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4)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材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P106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3.通过合作交流,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的应用,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运用数形结合、一一对应建构植树问题模型,并灵活地解决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一一对应思想”的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10根小棒、尺子、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1、师:今天张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吗?怎么欢迎?(学生鼓掌)

  师:手不但能表示情感,还藏着数学奥秘呢!伸开你的右手,你找到了数字几?

  生:5

  师:5是什么?

  生:5个手指

  师:就是手指数,那还能发现哪个数?

  生:4个空隙

  师: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

  师:像这样每两个手指之间的空隙,在数学上叫做间隔。(板书:间隔)

  师: 4根手指几个间隔?三根呢?

  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现象?(课件出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间隔有关的一类有趣的数学问题:植树问题。(板书课题)

二、发现规律

  1.课件出示:同学们要在全长500米长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数?

  (1)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一边”“每隔5米”、“两端都栽”什么意思?(解释“一边”、“500米”是全长和“每隔5米”是间距)

  (2)那么我们需要种多少棵树呢?

  (3)请同学猜一猜、算一算

  预设:100÷5=20? 100÷5+1=21? 100÷5-1=19

  (4)引导验证:现在有不同的猜想,到底谁的对呢?怎么办?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验证呢?如果我们画图来验证,你觉得好不好?(太麻烦)

三、建立数学模型

  1、化繁为简

  师:我们可以先从简单数据开始研究。我们可以把这里的总长500米改成5米、10米、15米20米、30米,请你选一个来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找一找规律验证下吧。

  出示活动要求:

  (1) 结合生活情境,独立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画一画、找一找、算一算的办法研究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有困难的同学也可以同桌合作。

  (2) 完成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2、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3、引导总结规律,完成板书:

  小结:1棵树对应1个间隔,最后一棵对应的间隔没有了,棵数比间隔数多1。你再仔细观察,还有什么新发现?

  板书:两端都栽:全长÷间隔长=间隔数

  间隔数+1=棵树

  棵数-1=间隔树

  师:如果老师下面空格里的全长填上40米,那么你能不画图列式得出答案吗?100米呢?

  预设:40÷5=8? 8+1=9(解释8表示间隔数)

  4、回归应用

  (1)师:那回到原来的题目全长改成500米,会算吗?那么我把数字再放大变成1000米,怎么做?

  (2)全长10000米,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都种),要种多少棵?

  5、小结:其实今天的学习我们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板书:以小见大或化繁为简)也就是像这样遇到数据比较大或比较繁琐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用一些小数据、一个简单的草图找到规律来解决。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出示:为美化校园环境,建安小学准备在一条长10米的小路两旁,每隔2米放一盆花,(两端都放)一共可放多少盆花?

  学生审题后独立完成。

  交流提问:这个问题也是植树问题吗?为什么?生活中还有类似的问题吗?

  师:这些树、花盆、小旗等都可以用点来表示,植树问题就是研究这些点和间隔关系的问题。

  2、路的一边从头到尾摆了6盆花,如果每两盆花之间在插一面小旗,一边能插几面小旗?两边呢?

  3.同学们排成一队去参观,从头到尾一共12人,每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是2米,那么这列队伍长是多少米?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延伸:

  出示30米,每隔5米两端都种,学生读题。出示房子,师:现在还是两端都种吗?

  预设:只种了一端

  师:现在间隔数和棵数有什么关系呢?

  再出示一个房子,师:现在还是只种一端吗?

  预设:两端都不种

  师:那间隔数和棵数又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下课以后可以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研究一下。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两端都栽: 全长÷间隔长=间隔数

  间隔数+1=棵树

  棵数-1=间隔树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清澈的湖水 –教案精彩推荐7,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清澈的湖水 –教案精彩推荐7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与行为美的和谐。

  3、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4、促进阅读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小洁心灵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教学难点:

  朗读中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与行为美的和谐。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配套课件

  3、录像:保护环境的广告片

  4、收集保护环境的.标语或广告词。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

  2、提问:当我们荡舟湖上,看到这些美景,你的心情如何?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7课

  4、板书课题,启发思考:先板湖水,让学生提示是什么样的湖水?再板清澈的

  5、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哪个生字难读的打上记号多读几遍。

  2、你发现哪个字比较难读呢?(学生汇报,师出示相对应的卡片,强调重点字音。如:侧是平舌音,卷要读圆唇,演要读前鼻音,扔的后鼻音要读到位等。)

  3、小组学习: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在小组里一起拿来学习,大家共同解决困难。

  4、发船票(开展读字词游戏):老师准备带你们去欣赏这清澈的湖水以及那儿的美景,船已经停靠在岸边了,小组长手里有很多船票,上面有去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娃娃,谁全都把生字娃娃的名字叫出来了,小组长就会把船票给你。我们就可以去游览了。www.jiaoanba.com

  5、检查学习情况(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生认读打乱顺序读):要出发了我们再与生字娃娃道个别,记住它们的样子。

  三、细读感受,赏读体会

  1、课件演示清澈的湖水以及周围的美景

  2、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3、这么美的景物,书上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请找出文中描写景物优美的句子读一读。

  4、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美美地读给同桌听。

  5、指名读,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6、谁来当小小导游:配上音乐,指名朗读写美景的句子。

  7、齐读写美景的句子。

  8、尝试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

  9、这样的景色给你怎样的感受?小洁的感觉如何?

  10、引发想象、换位体验:如果你是湖面的游船、水中的小鱼或是岸边的景物,你的感受会怎样?

  11、看到这些美景小洁也陶醉了,可她又在企盼,她会企盼什么呢?

  12、自己试着有感情朗读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13、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前四个自然段,组织学生进行评议。

  14、配乐朗读课文1----4自然段,比一比谁能把美丽的景色和人物愉快的心情读出来。

  四、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出示生字失、觉,引导学生观察,说数自己是怎样来记住这些字?

  2、找一找哪个字最难写,难写在哪里?

  4、重点强调:觉字的下面不要写成贝。

  5、学习目字旁的写法,请学生观察并注意带目字旁的字一般要写得左窄右宽。

  6、学生先描红,再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7、组织学生评议,把写不好的多练习几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1)同桌指读生字条

  (2)出示生字卡片,随机指读

  (3)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二、指导朗读(1----4自然段)

  1、读读说说

  (1)出示句子:

  湖水像一面镜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2)指名读句子

  (3)引导学生说说文中还有哪些景物像什么?

  (4)用像来说一句话

  4、出示课件:清澈的湖水以及周围的美景。指名学生来当小导游,配上解说词。(1----4自然段)

  5、有感情齐读课文1-----4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启发思考:小洁在企盼什么呢?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2、 企盼是什么意思?你有过哪些企盼?

  3、小组讨论

  4、学生用企盼说说自己有过什么企盼。

  5、学生质疑:小洁现在在企盼什么?下了船的小洁飞快地跑向何处呢?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6、学生与老师讨论交流这些提出的问题。

  7、课文几次写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攥是什么意思?你曾经攥着些什么?(指名表演攥这个动作)

  8、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9、从这儿你体会到什么?

  10、应该怎样读才能表现小洁生怕面包纸掉进湖里的心情?(重读紧紧地攥着)

  11、出示句子:

  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

  小洁手里还是紧紧攥着面包纸。

  12、指名读这两句话。(教师随机指导)

  13、全班齐读

  小洁回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他指的是谁?你从看他一眼和企盼的目光中体会到什么?

  14、想象讨论:为什么小洁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她跑哪儿去?

  15、创设情境:如果你现在就在湖边,你分别会对那个小孩子和小洁说几句话,你会说些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扔、掉、眼、睛、纸、船。引导学生观察(结构特点、偏旁、以及每个笔划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后的发现。

  3、复习提手旁的写法,指导扔、掉两个字的书写。

  3、师重点指导:目字旁的写法,首先要让学生把木和目字区分开。把目字旁称为眼目旁,同时引导学生把字形与字义结合起来记忆眼、睛两个字。

  4、教师范写眼、睛两个字,请学生观察并注意带目字旁的字一般要写得左窄右宽。

  5、学生描红、临写,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教师巡视。

  五、扩展交流

  1、交流课前收集的保护环境的标语或广告。

  2、出示清澈的湖水以及周围的美景,让学生设计一个广告牌,配上一段广告语。

  3、出示课件,展示这段广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