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一种奇特的植物,在人们心中,它永远不会枯萎。可是,在我家乡茗岭山区关注它的人却寥寥无几。因为它实在太普通了,放眼望去随处可见……
我家门前就有一棵松树。我记得还是我八岁那年亲手种下的,不知不觉已过了5年。它已经有我小腿那么粗了。因为在乡下,这里土地肥沃,所以松树能这么快长大。松树很容易生长,只要把它的幼苗埋在土里,用水浇灌,它就能活了。
我便开始了自己的猜测与想象,风和雨把松的种子带到这里,它们恰好落在了石缝里,又幸运的活下来,它们经历过多次寒冷刺骨的风雪,经历过多次无头无尽的干旱,经历过多次令人恐惧的雷轰电击,却又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
我又联想到黄山的松,虽然对它充满了敬意,但是更为我茗岭的松树感到自豪。黄山的松树长在悬崖上,造型别致,令无数游人叹为观止。为此,它也名冠于世,让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所折腰。然而,我们这儿的松树并没有这种魅力,有的只是平凡,只是寂寞,只是默默地坚守那份属于自己的心愿——把自己的生命之绿染遍荒山,给世代居住在这儿的人们带来了阴凉,给予他们最质朴的实惠。即使有时候“粉骨碎身”化为缕缕炊烟,也无怨无悔。它从未向人们奢望回报,而是依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去实现自己朴实的梦想。
这难道不正是我们的老师吗?
她们为了我们的未来,放弃了很多很多,扎根在山区教育,没有说过一声苦,道过一声累!她们把自己最美好、最珍贵的青春全部献给了我们,头发白了,脸上皱纹多了,连腰也弯了,可是在教育我们的时候,仍旧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尽心竭力,从没懈怠,把一点一滴的生命力无私地传输给我们,令我们构建起健全的人格,铺就起翱翔天际的坦途。
茗岭的“松树”深深地吸引着我,它使我明白了即便生长在“低处”,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彩。难道不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