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中秋的月亮圆又圆,自然是要赏月的啦!如果不赏月,那不是可惜死了吗?
今年的中秋节那天,我与小伙伴前几天就约好在我家院子前的空地上赏月。这天吃好了晚饭,我们各自搬了小凳子,手里还拿了月饼以及各种小食物。我们满怀激情地等待月亮的出来,可是月亮却一点也不领我们的情,连个影儿也不出来,真是急死我们了。等啊等,到最后我们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家了。有个小伙伴对大家说:“没关系的,我们明年再来赏月,当地不是有句古话叫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吗?我们明天再来赏月。”这句话又给了我充足的希望,所以我决定,我们明天再来赏月,只要我们心诚,老天爷肯定也会被我们感动的。
第二天晚上,我们又坐要椅子上,仰望夜空,希望那位神气而又傲慢的月亮公主能从宫殿中出来,哪怕溜个圈,散散步也好啊。我们又是左等到右等,再瞧瞧天空,真是太不足美了,黑压压的乌云把月亮给压得严严实实。这时,我听到有人说:“哎!现在就算那位公主想出也出不来呀!”是啊,那乌云黑压压的把我们的美丽皎洁的月亮公主压得快喘不过气来了,所以她只得逃跑了。
我想对那位乌云大哥说:“今年就算了,明年你一定要给月亮公主换个位子,你好好休息一下,让她出来 见见我们。否则,我们真是受不了的,你知道吗?中秋节晚上的月亮她是非同寻常呀,她寄托着多少人的思念之情啊!携带着多少人的理想之梦啊!好了,让我们在明年的中秋之夜再见吧!”
一般我们提到中秋节,就会想到:赏月。但是,今年的中秋之夜并没有圆圆的月亮,而是“雨爷爷”带来的祝福。
我们这天干什么呢?如果有月亮,我们会全家人一起聚在楼顶赏月。但如果没有月亮,只有风雨,雷电,我们还是会在一起吃月饼,吃晚饭。风雨雷电根本不会影响我们的“中秋之夜”。
这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舅妈家一起过中秋。我的舅妈可是高级厨师,什么都会做,这一天,我们一个人了不少,大家围在桌子前,一边谈论着中秋节的风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一边吃着舅妈为我们煮的香喷喷的菜,我觉得舅妈应该很累吧!
我们吃得很开心,虽然今天的中秋节不能去看月亮姐姐给我们所有人带来的祝福,但我们还是能感觉到家的温暖,在一起的快乐。
我们,全世界的人,只要能把中秋节当作是重要的日子,必须和家人在一起,思念着自己的亲人,朋友,那么,你就会变得无比的开心!如果不能在一起,别忘了,中秋节一定要打个电话给你的父母亲人,给他们送上最诚挚,最贴心,最温暖的祝福。
因为感受到雨夜中秋的特别,我们全家在一起吟诗,妈妈的诗很形象,生动,我一下就记住了。现在就由我来分享给大家吧:
中秋之夜,风雨替明月,
明月无限好,风雨更思念。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中秋节下了雨,就以为不能过中秋了,愁眉苦脸的,我们应该把这个下雨的中秋节作为“月亮姐姐”叫“雨爷爷”给我们带来的礼物,我们应该感谢“月亮”姐姐。风雨不仅能滋润大地上的动植物,在中秋这特殊的日子里,也会给我们心灵一次洗礼。
最后,再次祝大家中秋快乐!
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