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把人生铺在太阳底下晒,却不知强光照射根本辨不清上面的读写,反而刺痛了他的双眼。很少有人把人生放在一个小小的旮旯儿里去细细品味,这样,反而不容易丢失什么。
外公是个从文革时期实打实走过来的读书人,上衣口袋里总插着一支“英雄”钢笔,兜里一摸就是一本红皮党章。和外公相处的时间并不很久,可是从他那儿学到的东西很多。如今再细细回味,竟仍有更进一步的感触。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公家的客厅。外公不叫它“厅”,而叫“堂”。每次吃完晚饭,待外婆收拾好盘碗,外公便把灯扭到最亮,大喊一声:“入堂读书写字喽!”我们几个孩子就会从四面八方挤着过来。这时候外公便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给老三纠正坐姿,一会儿给老二讲讲数学题,一会儿去点评老四的书法,一会儿又给老大讲述“之乎者也”。而我们也就嘻嘻哈哈地听着,感受着这个博学老头身上坚守着的的一种叫做“文化”的气息。
外公的客厅里有四个很大的书柜,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其中有一本是明清时候手抄版的《红楼梦》,用锁锁着,是我们的传家宝呢!外公常常拿一本书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花上一个下午的时间去读。遇到不懂得字就翻翻字典。我看着他读完后又翻回来反复读,就问外公:“你为什么看过一次还要看呢?”他便会摸摸我的头说:“老是老了,可不能糊涂啊!”那时的我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是把这话深深地记在了脑子里。
外公当了五十多年的教师,在教育局工作的他每天风风火火地赶公交上下班。退休以后还有不少人来找他。我记忆中外公家的电话铃总响个不停。外公喜欢在厅里沏上一壶龙井,和到家拜访的老朋友聊上一个下午。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写了本书就捎来给外公看看,外公总是很乐意地细细品读,给他们提提意见。而对于那些乱七八糟的访客,外公会像个小孩子一样赖在房里死活不肯出来,全靠外婆在厅里赔笑脸。等到客人走了,他才肯慢慢出来,脾气不好地朝外婆喊:“门口擦擦干净!把我的堂弄得脏成什么样了!”然后对着盆栽,像在自言自语:“育树先育人啊!”
外公教会了我很多。一些时候,别人丢失了什么我们管不着,可是有些东西我们不能丢弃。我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人。像外公一样,我要看清自己,守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