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陶渊明向往世外桃源一样,我们向往诗意地生活,但事实却注定我们要实事求是,由于匆匆,我没能诗意地生活。因为不是莲花童子,我们没有三头六臂,纵然想追求那唯美诗意,但却注定失意,而非诗意。
我们也想身临其境去感受一下靖节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但有那么多ABCD等待我们去慎重选择,有那么多X+Y+Z等待我们去认真计算,我们每天停停走走于教室,宿舍与食堂之间,自嘲地解说成高中的“三点一线”。脑袋里装着今天的作业、明天的考试。
我们也想追求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豪迈壮观,但那枯燥无味的化学式也只能是让我们理解一下石灰岩面的形成与溶洞的产生。我们没有时间去观察甚至想象一下大自然的奥妙美好。口里念着A+B生成C+D,脑里转着动能势能与电能。
我们也想在伤心难过时写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绝句名篇,但我们也只能是在考试失败后去思考矛盾的普通客观性,然后思考着如何创造新的条件来提高自己的成绩,心里想着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警句名言。
我们确实想诗意地生活,但我们能吗?我们又如何能呢?陶渊明有那么多考试与作业吗?王维有那么多公理定义要背吗?李煜有那么多题海题库要填吗?
语文老师动情地说:“一道冥思苦想的、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瞬间茅塞顿开,你不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吗?”那不过是苦中作乐罢了。“在一个喧闹的教室里唯有你在认真思考、学习,你是不是会感到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境?”那也只是我们想安慰自己别为失去休息的时间而感到惋惜。
哪里还有诗意?怎样诗意地生活?假使有人把我们真正带到了桃花源,我们也只会麻木地背着靖节的名篇《桃花源记》,因为语文老师说那可能是考点。倘若真正看到昭君出塞的壮景,我们也不会忘记背诵白居易那“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的佳句,因为语文老师说下次考试他会从中出题。
是诗意地生活?
是失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