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2)

时间:2021-08-31

  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3

  一、课题的由来及界定

  1.课题的由来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奠定了语文教学走向开放、走向实践、走向综合的基础,也为作文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政策背景。

  大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生活化作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广阔的研究天地。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基本技能。作文的内容即生活的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就有多广,生活作文研究是我们在作文教学领域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和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教师只有研究、了解、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才能使学生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领、才能反映生活五彩缤纷的色彩。

  而当前,小学生对作文可以说是恨之入骨,谈作文色变,认为写作时无话可说,枯燥无味。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太过单薄,没有切实的感受,无法写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作文。这是本课题的由来所在。

  2.课题的界定

  所谓生活化作文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习作,在学习习作过程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生活化习作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因此,教学过程必将涉及多个智力领域,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涉及多个智力领域的教学活动必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潜能,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此外,生活化作文教学消除了传统习作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使多元智能都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的全面、综合的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目标

  解除学生的畏作心理,让学生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善于思考、大胆创新的良好习惯。作文教学是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学作文就是学做人,生活化作文教学能使学生写出真、善、美的生活化习作,使学生敢于、勤于、善于,乐于说真言、写实话、吐真情,培养学生依据生活作文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以及对生活和习作负责任的态度,逐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

  2.研究内容

  (1)构建生活化的写作素材

  ①享受学校生活。

  ②感受家庭生活。

  ③引进自然生活。

  (2)学生发展的研究:探索写作素材的积累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①在生活中训练写作。

  ②加强训练方式的研究。

  ③在阅读中训练写作。

  (3)教师自我发展的研究:包括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等。

  ①教师作文评语生活化

  ②教师在平时也要多涉猎各个方面的内容。

  3.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4.研究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阶段

  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翻阅与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有关的论文和对课题研究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二阶段:课堂研究阶段

  课题组教师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研究学生,钻研教材,思考创设有效的教学案例,进行课堂实践。课后授课教师先反思,听课教师谈收获和建议。在研讨的过程中课题组教师体会了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作用,逐步积累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方法。

  第三阶段:结题总结阶段

  完成各项成果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撰写《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本课题研究人员:

  主持人:逄淑燕,房寺镇白塔寺小学语文教师,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小学三、四年级的语文教学,积累了丰富的作文教学实践经验,对作文生活化教学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研究人员:曹玉燕,房寺镇白塔寺小学语文教师,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作文教学风格。

  自小课题开展以来,两人均在承担主要的研究任务。

三、研究成果与成效

  近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教师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教师们的科研意识有所增强,理论水平有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认为上作文课是快乐的。现将成果与成效分述如下:

  (一)文章类成果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勤于反思,善于总结。结合教学,做有心人,抓好每个能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练笔机会,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通过练笔、座谈、测试、观察等方法,定期了解学生作文生活化学习的进展情况。通过该课题研究,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提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多种理论性的研究成果,通过文字在博客中展示出来。

  1.专题征文与研究论文

  撰写了多篇关于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论文,为小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并被多次转载。

  2.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

  撰写了多篇关于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为小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事实基础。

  3.教学反思与教学设计

  撰写了多篇关于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在实践教学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4.研究感悟、研究随笔等

  撰写了多篇关于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研究感悟、研究随笔等,为小课题的研究增添了色彩。

  (二)实践类成果

  1. 学生掌握了写作素材的积累方法和途径,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生活作文指导课的开设,使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细节。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对生活中的人、事、物产生了兴趣,使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得到了丰富和提升,习作能力迅速提高。

  课题活动让孩子更团结,班级更有凝聚力,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各级征文评奖活动中,王美雪同学、于鹏飞同学的习作获奖。

  2. 构建了一个令师生满意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促进了作文教学改革。

  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构建了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体验激趣---回忆再现---互动交流---方法引路---习作评析。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习作教育资源,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作文教学体系。通过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和探究活动,加强了课题的实践研究,从活动入手,创设的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师生生活。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作文,写作文。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的营造,发扬了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氛围,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习作的主人,因而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学生的习作也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3. 探索出了多样的学生练笔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优化了作文教学。

  我们力求对语文书中每一组的口语交际与习作进行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在有生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练笔,还通过“班级日记”、 “周记”、“阅读与写作”等不同的练笔途径,让学生感悟生活,创造生活,激发习作的兴趣和动机,把游览到的风景名胜,了解到的风土人情,收看到的电视新闻,洞悉到的时事要闻,搜集到的学校大事、班级趣闻等等一一表述出来,重视每次练笔后的交流与展示。多鼓励学生“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把习作和图画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写完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听”“读给同学听”“读给大家听”,每周推出3名练笔“小明星”,请他们朗读自己的美文,其他同学逐人发言谈感受、说体会、找差距、学好词。在习作交流中培育学习的成就感,也让每周登场亮相的同学树立习作的信心、找到写作的`乐趣。学生逐步认识到习作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是生活的需要,从而也促进了作文教学的优化。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的问题

  (1)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少数学生的习作的兴趣、态度和能力还是比较差的,作文对他们来说还是苦差事。所以,不管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一定会多关注学困生。

  (2)教师讲评作文的方法仍须进一步探索。作文讲评是对学生写作实践全面检查分析的总结,对学生写作具有重要意义。据资料表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大都喜欢上讲评课,因为它既是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是学生期待的一次重要信息反馈。因而,对作文后的讲评方式,如何让作文讲评与生活更贴近,有待进一步的创新、改革。

  2.改进措施

  (1)通过研究和实践,达到小学生作文的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克作文虚假空洞现象,使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能基本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2)继续开展作文活动。凡学校有重要的活动,巧妙设计,开展有关作文活动,达到练笔的机会;对于重大纪念活动,开展演讲、讲故事比赛等。

  (3)继续每周通过班会传播学生的优秀习作、通过黑板报公布发表学生习作的情况,加大对学生写作的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