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历史典故

时间:2021-08-31

  导语:在中国文明五千年和汉语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历史典故璀璨夺目,蔚为壮观,它是文明的积淀,汉语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下面请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乞巧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乞巧历史典故

  七夕与乞巧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节日产生了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习俗,并远传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那为什么现代这么多人都会认为“七夕”是纪念牛郎和织女爱情故事的“情人节,而不是向织女乞巧的“乞巧节”呢?最大的原因是近年来因受外来文化影响,洋节逐渐流行中国,媒体炒作,七夕节在当代慢慢地演变成“中国情人节”。

  “七夕”的由来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别称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乞巧

  七夕的重头戏主要在女孩的身上!在传说中,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间,遂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乞巧用的针就分双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另一种丢针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爆晒,过了一段时间后,空间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这时把针丢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撑,针会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呈现的针影,如果成为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

  有《乞巧歌》曰:“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

  七夕蕴涵的中国爱情文化

乞巧历史典故

  牵牛织女的爱情传说是一个永恒的悲剧——“河广尚可越,怨此汉无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用西方的语言是“永生的诅咒”。七夕的爱情传说,最初只是一个离散情人凄苦的忌日,为人嗟叹讳言。纵使后世美好心愿的弥补,也难改这个传说天然而来的悲情。牵牛织女临水而立,盈盈相顾,一顾三千年。不过,也许悲剧更能让人懂得珍惜。这个发生在天上人间的久远故事,告诉着几千年的人们关于爱恋、思念和别离;在每年的这个日子里,不论是磐石蒲苇的坚韧夫妻,还是情窦初开的青涩恋人,希望都能一起仰望星空,天河如练,长空如水,我们再口耳相传那三千年的聚散思恋,同时思索,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我们自己的爱情。

  爱情是什么?我不知道。我知道我遇到了他。

  晒书

  夏季特有的炎热阳光,促成了一项七夕的习俗——晒书、晒衣。

  现代的科学报告指出,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线,的确具有杀菌的效果。历史上关于文人晒书、晒衣的习俗有则有趣的小故事。

  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乞巧之穿针乞巧

乞巧历史典故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记载最早见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荆楚岁时记》有:“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家人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乞巧之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