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公开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说课材料

时间:2021-08-31

九年级数学公开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说课材料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华师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数学(下册)28.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本第46-47页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为后面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继续学习几何知识作铺垫。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中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的教材地位、作用,依据新课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道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

  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直线和圆的位置。

  3、通过直线与圆的相对运动,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对研究过程的反思,进一步强化对分类和归纳的思想的认识。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难点:用数量关系来刻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灵活应用判定方法。

  二、教学方法

  本课将采用教学方法有:

  情境教学法

  2.导学发现法

  3.直观演示法

  4.数形结合法

  5.观察归纳法

  三、学习方法:

  本节课学习方法:

  实验法

  2.类比法

  3.合作学习法

  教具和学具

  1.学生自制一个圆形纸片。

  2.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设备。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回顾,做好铺垫

  [教学设计]

  1、请回忆一下,点和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如何通过数量关系,确定它们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

  1、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为本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作好铺垫。

  2、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到“位置关系?数量关系”这个模式,为本节课探究直线和圆的位置与数量关系建立了模型。

  (二)联系实际,情景导入

  [教学设计]

  1、微机演示唐朝诗人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第三句以出色的描写,道出了边塞之景的奇特壮丽和作者的孤寂之感。如果我们从数学的角度看到的将是这样一幅几何图形: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圆圆的落日慢慢地沉入黄河之中”又是怎样的几何图形呢?请同学们猜想并动手画一画。

  2、借助微机展示“圆圆的落日慢慢地沉入黄河之中”的动画图片从而展现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3、引入课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画面展示问题情景,学生大胆猜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探索问题的氛围。。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应用数学无处不有。符合“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经验出发”的新课程标准要求。

  (三)引出概念,辨析理解

  [教学设计]

  1、概括直线与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你是怎样区分这几种位置关系的?

  2、如何用语言描述三种位置关系?

  3、回顾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你能不能探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组交流合作)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概括定义,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由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迁移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较容易想到画图、测量等实验方法,小组交流合作,教师适时指导,探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讲解新知,探索结论

  [教学设计]

  1、利用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小结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称为直线与圆相离

  (2)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称为直线与圆相切,此时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公共点叫切点。

  (3)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称为直线与圆相交。此时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画图,测量等实验方法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已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使之认识到区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是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以此让学生形成相离、相切、相交的定义。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思考获取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设计]

  2、微机演示三个图形,观察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半径r之间的大小关系。

  (1)当d>r时,直线在圆的外部,与圆没有公共点,因此此时直线与圆相离;

  (2)当d=r时,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直线与圆相切;

  (3)当d<r时,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此时直线与圆相交。

  反之:若直线与圆相离,有d>r吗?

  若直线与圆相切,有d=r吗?

  若直线与圆相交,有d<r吗?

  总结: d>r?直线与圆相离

  d=r ?直线与圆相切

  d<r?直线与圆相交

  [设计意图]

  这样做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来探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题,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五)延伸概念,渗透思想

  [教学设计]

  例1:请举例说明你身边的直线和圆的位置。

【九年级数学公开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说课材料】相关文章:

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3.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

4.《24.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堂教学反思

5.九年级数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

6.《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

7.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

8.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