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课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人生一课的作文4

  在这个熙熙攘攘的世界中,每到一处地方,总会遇到一些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可能深入了解了,有的可能仅仅是一面之缘。在我的脑海中,深深记得有过一面之缘的人。

  我并不知道他叫什么,家在那里。他的身躯是瘦弱的,身着过膝的大衣,头戴一顶帽子,苍白的脸上挂着丝丝看不清的笑,眼睛总是望着前方,眼神透露着坚定。

  雪,悠悠地飘落到地面,地面洁白如纸。我坐在妈妈的车上,没有头绪的看来看去。红灯亮了,我不耐烦地等待着。他慢慢走进我的视线:他的大臂夹着双拐,裤腿空荡荡的。一步一步的走过雪地,到了结冰的地方,他走得更小心了,双拐就像他真正的腿那样运转自如。他身旁的行人有的已经摔趴在地上。有一些行人仿佛视他而不见,轻蔑的看他一眼,他却不在意,仍坚定地望着马路,一步一步走着,总是那么坚定有力。

  结冰的地方他很快便过去了,拄着双拐大步走起来,双拐被他一用就好像活了。如果不看他的双拐和裤腿,没人知道他是个残疾人。绿灯亮了,车子开始缓慢地行驶,我仍然望着他,直到再也看不到了……

  回到家,他的身影总在我的脑海里闪现,他身上的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一个人,在困境中就要像他一样的残疾人那样不自暴自弃,乐观、开朗的精神,同时,我也感到一种幸福和幸运,因为我是个健全的人。

  他的身影还不时在我脑海闪过,我感谢他给我上了这人生的一课。

人生一课的作文5

  鞋底、雨伞、书包拉链,这一样样物件虽小,却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不停被利用,由于人们的不爱惜,它们总会被用坏。所以,就有了“修补”这一技能。

  在我的心里最能干的非姥爷莫属,或许是因为以前家里穷,一些生活用品损坏后都可以被他拿回来修修。起初只注重实用性,像伞面破了找一块颜色不同但大小相似的伞布补上去。后来修的多了,任何东西修补后都变的和原来没什么两样,俨然成了一位“手艺人”。

  可现在,由于生活节奏变快,人们只顾马不停蹄向前赶。对物品的爱惜程度自然不像以前那样珍惜有加,断了骨架的雨伞、烧穿了的锅底、破了洞的袜子,这些本不该出现我们家里的东西在我家里多了起来。姥爷一面心疼,一面又不停修补东西,但当东西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时,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挂在他的脸上。

  这几天阴雨绵绵,在我上学路上自然缺不了一把伞。我每天只顾早点到学校听课,放学早点回家写作业,哪还会注意雨伞的情况,由于我收伞时不小心弄折了一根伞骨,这时又发现有两根连接处没接好。妈妈一看到这情况,不禁埋怨起来:“你这孩子!这么漂亮的伞就让你用坏了,好好地多可惜!”我委屈的嘟囔道:“我又不是故意!“算了,下次孩子会小心的,修修就可以了”姥爷的声音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爸!这伞都成这样,还修它干嘛,改天再买一把得了。“就知道买,修不好再说吧”,妈妈无奈的给了姥爷,见姥爷拿出强力胶在断骨处涂了一点胶,小心翼翼的塞到连接头里。并用胶带缠到股伞上,多缠了几圈,一张一合完全和以前没有两样。这让我不由得佩服姥爷。

  在我成长的岁月中,姥爷帮我修过的东西不计其数,数不胜数如遥控汽车、飞机等等。他经常教导我能再次利用的东西,一定不让浪费,这样既省钱、又能培养动手能力、还能培养自己的钻研精神,岂不是一举三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就是他们那一代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而姥爷对我的谆谆教导,将让我受益终身

人生一课的作文6

  人的一生要上许多课,但我认为还不如上一堂真正的人生哲理课。我的人生第一课是奶奶教给我的。

  记得那一次,我们全家人高兴的围坐在饭桌前,奶奶把香喷喷的饭菜从厨房里端到了饭桌上,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起来,我们三个小孩子吃得尤其高兴,吃得满嘴是油,手上也沾到了。妈妈说:“你们吃慢点,别噎住了。”就在这时,我把一大块馒头不小心掉在了桌子上,本来是可以捡起来吃的,但我觉得有点脏,趁他们不注意,我就偷偷的把它扔到了垃圾桶里,然后快速地跑了回来,这一举动被正在聊天的奶奶发现了,但是她没有吭声,就这样,将饭局进行下去了。

  傍晚,妈妈和爸爸,还有表弟一家人都回各自屋里休息去了,我和奶奶也准备上床睡觉。突然,奶奶叫我去客厅,我带着疑惑的心情去了客厅,刚到客厅,奶奶就对我说:“你回想一下,刚吃饭时有没有做什么不好的事情。”我顿时心里紧张起来,心想:奶奶肯定是知道了。我只好向奶奶坦白了事实,奶奶不仅没有打我,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民以食为天,农民种粮食是不容易的,你想,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今天这样,积少成多,岂不是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这种行为是很不好的。”

  奶奶的一席话给我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也让我明白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造成浪费,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人生一课的作文7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美国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厅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受到了某种“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