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记(2)

时间:2021-08-31

学生日记 篇4

  很多人都喜欢在清明节的时候去踏青,我一直很疑惑。我觉得春天最美的呈现是在初春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不是处处都能见到的那种苍翠的绿。而是一种赋予希望赋予力量的新绿。是最最契合大自然清新的颜色。我喜欢初春喜欢更立春时的春天。

  现在恰好是春天刚刚来的时候,现在有我喜欢的新绿。所以我要外出去欣赏初春的美景,去感受初春赐予人的力量。

  冬天的气息还没有完全退掉,春姑娘好像并不急着和我们交朋友。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姗姗来迟,我跑到花园里看见一棵棵干枯的大树开始有嫩绿的小芽儿长在枝头,虽然星星点点只有几个,但是,让我感觉到了春天的来临,迎春花借着春天的美丽有了许多结实的小宝宝,有的还撑开了黄色的小伞,在保护着它的小伙伴呢!忽然,我发现几点红,我赶忙跑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束束大大小小的嫩红色的花叶,一层包着一层,叶子长长的椭圆形,叶子边上是锯齿形的,并且边上的颜色比里面的颜色要深,这时,我高兴极了!我想:我终于找到了春天。

  昨天下了一场春雨,春雨好象春姑娘纺出的线,下在我脸上细细的柔柔的,好象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雨本身是无色的。”我想:春雨能给春天带来万紫千红!春雨落在小草上,春天变成了绿色;春雨洒在桃花上,春天变成了红色;春雨滴在迎春花上 ,春天变成了金黄色。

  一年之计在于春,几个嫩芽,让我看到了春的希望,我终于可以看到春天了么?

学生日记 篇5

  有时想想自己实习以来,先是努力适应,学习做饭,学习教书。每天想的是,怎样教书教的更好?这次做饭做坏了,下次要怎样才能避免同样的问题发生?不过渐渐适应后,我又开始烦恼新的问题:为什么我要选择过这样空虚的生活?

  是的,我不知道其他顶岗实习的人怎样想,然而深居山林,我们不能上网,生活圈非常小,每到放学后,散散步,回到宿舍,因为课都在空课的时候备好了,只能看电视。我觉得空虚,并且空虚到要窒息。另一方面,我又恨自己太堕落了。因为我已经保了研,所以不用担心工作。而学校里保研的人又陆陆续续的去了北京开始忙碌,或者在华师开始做一些项目,做毕业论文的准备。我觉得自己离学术、科研很远,离同龄人也很远。我孤单,又责怪自己堕落,质疑自己为什么要选择来这里。

  舍友因为在准备招聘会的面试以及一些考试,每天很勤奋,这也让我更加自责。我觉得自己差人家好远。我,来这里的意义在哪里?如果我以后不教书,那我是不是很浪费自己的青春?

学生日记 篇6

  今天我们开车到水上乐园玩。

  到了以后,我们换好游泳衣,就去玩漂流了。我和四叔在一个二人圈里。开始漂流了,四叔让我躺在圈里,我试了试,很舒服。漂流到一半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喷水设置,我和四叔赶快低下头,捂着耳朵。过了喷水设置以后,我们又看到了一只鹦鹉,它的头是红色的,身体是绿色的,翅膀是黄色的,爪子是棕色的。非常可爱。

  我们用三十分钟漂过一圈后,我还觉得不过瘾,我又缠着四叔带我漂了一圈。

  我们还在造浪池里玩三人圈,造浪池里面的浪很大,一不小心,我们的三人圈翻了,扑通一声,我掉进了水里。多亏二婶眼急手快,把我从水里拉了上来。

  今天玩得真过瘾!

学生日记 篇7

  12月31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中午放学,我在学校的“生物园”里看见了一位叔叔,不高不矮,中等身材,乌黑的头发里带有几根杂毛,披着一件大衣,手里提着两个饭盒。

  他时不时地把手缩进衣袖,恐怕是天气太冷了吧。我的两只手一直放在口袋里还都打着哆嗦呢。

  我直视前方,那一点点余光不时瞟像那高大魁梧的叔叔,向前走去。我突然觉得身边少了个人——我弟弟!我转过身,返回奔去,又注意到了那位叔叔,他旁边还多了两个小孩子,俩孩子接过饭盒,说了声“谢谢”就开吃了。

  顿时,一个较大的男孩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站起来对那位叔叔说:“爸爸,冷吗?我可以把我的手套给您的。”

  叔叔使劲搓着双手,不停呵着气,强颜欢笑道:“爸不冷,乖,吃饭。”说着还摸了摸男孩乱糟糟的头发。

  看着看着,我的眼眶不知什么时候湿润了,我擦掉泪水,上楼接了弟弟……

  我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弟弟,他居然说出了这样难以置信的话来:“哇塞,父爱如山诶,那个叔叔当山帮他的儿子挡风遮雨,冒着严寒来送饭,了不得了不得。儿子也不错!会关心关心自己的爸爸,嘿嘿。”

  是啊,作为子女,虽然不能帮父母做出多大的贡献,但也可以和她们聊聊天,散散心,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

学生日记 篇8

  近两年,随着微信的火热,许多创业族选择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各种商品广告,希望借此打开销路,在长沙,一家以羊肉串为主打的烧烤店,众筹了40多个投资人参与,每晚客流量络绎不绝,一位难求,不到40平米的面积,日均营业额8000余元。

  同样是解决销售问题,90后大学生刘鹏的微信朋友圈里却没有商品图片,有的只是一篇篇创业日记。

  准备: 为研制烤法 吃了一吨肉

  来自益阳农村的刘鹏,在湖南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读书期间,就卖过电脑,摆过摊,干过培训,送过外卖。20xx年毕业后,他在一家酒企做销售工作。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刘鹏与他的朋友们常常会在下班后聚在一起,久而久之,他萌生了自己开夜宵店的想法。

  刘鹏说:"三月份的时候,我就开始去各个地方找食材,到各个地方去看哪里的羊肉好,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吃肉都吃了一吨。然后我们就把羊肉腌制出来了,用一些特殊的烤法,猜有了现在这样的羊肉串。"

  今年7月,刘鹏的烤串小店正式开业了,这间位于长沙市韶山路与解放路交汇处立交桥桥下的小店,面积只有40平方米,从商业的角度来讲,位置十分不理想。

  不过,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地段不好,却让刘鹏想到了新点子:"刚毕业才两年,所以我们都没有什么钱,然后我们就找了一个地段不是那么好的。客源是我们很担心的,我们就只能用微信的渠道去做传播。"

  刚开始,刘鹏也想过在微信上发布自己的烤串图片,写上门店地址和价位,以吸引顾客。但就在这时,一位在微信上经常聊天,但素未蒙面的东北网友,在得知刘鹏的父亲酷爱喝酒后,给他寄了一份价值不菲的药材,说是泡在酒里能够养身,这件事对刘鹏的触动很大。

  "我就觉得通过微信,可以让人跟人之间的信任度变得这么近。 所以我就重新定位了微信,是人跟人之间的链接,而不是人跟商品之间的链接,所以最后我就觉得去传递我自己的思想,创业的一些感觉。 所以我就开始写这个东西。"刘鹏说。

  传播: 微信写下创业经 ,不提商品有哪些

  从那之后,刘鹏坚持每天将自己的创业经历写成日记发表在微信上,这其中,既有购置桌椅、采购食材之类的琐碎小事,也有他在面对创业困难时的迷惑与选择,但在260篇创业日记中唯独没有他销售的商品。

  日记发布后,刘鹏一下子火了,共逾三万人次浏览过他的日记,最多一篇收获了3000多个赞和5000多条评论,越来越多的人在微信上留言,要来店里尝美食,支持创业,现在,刘鹏的小店日均营业额达到8000余元。眼下,刘鹏的新店即将开业,除了微信上众多网友留言会继续捧场,中粮可口可乐、切糕王子、一米科技等公司纷纷慕名而来,为他的新店提供了总价值20余万元的赞助。

  "很多人来湖南中粮可口可乐考察的时候,可能就要去我那里。 就把我那个地方设为他们定点做活动的一个单位。"

  心得: 创业敢尝试 资源要共享

  作为90创的一代,刘鹏说,创业就得勇敢尝试,年轻就是最大的本钱,即便失败,也还有无数次重来的可能。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去共享资源、分享经验无疑是给自己建立了一堵围墙。在如今这个年代,闭门造车无疑是死路一条。虽然会有失败,会有低谷期,但只有试错之后才会发现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走下去,创业之路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