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的名人故事(2)

时间:2021-08-31

  “大强”的学习能力相当了得,大学期间自学软件编程就挣得10万块钱。随后便背着家人,偷偷承包了人大西门的一个餐厅,但是没有丝毫经商经验的他,除了投钱之外,没有任何管理和监控措施,从来不查账。更糟糕的是,收账的是原老板的妹妹,买菜的是其姐夫。这样的投资,只能以赔光了事,还欠了一屁股债。

  “大强”的太爷爷那一代,家里有船队,爷爷从小就跟船队上的私塾先生念书,父亲也是高中生,因“文革”没能继续,“大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家里再穷也要供他读书。小学三年级之前,“大强”家里很穷,吃不上饭的时候,经常带着妹妹去河里抓鱼。上学需要过一条河,为了节省时间不去绕桥,“大强”就光着屁股,手举书包和衣服,靠双脚踩水游过河。

  至今,“大强”还保留着这两个看似很是“老土”的爱好:钓鱼和游泳。而且只有这两个爱好。

  中关村

  大学毕业后,“大强”去了一家日资企业打工。两年后辞职,还完债,用身上仅有的12000块钱,背着家人,开始创业。

  那是1998年,连续两个月的早晨,“大强”都会骑着自行车,用40分钟的时间,从马甸桥的出租屋去中关村电脑城转悠,寻找创业机会。他发现,大部分柜台都是炒货,顾客来了,想买什么都说“有”,然后临时去别的柜台拿货。在顾客等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会流失,等待时间越长流失率越高。

  生意有了!

  “大强”从批发市场进了20个不同型号的刻录机,在海龙电子城找了24个柜台,免费摆货。柜台老板当然高兴,不用再临时窜货了嘛。然后,“大强”给所有要刻录机的柜台发名片,要货就打这个电话,保证2分钟内送到货,送不到赔给柜台10块钱。然后,派一个小伙子专门接电话、送货。这么一来,“大强”的出货量迅速增大,原有的批发商的生意做不成了,“大强”成了最大的批发商,所有人要货都找他。后来,他成了全国最大的刻录机批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