题片里,我们的父辈,为了人民的幸福,有的献出了青春的容颜和乌黑的青丝,有的献出了健康完整的身躯,有的不眠不休几十天,不回家门几千个日夜……看着,看着,我哭了。我想到了隔壁陈叔叔,他是医生,中年丧妻,曾经为了抢救病人耽搁了女儿的治疗,四岁的女儿因为高烧变成了痴呆儿,他无怨,他是医生,知道女儿一生就将如此地走下去了,别人劝他送女儿去福利院,他不肯,为女儿端尿擦身一丝不苟。

  常常半夜从医院回来,立刻抓紧分秒为女儿第二天的伙食忙到晨曦微露,但他毫无怨言。这就是我们的父辈啊!他们不向祖国要些什么,却无悔地把赤诚献给祖国!

  1949—1994年,45个年头,我们的父辈曾有过如日中天的辉煌,却又渐渐走向“夕阳无限好”。如果说,我们的祖辈是浴血奋战的创业者,那么我们的父辈就是平凡伟大的建设者,那饱经沧桑的眸子饱含着希冀和期待,促使我们认认真真地思考:怎样来接好这下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