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关于苦难的作文4

  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所看到的风景是有限的,而我们在书本中看见的风景却是无限的,并且会更清晰、更具有感染力。

  我们从小就知道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许许多多的名言也在激励着我们奋发前进。

  青铜葵花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城市女孩葵花和一个乡村男孩青铜的故事,由于葵花的爸爸喜欢用青铜来雕刻葵花,所以给他取了一个乡村名葵花。由于因缘巧合,让青铜葵花成为了以兄妹相称的好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但十二岁那年,女孩葵花被命运召回了属于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的力量:爱,就像一座灯塔,照耀着人们前进的方向;爱,也像人们生活的真谛,带领人们向生活前进。

  苦难几乎是永恒的,不论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苦难总是围绕着人们,困苦总是让人无奈,却又力不从心,也许我们需要的是面对困苦时,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态度。罗兰说过的那样:“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进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姐妹,而且都是圣者。他们锻炼人类开展伟大的心魂。他们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即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能体会他们的,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

  虽不可能亲身感受到这些人生中的苦痛,但我们至少知道了没有苦难的`映照,就不能更深切的感受幸福的甜蜜!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苦,但人的一生如果在年少时就有面对苦难和敢于抗争的态度,甚至经历了一定的困难挫折,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一定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作者利用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反映了我们如今的生活,苦难有何不好吗?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我们正视苦难,体会苦难,才能体会人生价值,从苦中品悟出甜,找到生活真谛!有时候,苦难也是一种幸福。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我想,《青铜葵花》这本书不是单单讲亲情,而是更教育我们要敢于面对现实,敢于面对痛苦,努力前行!

关于苦难的作文5

  苦难,像一位隐身人,总是埋伏在我们身边,不经意时,给我们当头一棒,让人猝不及防。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许多苦难:生病了、考砸了、父母吵架了……这些苦难看似是给人们带来了烦恼与痛苦,而它们却又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没有经历过苦难的孩子是不会长大的,他的成长过程一定是平淡无味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贝多芬是众所周知的、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乐曲。而贝多芬的生活道路非常坎坷,他从1769年26岁时便已开始感到听觉日渐衰弱,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的可怕,更何况他还那么年轻!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创作力量的源泉,使他完成了《英雄交响曲》。

  如此看来,苦难非但不是命运的残酷,反而是命运对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巨大恩赐。

  小学三年级上半学期,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贴出来竞选大队干部的公告。当时的我还是一个十分胆怯的小女孩,可不知从哪来的一股勇气,让我有了去报名的念头。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非常支持我。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开始紧张地写稿子、背稿子,一想到要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稿子背出来,又十分害怕,这对于心理素质极差、从没登过台的我来说真的很难!不过,最终我还是出色地完成了演讲,赢得了老师的好评。经过那次“苦难”,我也慢慢成长起来,多次参加了如学校开学典礼学生代表讲话、大会主持、升旗仪式主持等很多活动,这些活动让我逐渐变得勇敢、自信起来。

  平常的日子里,我们总希望能够快快乐乐的地成长,一旦遭遇苦难,便会本能地心生抱怨,抱怨命运的不公与残酷。可实际上,苦难是命运给予我们的一份厚礼啊!看看吧,普通的水因高压而成了壮观的喷泉,柔软的泥因高温而成了坚硬的砖头,平凡的铁因千锤百炼而成了锋利的宝剑……可以说,正是有了苦难的磨炼,才成就了世间珍贵的物品。我们的成长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遭遇一次又一次的苦难,每一次苦难都是对我们自己的一次磨炼,而每一次磨炼都会使我们踏上成长过程中更高一级的台阶。岁月的土壤里,苦难正是最肥沃的养料,我们的成长之树因之而郁郁葱葱。

关于苦难的作文6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充满激励奋进意味的话,但学会正确对待苦难更有现实的意义,毕竟,苦难不是幸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在一次聚会上,那些堪称成功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但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而舅妈更是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和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年时间他只能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车商又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也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了,才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你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否则,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吧。

  艾顿的一席话,使丘吉尔重新修订了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那么,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坚强面对,不屈不挠,勇于奋斗,最终战胜苦难,让它成为你人生中真正值得珍视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