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作文(2)

时间:2021-08-31

青岛作文 篇3

  在我心中,海曾经那麽神秘,那麽遥不可及,当妈妈带我去青岛看海以后,心中的海才变得具体,变得实在。

  初见大海时,它是风平浪静的。它是那麽沉稳而辽阔,它静得使人仿佛置身于静止的世界,海水静得让人舒服,总觉得它孕育着无限生机,站在崂山顶上,一眼望去,它象一面巨大的明镜,没有丝毫的波浪,没有丝毫的响动,使人赏心悦目。下了崂山,在海边漫步,甭提多高兴了,或许是因为它蓝于天空,或许是因为它静若西湖,总之,这静使人舒服,使人愉快。

  但海并不总是这样平静,不多时,大风聚起。一时间,海浪翻滚犹如万马起腾,翻腾着的前浪被咆哮着的后浪推动着。我对海的印象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海的动态尤其壮观,海浪势如千军万马疯狂地向堤岸发起猛烈攻击,溅起的浪花仿佛在抛洒万斛珍珠。这时,大海的咆哮声,海水撞击堤岸的碰撞声,人群中的嬉笑声,汇成了一部交响曲。我喜欢海的动态,或许是因为波涛汹涌,或许是因为惊涛拍岸,总之,这动使人震耳欲聋,这动使人惊心动魄,这动又使人乐在其中。

  我喜欢海。

青岛作文 篇4

  8月13日,我和爸爸、妈妈、姐姐等7人坐一小时多的公共汽车到达日照汽车站,和二姑、姑父会合,接着坐6路公交到达万平口海滨。下车时,大约上午十时许,骄阳似火,顿感热气逼人,急忙打了伞,加上是星期天的缘故,只见停车场上车辆爆满,往海边走的人花花绿绿,人头攒动。

  到了岸边,美丽的大海又近在咫尺,远处的碧波荡漾的海面上几艘轮船在忙着行驶,近处有几艘皮划艇载着乘客急速地行进在乘风踏浪,软软的海滩上更是人山人海,不计其数的人已在浅海边洗着海澡,男的,女的,老的,小的,胖的,瘦的,真是热闹极了。

  “真热,你们快进去吧!”爸爸打着伞说,他负责看管东西和衣物,我高兴地最先脱了衣服,穿着游泳裤,,刚接近海水,一个大浪涌来,把我冲倒了,我冷不防地呛了一口,妈妈忙给我和姐姐各套上一个游泳圈,我不敢再往里游,只在边上嬉水,一个大浪涌来,把我又推出来,往里靠一下,浪又不欢迎地把我推出来,如此三番,真有趣。“快往里些,这边的浪小!”远处的姑父吆喝我们,妈妈和二姑三拽两拽把我和姐姐往里推进,我觉得脚下踩不着沙子了,是游泳圈起了作用,水肯定能没过我的头,我和妈妈用手抓住了一边的漂浮的缆绳,随着浪的汹涌澎湃,我们也一起一伏,感觉真舒服。我和姐姐在水里,欢笑着,嬉着水,打着水仗,真是乐开了怀。“我来教你游泳吧”姑父游到身边,先做了遍游泳的动作,然后帮我摘除了游泳圈,开始搀扶着我,我做游泳的动作做了几遍,他一放手,我动作不连贯,一下子喝了口海水,咸咸的,不好喝。我害怕了,“我不练了!我不练了!”妈妈笑了,“不练怎么会呢?”她给我又套上游泳圈,我又安全自由了。

  大概快到下午一点了吧,呆在沙滩上的爸爸受不了了,吆喝我们快上来,该吃饭了。我们不情愿地出来,我还没耍够呢!我最后一个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大海的怀抱。脚踩在柔软软的沙子上,那个烫呀!我们像踩了哪咤的飞火轮一般快速逃跑到爸爸身旁,穿了鞋和衣服,打了伞,离开了万平口。

  我们在一家饭馆吃了些海鲜,4点坐车打道回府。我这是第一次洗海澡,看到爸爸给我拍摄的照片,我的思绪又飞回到了那让人留恋的大海。

青岛作文 篇5

  我认为,学生犯错应该惩戒,但必须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把握好惩戒的尺度。

  何为“惩戒”?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惩戒就是采取适当的惩罚手段达到“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目的。很多人认为,惩戒是一种变相的体罚。在我看来,惩戒不仅仅是一种暴力手段,更是一种纠错方式。

  为何要惩戒?一座巍峨大厦,需要砖瓦奠基。一架高新铁路,需要枕木支撑。大事的成功,需要小事的积累;小事的牢固,需要每日的锤炼。锤炼就需要有所惩戒。

  奥地利公主玛丽从小备受宠爱,没有人舍得责备她。长大后,她成为了王后。于是,她更加不思进取,只图享受。最终被推上了断头台。

  试想,若玛丽从小被严格管教,做错事就接受惩罚,那么,她还会有这样的悲剧吗?正是因为没有惩戒,才造成了玛丽骄奢放纵的劣性。

  茨威格曾说过: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记好了价格。命运的馈赠,或是美貌,或是天资,或是财富,这些都是闪耀于世人的亮点。然而,美貌会迟暮,财富会消耗,天姿会凋零。既然身负朱玉,就要付出保护珠玉的代价。如果连小小的惩戒都无法接受,又如何成就更大的事业,保护命运馈赠的礼物呢?

  如何惩戒?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园丁的孩子脾气暴躁,四处闯祸。园丁为了教导孩子,他要求孩子每次闯祸后,要在墙上钉一颗钉子;每次帮助他人后,可以拔下一颗钉子。几天后,当孩子看到墙上满满的钉子时,愧疚不已,于是,便每天改正自己的过失,积极地去做好事,终于成为一个好孩子。

  我特别赞成园丁对孩子的惩戒。纠错方式有许多,或是好话相劝,或是拳打脚踢,或是内心改造。园丁所采取的,正是一种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错误并主动改正错误的温和方式。中小学教师也应这样。

  老师们应该针对事件的严重程度,孩子的性格特点等采取正确、适当的方式,对犯错的孩子进行合理的惩戒,正所谓“因材施教”。千万不可因个人情绪而对学生们盲目攻击。

  惩戒如一把刀,割去学生们身上的毒瘤;惩戒如一根针,缝补学生们思想方面的漏洞;惩戒如一双手,安抚学生们内心的病痛。

  惩戒虽可为,为时需谨慎。

青岛作文 篇6

  青岛,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旅游城市。所有来到青岛的游客,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喝一杯香醇浓厚的青岛啤酒,感受青啤的至上美味。

  看到这你可能会问:“啤酒味道不都差不多的吗?青啤能有什么特别的?”你要这样想那可就真错了!青岛啤酒,还就是不一样!

  首先,青岛啤酒的历史十分悠久。自1903年德国人在崂山东麓发现一处佳泉之后,就开始了酿制啤酒的历程。时至今日,时间已如流水般走过了114年。青啤依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着品质如一的好啤酒。

  其次,青啤味道极好。杯身微倾,啤酒便如清粥般慢慢滑入口中。带点酸,带点苦。但细品之下,又有一种奇异的醇厚。咂咂嘴,啤酒花的香味就定会如洪水猛兽般涌入你的口腔,带给你不同于其他啤酒的奇异感受。

  第三,青啤勇于创新。只要你喝过青啤的五酒花ipa,或者与汉森合作出品的“废墟”,就一定会理解我的意思。五种啤洒花不同的香味不断对口腔味蕾发起冲击,让人有难以言表的感受。口腔中先是弥漫着一股浅浅的苦涩,但只需一瞬,便能转化成令人难以辨出的鲜甜,之后又一瞬,啤酒花的香气无比浓烈的跃入口中,令人沉醉其中,久久无法自拔。

  最后,青啤的“工匠精神”也值得赞扬。从1903年到1917年的15年间,德国人留下了许多设备与技术,其中80%至今仍在使用。99年,德国人当年的艾尔——上发酵技术至今仍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发酵,析滤,冷冻,提纯。这套工艺流程没有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提出过任何异议。青啤视99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听我说了这么多,你应该也会对青啤有一定的了解吧?青啤如人生,苦中作乐,忙里偷闲。但如果你想体验真正的青啤的话,最好能抽出时间亲自来一趟青岛,点上一瓶青啤的特色ipa,来点炸鸡下酒,再和我坐个对桌,谈谈你那谈不完的绵长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