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作文(2)

时间:2021-08-31

我的父亲母亲作文3

  从只会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我们喃喃学语叫出第一声爸妈,到第一次踩着小脚丫跌跌撞撞地走路。第一次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第一次拿回考试成绩,第一次离开父母……也许你从没注意到在这无数次的第一次中,在这漫长的成长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倾注了多少爱。你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甚至是每一感恩亲情在这个世界上,在芸芸众生中,你可以没有朋友、没有同学、没有同事、甚至没有兄弟姊妹。但是,你不可能没有父母。父母赋予我们血肉之躯,养育我们长大,教会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让我们成为对世界,对人类有用的人。我们也许现在还小,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还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严格要求我们的真正含义,有时甚至觉得 次失败,每一次犯错误父母都会牢牢记在心头,陪在你身边,给予你默默的支持…… 我们从哪里来?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是啊,十三年前的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从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又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我们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们却毫无怨言。 小的时候,我总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可是又有多少人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呢?有的人总是不断地报怨自己的父母这样不好,那样不对,对父母的行为和做法挑三拣四,横加指责,甚至于直接与父母顶撞!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父母身体的健康状况,不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有的连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在哪都不知道,想想看,父母为我们付出那么多精力和心血啊!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而现在我们远在外地学习,依然牵挂着我们还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在生活上可以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当父母生病时,我们是否应担起责任,照顾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哪怕一碗自己泡好的方便面,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 感恩的心的生活是美好的,生命犹如一张白纸,有了感恩的心,这纸上便会出现粉红.一生都怀抱感恩,纸的底色也便是粉红,也就有了美好的人生.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报答养我育我的父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 感恩,它虽说是一个行为动词,但它不止需要行动,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到真心实意。简单地说,感恩便是感激,发自内心的感激。

我的父亲母亲作文4

  母亲在家乡是很有名气的地方戏曲演员。50年代初,县剧团刚刚成立,父亲担任团长,招来了三名演员,其中就有母亲。当时母亲只有十九岁,她年轻漂亮,扮相美,嗓音甜,身段好,演青衣角色,学谁似谁,很快走红。那时,母亲一天工资五万元(相当于现在的五块钱),喜欢看她戏的人都叫她“五万旦”,后来“五万旦”就成了她的艺名。她的演出海报三张大红纸写一个名字。有人为了追着看她,常有跑丢了鞋的。下乡演出,每到一处都是“万人空巷”,方圆十几里的人都来看戏。提起“五万旦”,家乡几乎无人不晓。父亲精通打击乐,对母亲艺术上、生活上都有很大的帮助。不久,他们便相爱结婚了。

  正当母亲的艺术生命如日中天时,厄运降临在她的身上。我的家乡是山区,交通不便,下乡演出倒台时都是徒步,只有主角才能骑毛驴什么的。1959年一次下乡,母亲骑着一匹骆驼,同时还驮着两个装满了服装的戏箱。走到村前的一个牌楼阁时,由于阁下拱型门矮,母亲被撞了下来,戏箱砸在了右腿上,“迎面骨”骨折。

  当时的县医院,无论医术还是医疗设备都很落后,断骨接上后一检查,骨头错位没对正。这样就算好了人也会瘸,不能再上舞台。这对父母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打击。如果因为这条腿断送了母亲一生的艺术生命,那真是太残酷了,那年母亲只有25岁。父亲不甘心,带着母亲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去求医。

  到了北京,人地两生。医院说手术难度大,床位紧张,不收。父亲软磨硬泡,终于感动了医生,院方以母亲是演员为由决定特殊照顾准予住院。住院后一检查,需要割断重接;而腿割断后,错在外面的骨头需要磨去新茬才能对接。可是磨完后再接在一起,这条腿也还是会短一些,仍不能上舞台。这就需要断骨之间加一块骨头垫起来,用钢板固定。当时买一块骨头需要很多钱。父亲虽是剧团团长,但剧团是自负盈亏单位,作为一名党员,他也不能把钱拿出来给母亲治腿,所以决定不买。人的身上只有髋骨可以取,可那时母亲正怀着二弟,髋骨后移取不了,父亲毅然决定取他的。就这样取了父亲的一块髋骨,分成拇指甲那么大六块,接在了母亲的腿上……

  四十多年了,母亲腿上带着父亲的骨头,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一直到退休还经常演出。

  生活中,母亲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她的工资比父亲高,名气比父亲大,但是,他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在风雨中已走过了四十七年。从他们身上,我懂得了爱的本质是给予,我虽然没有听过父母说“我爱你”这类的话,但是他们是相知之爱,患难之爱,生死之爱。这是让现代人羡慕的爱情。如今满大街的流行歌曲都是我爱你,你爱我,连幼儿园的小孩都在唱哥哥妹妹。而生活中的爱情又怎样呢?父母的爱情比起现代人来,虽少了几分虚浮、躁动,却多了几分深沉与真挚。父亲的骨头长在母亲的腿上,爱情的玫瑰花开在他们的心里。

我的父亲母亲作文5

  思绪不经意间被带回那个遥远的年代,我仿佛看见那个穿着碎花红袄的女孩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在阳光下奔跑,追逐着爱,追逐着梦想

  故事是以“父亲”的葬礼开篇的,具体地说,这是一个由死亡而展开的爱情故事。那种爱是“人之初”的“原始”的爱,是人性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萌动,真诚浪漫而又没有恣意煽情。这是一个初恋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故事有些简单—一个美丽纯洁的姑娘爱上了一个淳朴善良的青年。这,就是故事的全部。

  母亲乳名招娣,她暗恋上父亲—一个从城里来的淳朴善良的青年教师。她给心上人花样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饭”;她通宵达旦的织出最艳的“房梁红” 装点他的教室;为了听到他朗朗的读书声,她不惜绕远路去挑水终于,招娣的诚挚打动了骆老师的心。然而,就在“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骆老师却离开了。她怀揣着蒸饺沿路追赶马车,人摔倒了,青瓷碗裂了,心也碎了等待总是如此煎熬,母亲昏死在去寻找父亲的路上。当她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了那个令她梦牵魂萦的人儿。从此,

  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她,他们相濡以沫了四十年。故事的最后,他在筹钱翻盖学校的路上心脏病突发,永远地离开了她

  儿子玉生在回忆母亲招娣和父亲骆长余的故事时带有深深的缅怀,真诚的追忆。这是一份干干净净的东方爱情神韵,中国式含蓄质朴的爱情在那个年代串连成一个朴素动人的爱情故事,一曲乡情与亲情的悠扬颂歌。招娣和骆老师的故事并不见得如何波澜壮阔,也不见的多么荡气回肠,但是,却让人从中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我曾经问起妈妈,问她和爸爸是如何相恋的,有什么浪漫故事。妈妈只是淡淡地一笑说:“那个时代的人哪有什么浪漫故事,我认识你爸爸还是经人家介绍的呢。”于是我又问妈妈∶“爸爸有没有给您送过花?”妈妈想了想,苦笑地说:“没有—”那时我脱口而出:“那您一定不幸福。因为电视上凡是恩爱的夫妻,丈夫总是时不时送花给妻子,来表示他们是幸福的。”妈妈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如今我明白了爸爸妈妈的相遇虽不是华丽的邂逅,他们的相爱也不是“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但他们的相守确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目前这个多元化快信息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年轻的或并不年轻的人们心态浮躁,激情盲目。想起了前不久在网络上爆红的“郭美美事件” —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在网上顶着“中国红十字会经理”的头衔公然炫富,引起公愤。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而这个50年代纯洁内秀而且执着于人间的故事给人们送去的是一阵清新的气息。骆老师的死亡向人们传

  达了这样一种认识:一个有价值的生命,在行将终结时,留给人们的一定是其一生中最辉煌的段落和画面。甚至可以说,这是作者向物欲横流、真情贬值、价值观爱情观日趋浮泛的某种社会现象提出的一种忠告或挑战。

  真正的文学可以是狂风怒潮,也可以是一泓清泉,慢慢地深入人心,渗透﹑滋润,然后升华明亮宽阔的平原,金黄色的田野,一个身穿碎花红袄的女孩奔跑在那条走不完的追逐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