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人作文(2)

时间:2021-08-31

小学写人作文 篇3

  蓦然回首,生命中有数多的角色曾出现在我的视线中。其中令我感动至深的,就是那常给我雪中送炭的外婆。

  幼时的印象里,除父母外外婆是最关心我的人。因而,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总会想起外婆。记得有一个夜晚,爸妈因下雨的缘故不能够及时赶回家。将我独自一人留在家中。

  本以为外婆会来,可等了将近半小时,外婆还是没有来。这时的我,感到十分恐惧,外婆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不来陪我?想着想着,泪水就红了眼眶。

  “咚咚咚…”就在我抽泣的时候,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了过来。会不会是坏人?我哭得更厉害了。连忙将被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冬冬!我是外婆!”这时,传来了一个苍老而又熟悉的声音——是外婆!这个声音仿佛是我有史以来听见过最动听的声音。我一骨碌爬起来,赶快跑到了门口。打开门,看见的是正在摘下帽子擦汗的外婆。她早已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她显得格外苍老。爱干净的外婆的裤脚上还有雨打湿的印记。

  我一下子扑到了外婆的怀里。外婆也紧紧抱住了我。这个温暖的拥抱在雨夜的衬托下更为温暖。时间好像定格在了这一刻,那雨声,好像也为之感动,渐渐平息了。当初的我,为什么要埋怨外婆呢?外婆是多么关心我啊!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动至极,随即,羞愧悄悄爬上了我的脸颊。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父母出国旅游,晚上回家很饿,可是十点多了,周围的商店都关门了。然而,却在餐桌上发现了一张精致的纸条。

  “冬冬,今天晚上你回来要是饿就吃点我刚买的面包还有牛奶,它们都在在冰箱里。”简短的一句话,让我不禁又一次被感动。细心的外婆早就料到我会饿。于是事先把面包买回家。幼时的我想,长大之后一定要加倍感恩外婆!

  残酷岁月带走了外婆的容貌,可带不走的是她在我心中留下的感动!每当我伤心时,外婆都能前来雪中送炭,给予我温暖,使我感动,使我幸福。雨中外婆的拥抱,与桌子上精致的纸条,都不甚感人。

小学写人作文 篇4

  我的姑姑是一位小卖部老板。留着一头乌黑的卷发,圆圆的眼睛。

  闪着亮晶晶的光,翘翘的鼻子,镶嵌在脸部中央,樱桃似的小嘴巴,总是笑眯眯的,上身穿着紫色的皮衣,下身穿着牛仔裤,酷毙了!

  我的姑姑对顾客是上帝,对我像掌上明珠。每次我去姑姑家里玩,她都会让我自己柜台里面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或拿自己爱吃的零食吃。有时,我想姑姑挣钱不容易,就没有拿,可是在我要走时姑姑硬是要把东西塞给我,真是“哑巴吃秤砣——铁心”啊!

  姑姑不但对我好而且对家的帮助也很大。我们盖房子到时候,很缺钱,妈妈和爸爸把家里的钱用完了,不能欠账,债主逼得爸爸团团转,就在这个时候,姑姑来了,她拿出了一沓钱,数都没数,就把钱给了爸爸,爸爸连声道谢:“ 好 妹妹,你真救了哥的急啊!”过一会儿,姑姑要回家了,妈妈赢了着姑姑的手不放,非要姑姑在家里吃饭,可是姑姑硬要回去。我想:姑姑就是一个只会奉献而不图回报的人。

  姑姑还是一个勤劳、艰苦朴素的人。从来不到街上买菜,而是把自己家的菜园种得井井有条,自己吃不完还给邻居家吃,人们都说姑姑是一个好人。

  每当我听到别人夸起姑姑的时候,我的心里想吃了密一样甜,我为我有这样的姑姑而感到自豪。

小学写人作文 篇5

  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唾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要显示这种差异,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做出不同的反应写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

  一、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法,也不要牵强附会。

  二、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写人,单从一个侧面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薄。从多个侧面描写,人物形象才丰满。多侧面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材料中选择整理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

  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可称为“众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拱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

  写一群人,比写一个人、两个人难一些,难就难在要通过一定的材料组织,巧妙地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样组织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应该抓住贯穿各个人物之间的线索。在一群人中,也有担当“主角”“配角”之分。

  人体是靠骨架支撑的,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做“灵魂”,材料比做“血肉”,那么,结构就是灵魂和血肉的“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