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从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运用对比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发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解情况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二、检查预习——引导学生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

  拮据(jiéjū)(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栈桥(zhàn駋iáo)(火车站、码头、矿山等的形状像桥的一种建筑。用于装卸货物,有的栈桥也供旅客上下用。码头的栈桥延伸到海里。)

  牡蛎(mǔlì)(一种软体动物,也叫蚝〔háo〕,产于浅海的泥沙里或石上,有两片壳,肉味鲜美,可供食用,也可入药。)

  褴褛(lán靗ǘ)(〔衣服〕破烂。)

  撬(qiào)开(用刀或棍捧等的一头插入缝孔中,用力扳或压另一头,以拨、挑开东西。)

  煞白(shàbái)(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诧异(chàyì)(惊讶、奇异。)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复述故事梗概。

  2、课文分析

  A、教师:请同学们扫读课文,把课文中对于勒称呼的词语找出来。

  同学们扫读课文,勾画圈点,找出课文前后对于勒称呼的词语是: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

  B、学生们分组讨论发言:小说前前后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

  教师指名回答后小结。

  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钱,而且还可以多给他们钱——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要回来花他们的钱。

  C、教师:在上面这一过程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读书讨论,教师引导小结: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D、小说的结局往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菲利普夫妇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为什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从中可见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

  ①是那个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妇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况,于婚事不利。

  ②是于勒的为人造成的。如果于勒是一个品行很好的人,则菲利普夫妇不会如此。

  ③是于勒贫穷造成的。如果于勒此时很富有,菲利普夫妇一定和他相认。

  ④是菲利普夫妇经济不富裕造成的。

  ⑤是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心造成的。

  ⑥是菲利普夫妇的金钱利己意识造成的。

  ⑦是社会文化造成的。这篇小说展示了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态度的几度变化,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统治下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的心理,也反映了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同时,也通过写若瑟夫对穷于勒的怜悯,表达了看重骨肉情意、同情贫弱者的思想感情。

  四、发散训练

  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怎样?用150个字来完成。

  五、课堂小结

  这篇小说主要通过富有个性化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菲利普夫妇的性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这点值得我们写作时学习。

  六、作业布置

  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

  板书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于勒:穷―――富―――穷、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菲利普夫妇:撵―――盼―――躲

  恨于勒——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怕于勒)——结局(躲于勒)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巧妙的构思,理解曲折的情节。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认识19世纪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摒弃虚荣心,提高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巧妙的构思,理解曲折的情节。

  教学难点:

  充分认识亲情对于人生的意义远胜于金钱。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

  角色分配:“我”、菲利普、菲利普夫人、于勒、船长、旁白

  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

  二、研读文章

  讨论:

  (1)我们一看到这篇小说,马上被它吸引,并急于读完,关键在于小说设置了悬念,能不能找出文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如:开端部分,菲利普一家人为什么每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曾是灾星的于勒,现在为什么却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极其美妙的梦境是否得以实现等。

  (2)这篇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

  最终明确:

  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却是作为暗线,略写和虚写了他的过去和未来。他的出现只是在海轮上卖牡蛎那短短的一瞬。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赛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件事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上,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全文主题思想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3)分析菲利普、菲利普夫人、于勒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最终明确:

  菲利普: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而菲利普太太除了有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阶层的共性外,还精细、刻薄、泼辣。于勒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受害者和失败者。文章主要通过对他们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来刻画这些典型形象。

  三、课堂反思

  请同学们畅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和启示。

  (1)不要把理想的实现寄托在别人身上,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争取。

  (2)在金钱和亲情上,应珍惜亲情,淡泊名利。

  (3)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课外拓展

  写作练习: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的是个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是怎样的?请设想一下。用150个左右的字完成。

【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2.《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师教学设计(精选3篇)

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4篇

4.《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

5.九年级语文上册《月夜》说课稿

6.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

7.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8.九年级语文《谈生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