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作文1300字(2)

时间:2021-08-31

母亲节的作文1300字 篇3

  又至母亲节,我恍然若失。

  昨天,昨夜,窗外有微微的风,树下有沥沥的雨,当是在为我的母亲缓缓弹奏温柔而悠长的安眠曲。

  细细算来,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有两百五十二天了。躺倒数月的坚强的母亲,终于还是去了那个地方,从此远离病魔,毫无痛苦。母亲是否有遗憾?按照她的说法,她是去了天堂,到了极乐世界。然留下父亲一个人,时常呆呆地深深地想念,想念他们风雨六十三载的相濡以沫和相敬如宾,想念共同经受苦难却矢志不渝,想念超过一甲子并不平顺和富裕的共同生活。母亲的遗容被父亲挂在床头,特殊的日子,就郑重摆在堂屋正当门的桌子中间,我们回家第一眼就看得见。也许母亲热了,所以微风吹拂;想必母亲渴了,一场初夏的雨落下。

  天明前,风渐息,雨已住。那就早早回家陪陪老父亲。母亲泉下有知,以为也是在陪她,她仍会微笑,欣慰地说,你们都长大了。她不用担心,家里的一切,父亲会向她娓娓诉说。

  父亲的小型脚蹬三轮车是他行路的工具,类似一副拐杖。父亲因多年种菜买菜养家,拉着架子车走了太多的路,吃了太多的苦,留下了老寒腿的病,虽不太重却偶有发作。父亲一个人的跟班儿,也是他如今平时的伴儿,那条小体型憨憨的黄狗,平时总跟在父亲三轮车的后面或左右。它不怎么爱大叫,甚至很少听到它叫声,更没有过狂叫和吓人,温顺的就像这初夏的暖风。见到我们回家,这黄狗有时有些含羞躲在一边,有时也围着我们转,嗅我们的裤腿舔我们的脚尖。如今父亲有条件享用更好的营养和食品,但父亲坚持一个人做饭,父亲只能吃些煮的烂烂的容易消化的面食和菜蔬。这狗儿就容易得便宜,能吃到好多好的东西,长得肥肥的,就更温顺可人。

  父亲的小马扎儿,总是与车随行。望见父亲时,他就坐在离家不远新修的文公庙的南墙下说话,阳光暖暖的,小黄狗卧在他身边,一旁停着那辆枣红色的三轮车,这景象看来很闲适。我们都不止一次劝慰父亲,希望他想得开,不孤独在家,常出来转转,常和前后街的几个老人说说话,了解一下当下的社风民情,适当凑一下热闹,便心情轻松,能把身体养得好好的。父亲还真的不错,应是参悟了人生,身体好像比伺候母亲时强多了。父亲反倒安慰我们,说你娘也算高寿,一辈子积德行善,走得安好放心,这就是修来的是福,说做好你们自己的事,我会很好的。

  父亲老远就看见我们,并不答话,旁边的人也指给他看,意思是说你们家的人来看你了。父亲慢慢收起马扎儿,朝大家微微一笑,算是打招呼要离开,然后慢慢推车开始回家。我们就慢慢跟在后面走,问父亲还需要什么。他像自说自话:“需要什么呢?什么都有。”

  楼房渐渐成了农村建筑的主流,而且高度不断攀升,水泥地面也坚硬地遮盖了院落里的黄土,很少照得下来阳光。我家老屋依然在,院落底色陈旧,院里还种了几种青菜,两侧老树枝繁叶茂,这才是情怀里老家独有的气息。老房子虽有破损,早几年修缮后还算坚固,父亲说他正适合住这样的房子,一切都熟悉,样样接地气,有农家的味道。我想最要紧的是,这里留有母亲的味道,那些家具物品的摆放,多是保留了母亲生前的形式。这老房子的骨架里,就砌有母亲和泥父亲拖出来的土坯。几十年过去了,那时我还小,不怎么记忆得清晰,曾经只知道玩泥巴时的快乐,不知道他们的汗水和辛苦。

  我们开始张罗做饭,父亲从床头墙上摘下母亲的遗像,轻轻地擦拭着毫无灰尘的玻璃和框架,然后郑重地将它摆放在正当门的桌子上,搬把椅子坐在门边。我们要打开电视和碟机给父亲放戏,父亲摆摆手,说今天不听戏了,说那些唱词他都能背出来。

  我们疑惑。

  父亲说:“我不老,还不糊涂,电视里都说了,知道今天是母亲节。虽然是洋节日,但这节日特别好,你们也正好回来看看你娘,我今天是傍了你娘的福了。”

  我说:“爹,你知道还有父亲节吗?”

  父亲茫然。

  然后,他慢慢说:“要是有的话,也请你娘一起过。”

母亲节的作文1300字 篇4

  五月九日,母亲节。我也学着洋气了一下,随着社会的大流给母亲过一下她们自己的节日。但远在他乡的我也只能打个电话慰问一下,可心里却觉得有一丝说不出来的那种莫名感动,现在不仅仅再感动我的母亲在农家田野里那种辛勤,也不仅仅是我觉得自己懂事后会告诉妈妈说你自己买点喜欢吃的东西,而是感动妈妈那种我对她说一句节日快乐的那种激动。我虽然看不见她当时的表情却觉得那么深情……

  母亲节作为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间是每年的一月八日,而在中国、美国、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国家,则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其他一些国家的日期也并不一样(参见下面“世界各国庆祝母亲节的时间都不尽相同”)。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我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母亲节是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流行起来之后才进入大陆的,名贵的珠宝,象征母爱的康乃馨,特制的爱心甜点,精致的手工贺卡等,成为人们向母亲敬献爱意的礼物.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从1988年开始,中国南方的广州等一些城市开始举办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内容之一.20世纪末,这一节日在中国大陆各地日益推广开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中国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一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

  当然,中国人的母亲节更有中国味道.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情.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等礼物.从小就孝敬父母的中国儿童会尝试着为母亲做饭,洗脸,化妆,演奏音乐,绘制图画,让母亲们快乐地过节.人们在这一天除了孝敬自己的生身母亲之外,还会以慈善募捐,志愿服务的方式向更多的母亲回报亲情.。

  在母亲节这天,中国的母亲们会举行厨艺比赛,时装秀等活动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各地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组织母亲们旅游,评选优秀母亲等.。

  敬重母亲,弘扬母爱的母亲节,在中国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节日。

  给妈妈打电话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我在的城市也可以说我在的寝室还是那么灯火透明,我们还没有一点睡意。可我似乎没有想到那头的父母是否劳累,是否因为起早贪黑的忙碌而累得躺下就睡。“喂,孩啊,这么晚了打电话啊?”“嗯,你们睡了?”我兴高采烈的开心劲与妈妈那种累得没有力气的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明天不母亲节吗,提前给你打个电话。”“噢,明天母亲节啊,我还以为11号呢?”妈妈那种不经意的回答让我忽然觉得妈妈整天累死累活的为了我的学费、生活费忙碌似乎忘了自己的节日,忘了自己的消遣。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继续跟妈妈这么唠下去。我犹豫了。不忍心继续跟她说三道四,是因为妈妈为了我所受的苦与累实在太多太多,现在的累让我不忍心再让她不睡;想跟她继续说说话.,是因为明天妈妈的节日我处了一个电话,好像什么都干不了而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孝敬”“孝顺”“百善孝为先”我的字典里无时无刻的存在,但真正付诸实践却表现的那么没有力气。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但我知道我要为妈妈做点什么,现在还想不出来……

  我昨天在一个朋友那里读到这样一句话“一大早俺娘就在烙大饼,她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母亲节”,读完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的不是给母亲节买什么珠宝、蛋糕,而是我应该帮母亲烙烙大饼、扫扫地、做做家务,甚至承担起养家、自己挣学费生活费的责任。那种朴实,那种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那种需要我创造的地方……

  妈妈我可以不深情的跟你说你辛苦了,我可以不用你给我的生活费买你喜欢的东西,但我不可以不在心里对你说我爱你,不可以不用我自己的长大、自己的心意来回报你。真的,妈妈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