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作文1300字(3)

时间:2021-08-31

母亲节的作文1300字 篇5

  父母均是耄耋之年的人了。而我现在,竟也不能陪伴在其左右。今天提起笔来,就想写写他们的故事。

  父亲年近九十,身体也还算硬朗。只是血糖偏高,而正是因为受这一点的困扰,父亲的耳朵不是很好。每次回老家,总是要对着父亲的耳朵大声叫上几句话,父亲再辨认一会儿,才能认出我这个儿子。其实与父亲一年也就见上两三次面,而每次见面也无非就是带他老人家出去洗个澡,吃个饭。但是,父亲每次都表现的很满足。而这种父子情,对于我来说,是何等的珍贵,却也带着些许无奈。

  出生于解放前的父亲,可谓是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一路走来。父亲当过兵,为了共和国的安宁,父亲曾在福州海防前哨站岗巡逻。而让我感受最大的,则是他为子女辛勤操劳的一生。父亲到了八十岁时,才逐渐放下手中的劳作。

  父亲一生简朴,向来与烟酒无缘。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总是穿着我们换下来的旧衣服。然而,他对我们的要求却是十分严格,甚至是严厉的。以至于我们从小,对父亲都有一种畏惧感。记得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父亲的一巴掌》。现在想想,那就是爱的一巴掌吧。后来这篇文章还被收录到了一本课外书中,想来,那本书的编辑也希望更多的人去理解“父亲的一巴掌”吧。渐渐的,我们都长大了,父亲也似乎不那么严厉了,我们开始更多的接触父亲,亲近父亲。原来,父爱是这么的博大和宽广,又是那么的温暖与慈祥。在我的印象中,“付出”就是父亲的标签吧。

  父爱就像是一座山,给予孩子们希望:父爱就像一面旗,指引着孩子们的方向:父爱就像一棵树,为孩子们遮蔽着风雨。

  谈到与父亲之间的遗憾,那就是我曾经许诺父亲,带他到上海的虹口,带他去福建的福州,也就是他曾经当过兵的地方。父亲嘴里常常念叨着,然而却因为我的种种原因也可以说是借口,至今没有实现。哦,对了,我曾经还答应过父亲替他联络到几个之前的战友,后来,也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也许,这恐怕是我这辈子对父亲最大的愧疚吧。

  母亲比父亲小上几岁,出生于书香世家。外祖父是乡里的文化人,却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只把二舅和四姨供到了大学,当然,他们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都成了名校毕业的高材生。母亲就似乎没有那么幸运了,12岁时才进入小学。然而母亲却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五年级的课程。后来,有了一个参加民办老师考试的机会,外祖父就陪着母亲步行十余里去参加。考试结束后,主考官就对外祖父说:“老爷子,可以回家了,您的女儿考上啦。”母亲没有仔细给我描绘过的当时的心情。但是,从她每次讲起这句话时的语气和表情就能体会到她当时的兴奋与喜悦。之后,母亲便被分配到一所学校,教授一年级课程。后来,母亲又被分配到一所师范学校进修了两年。这也是在她记忆里,很快乐两年吧。母亲一生从教三十余年,培养了几代学生,如今又做起了父亲的专职保姆,每天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

  母亲热衷于公益事业,即使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还仍然坚持每天去村头的大云寺(我们当地的文化广场)做义务的管理员。活动中心的荣誉碑上,经常可以看到父母亲的名字。

  母亲身体尚好,这个年龄还骑着自行车到处乱跑。有一次,一大清早骑车,被路边的石子绊倒,幸好没有伤到。但是,我们子女还是批评了她。让她慢一点,更不要在单手骑车。她老人家却淡定的回了一句“没事,有菩萨保佑呢。”不过,之后她还是听从了我们的意见,之后骑车便小心多了。

  母亲与我们的之间的联系也许就是电话吧。每天晚饭后,母亲最大的奢望就是听到家里的电话铃声响起。因为,在她心里,那是来自儿女的声音。父亲常常告诉我们,每一次电话声响,母亲都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像个孩子一样跑过去接电话。其实,每次通话的内容都不外乎家长里短,电话的最后,母亲也不忘说“过两天不忙了,就再打过来。”冷冷的电话线,传递的却是暖暖的亲情。记得曾经有人说过“父母在的地方,是家;父母离开了,那里便也只能称作故乡了。

  龙应台对于父亲,写的是长长的《目送》,朱自清对于父亲,写出了暖暖的《背影》。而我,不想有太多的修饰和比喻。既然是写我的父亲母亲,那就便叫做《我的父亲母亲》吧。在母亲节即将到来的时候,谨以此文献给全天下的父母,祝天下所有的父母身体健康。

母亲节的作文1300字 篇6

  一早醒来,女儿的礼物堆满了我的床头——各式各样的卡片,五彩缤纷,每一张的上面都少不了画上一大一小两个人,大概就是我和她了,同时还有充满深情的一句话:妈妈,我爱你。或是:妈妈,节日快乐!看着这些饱含女儿情意的小礼物,心里暖暖的。又到了母亲节了,女儿也连续给我送了几年的礼物了。小小年纪尚且懂得送上祝福,我当然更要有所表示。抓起电话给老妈打电话,彩铃是居然是《常回家看看》,可是歌曲完了,还没有人接电话——老妈肯定又是去地里劳动了,闲不住的老人哪!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妈妈从来都是一天忙到晚的,除了睡觉,好像每时每刻都在劳动,以前是为了一家的生计,不得不拼命劳作;现在条件好了,不用那么忙碌了,可几十年的生活习惯早已根深蒂固了,她认为劳动是快乐的,一天不干活就像少了点什么似的不自在。我不知道老妈身上有多少能量,可以让她做好这么多事。从小我就觉得妈妈是一个永不疲倦的陀螺,每天像永动机一样不停地旋转,我们就躲在她的羽翼下舒适的生活。过多的操劳让老妈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苍老一些,所幸的是身体健康,没什么毛病。有一年老公回去带回来一些照片,其中一张是老妈带着我的小宝宝,背景是坪里面一地黄灿灿的稻谷,老妈顶着一头花白头发,满脸慈爱,小宝宝很幸福地靠在外婆的肩头。那一刻,我的心里酸酸的,老妈真的是老了,头发全白了,还要干那么多的农活,还要帮我带宝宝,她每天要操多少心啊!

  小时候的条件是艰苦的,但我们都是快乐的,因为我们有一个疼爱我们的妈妈。故乡的冬天非常的寒冷,此时的农活相对较少,不用起早贪黑的干活了,相对其他季节是比较轻松的。其他的乡邻们都是睡在暖暖的被窝里,等着上学的孩子们做好饭才起来吃饭的,可是我的妈妈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清早就起床为我们做饭,直到饭好了才叫我们起床。爸爸怪她太宠我们,妈妈的理由永远只有一个:读书是件辛苦事,她不希望我们读书之外还要附带那么多的家务,除非是农忙季节实在人手不够了才会叫我们干活的。面对老妈的宠爱,我们只有努力读书来回报她。家里满墙壁的`奖状映得老妈的脸灿烂极了,那是她在艰苦的岁月里、在辛苦的劳作之外最大的精神享受。

  如今的老妈可以说是儿孙满堂了,早到了尽享天伦的时候,可她依然停不下来,她的原则是:我能动就不吃你们的,不想给你们增加负担。听了这话,我们只有惭愧,也许是因为我们都不是太富有,使得老妈认为她不干活靠我们供养就会增加我们的负担。可是老妈,年少的时候是你们吃尽苦头养大了我们,当你们年老的时候就该我们赡养你们了。不说我们尚且有能力让你和老爸过得舒心如意,就算日子艰难,我们也应当以你们为重啊!可是,不管我们几个如何劝说,老妈就是不肯离开她干了一辈子的农活,仍旧是每日早出晚归地劳动,地里的菜多到吃不完,最后家里的菜地就成了大家的菜地,老妈笑眯眯地看着乡亲们在地里摘菜,满脸自豪。是啊,有几个人能种出这么漂亮的菜呢?

  离家远了,回家的机会不多。可我坚持每年至少回家一次,为的就是看看爸妈。在家的日子是欢乐的,老妈天天围着我们转,问我们想吃什么,尽其所能地做给我们吃,似乎我们在外面什么都吃不到。她不提绿色食品这个词,可我们吃的就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到哪都买不到,而且还是妈妈亲手种的爱心食品。每天跟我聊些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总也有说不完的话。可是,我从来不敢提什么时候回自己的小家,每次回家的时候,老妈总要帮我准备好多的家乡特产,每次都是默不作声的整理着,全然不象平时那样絮絮叨叨。她不知道我这一走又要多久才能回来看她了,总是舍不得让我走。每次我刚到家打电话报平安时,她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下次什么时候回来?”都说儿是天边鸟,可怎么能飞离老妈的视线之外呢?我能做的只是记得多打几个电话问候一下,问她知道我在心里是记挂着他们的。

  今天是母亲节,我想祝福我的母亲——节日快乐,身体健康!我不敢像我的女儿一样大声地对她的妈妈说:“妈妈,我爱你!”“妈妈,你是我最好的妈妈!”可是,在我的心里,妈妈,你就是天下最好的妈妈!我爱你,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