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与计量的复习》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量与计量的复习》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体现课的综合性:

  师:指名学生读唐诗及成语:飞流直下三千尺,百发三千丈,咫尺天涯等;

  师质疑:在这些数字后面都用到了哪些单位?这些计量单位都属于哪类?

  生:面积、体积、时间等

  师:像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等都叫做量,所有的量都可以用一定的单位来计量。

  (评议:通过整合语文知识,通过回忆、学习、交流,掌握知识,体现了课的综合性。开头这样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是为有效唤醒学生的思维作了铺垫)

  板书:量与计量的复习

  师:为什么这些计量单位都不常见到和用到呢?

  播放:让我们来一起来了解。(播放FLASH)

  师:通过了解你知道量是如何产生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生活、生产、产生

  师:为什么有计量单位消失?有的计量单位要统一?

  师:回想一下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让我们一起来整理我们所学过的计量单位?

  二、小组交流,整理复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整理我们学过的计量单位。

  四人小组,选定组长。由组长执笔把组员讨论的结果填在纸上;

  讨论好后由组长指定人员发言,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

  大约七分钟。

  2.以小组为单位为汇报,用投影汇报整理成果

  生组一: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生组二:

  我们补充上组的意见:还可能加上时间单位:

  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生组三:我们认同上面的意见,我们组也有补充:

  我们再补充

  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生组四:我们来评一下他们几个组的说法:我们组觉得他们都按从高到低的单位来整理我们学过的单位,但是我们觉得他们要是有进率有好了,所以我们组在每条虚线上都加了进率。

  3.自由发言:

  生1:时间单位还应该补充季度、世纪、周等。

  生2:我觉得整理时就要按一定的顺序,要把相关的一些单位放在一起更好,比如把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放在一起会更好。

  师:我也整理了一下,你们看我的整理结果,你能给老师一个评价吗?

  生:老师把时间单位表达得很清楚,我们想不到;

  生:用字母来表示简洁,但有时会弄错,记不清;

  生:体积单位要是放在面积单位后就好了。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整理、复习,让位于学生,无论是整理计量单位,还是复习单位的进率,都是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交流完成的,老师在其中只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设计好问题,把课串起来。如果把学生比作一颗颗的珍珠,那么老师就是串起这些珍珠的丝线。另外让学生评价学生,也体现了教学中的民主,师生是平等的,学生有权评价老师,在评价中也让学生获得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4.加强识记,体会单位的应用

  师:谢谢同学们的评价,你能用手比划比划1厘米、1平方厘米等的大小吗?

  师质疑:如何记住这些计量单位?

  生:归类,相邻进率是10的有长度单位和人民币单位;相邻进率是100的是面积单位;相邻进率是1000的有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

  生:平时运用的时候多些联系,把这些单位与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身高一般用厘米等;

  师:你认为难以记住的是什么?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同学?

  生:我认为时间很难住,因为时间单位太多了,太杂了。

  生:我来帮助他。时间单位确实很多,但是你要从大的方面想,1世纪就是100年,年下面就是年、月、日,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分,那么一年就有365天和366天之分。而一年还可以进一步分成四个季度,我认为这个不需要怎样记忆,因为每个季度都是三个月,12除以3就可以了。而每个月的大小月的情况可以根据拳头来记住。(展示记月法)

  至于时分秒就更好记了,他们的进率都是60,我们每天都在用。

  师:这位同学你记住了吗?也谢谢你给出这么好的建议。

  师:你们认为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记忆有困难吗?谁能用手比划一下一米和一分米的长度?谁能比划出一平方米和一平方分米的大小。

  (这里学生没有提出困惑时,老师利用自己的经验,看似随意的一问,再次把争论留给学生,重视学生单位大小实际意义的建构,在整理单位时,让学生举实例说明相关单位的大小,有效地形成单位大小的表象,而不仅仅是只记住单位而已。)

  生:平方千米和公顷及平方米的进率很容易记错,不好记。

  师: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可以根据定义来记忆,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那么公顷是这样定义的,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00×100=10000平方米=1公顷;同样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师:你能借助这个图来进一步说明吗?(师为学生准备一个正方形的图)

  生:比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用1千米表示,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1千米也是1000米,所以同样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000×1000=1000000平方米。

  师:真好,能用已有知识通过联想、推理来记忆,其实公顷和平方米之间还一个面积的计量单位,只是现在废除不用了,那就是公亩。

  质疑:老师想问还有哪些困难吗?

  小结:刚才大家都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整理了我们所学过的所有的计量单位,并且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运用集体智慧记住了各个单位的进率。

  (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由学生自己帮助解决这些困惑,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一个相同的水平维度,使得学困生更容易理解自己的困惑;另外教者貌似不为,实际是在为,因为学生的困惑往往体现在对面积单位的公顷和平方米的理解上有困难,当学生没有体现出对这部分的疑问时,老师适时抛出了问题,又一次引发了学生的讨论。)

  老师想问:除去我们学过的这些计量单位,我们还知道有哪些新的计量单位?

  板书:发展

  生:纳米、光年、微米

  生:计算机中的MB、GB、KB

  师:这些新的计量单位都与我们国家有关吗?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我们的国家落后了,所以我们要加倍努力学习,要创造出我们自己的计量单位。

  (对学生的思想水到渠成)

  三、感受量与计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就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努力,把我们的知识掌握好,将来不断创造出我们自己的.计量单位。现在我们来运用这些计量单位知识对相关学习进行检验。

  出示:一篇日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篇信件,你们发现了什么。谁来修改?

  生:时间运用不当,早上不能说早上18:30,而要说成6:30,这说明小明对24时记时法理解不到位。

  生:教室面积不是50平方分米,而是50平方米,说明小明对两个单位的大小不是很理解。

  生:小明对闰年和平年的知识也不是很理解。

  师:看样子如果不能很好得掌握计量单位大小,在我们的生活中就会闹出笑话。

  (以日记的形式把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在笑声中体会到错误的谬处,也使学生有更好的纠正意识。这里巧妙的利用了错误资源对学生的教育作用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在练习中,又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巩固对单位意义的建构,充分发挥了数学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

  出示奇怪地等式,让学生填写。

  1()=10()1()=100()1()=1000()1()=4()

  1()=10000()1()=12()1()=7()1()=3()

  生:1米-=10分米

  生:1分米=10厘米

  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第一空的填法吗?

  生:凡是相邻进率是10的都可以填写。比如长度单位,人民币单位等

  师:你会造出这样的等式吗?

  生自己写出的等式:

  1()=12()1()=7()1()=365()

  1()=4()1()=3()

  师:看样子同学们对单位进率掌握得不错。现在我们来进行单位换算的练习。

  练习:

  5吨=()千克

  5.5分=()秒

  72小时(猜一个字)

  1周=()小时

  40000平方厘米=()平方米

  0.67公顷=()平方米

  4世纪=()年

  36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

  7吨80千克=()吨(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师:说说是怎样想的。

  (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展示过程中相互启发,澄清错误认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让学生自己比较评析,获得正确合理的方法。猜谜语巧地借用了语文的教学方法,也体现了课的综合性)

  四、互评互促,实现反馈

  师:课上到这儿,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师:我们学习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这是德国数学家阿尔伯特在上世纪初拟定的23个问题(课件展示),大部分已获解决,但是也有许多未有解决的。我们期待着同学们去奋斗,老师也相信你们会在人生的奋斗中取得成功。

  (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示未知领域,给学生了无限向往)

  总评:这是一节课,教师较好地把握了复习课的要求及复习课的本质,重在整理----梳理→沟通联系→建立网络→,做到复习→再现→识记→应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主,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1.课的引入体现综合,巧妙、自然。

  首先从成语和古诗入手,体现出了数学中人文的亲切的一面,让学生唤起对各种计量单位的再现。

  2.让学生自己去整理,通过小组合作体验、感受和比较,将思想教育融入教学之中。特别是课的结尾也体现出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的激发。

  3.对学生的评价到位,通过互评,他评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4.课的综合性体现较好。

  需要探讨的是:

  本节课是对六年来所学的知识的回顾与整理,量偏大,怎样突出知识的系统性与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是一个比较弱的环节。对中差生的关注要进一步加强。

【《量与计量的复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数与量的对应教学设计

2.《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3.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4.人教版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5.关于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模板

6.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7.八年级物理质量的教学设计

8.较量的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