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作文(2)

时间:2021-08-31

课堂作文 篇5

  我一直都觉得只有学校里才有课堂,其实不止学校里有课堂,整个世界就是一间大课堂!从我们呱呱落地以来我们就已经步入这个大课堂了。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自然、人们、植物,甚至一种物品都是我们的老师,来和我看看这个大课堂是怎么样的吧!

  我的朋友他的成绩一直不如我,他呢算是一个成绩良好的学生,勉勉强强算是一个优秀生吧。我一直都不怎么看得起他,觉得他不配与我做朋友。我觉得,他成绩不如我,拿什么与我做朋友呢?所以我不怎么和他玩,总觉得我比他更上一层楼。有一次,我考了第一单元的测试,当老师读分数时我清清楚楚地听见:“林业健88分。”我当场就懵了,心想:这不可能!这一定是假的,一定是老师改错分数了。我把试卷带回座位时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想要找到老师改错的地方,想要把分数搞上90。可是无论我怎么找就是找不到,终于我放弃了,我知道这次确实是我大意了。那天,我整个人的心情都变得阴沉沉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觉得我的脚步是那样沉重,就好像灌了铅一样。正巧我遇上了他,一上来就问我考了几分,我沉默着,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我考了95分,这是我第一次考试考的这么高。”他高兴地说着,可他一见我还是面不改色地走着,我想他懂我的心情。于是对我说:“我知道你一定是考砸了,但我们还不能放弃,你看看我我的分数一直在你之下,要是我像你一样这次还会考的这么高分数吗?你要自信一点!”我听了心想:你懂什么,像我这样的考这么低的分数哪里行?也许他看穿了我的心思:“我懂你们优秀生,你们啊就是死要面子,总是把分数看得这么重要,考低一点好像会死一样。其实呢,我觉得吧,分数不重要,开心就好,自信一点,我觉得你就是骄傲了,我相信你以后一定考的比我要好很多的。”他安慰着我同时也指出了我的缺点,我顿时恍然大悟,想想自己平常的表现好像确实是我自己太骄傲了。从这一刻起,我改变了自己对他的看法,从那一刻起他就成了我的导师,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我一直以为,课堂就是那么无聊、无趣,甚至觉得那是一个地狱般地方,但只有我打开我那智慧的双眼才发现课堂可以是任何一个地方,课堂是那么有趣,是那么新鲜,是那么出人意料。原来随时随地都有我的课堂,随时随地都有我的老师。

课堂作文 篇6

  《剃光头发微》是著名作家何满子的一篇批判性很强的杂文。作者由剃光头联想到古今中外有关头发的故事,点明了有权就想弄权,就想顺着自己意思胡来者的滥用职权的主题。文章内容简单,观点也很明确,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的讲解,会使这堂课流于一般化。而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学生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认识的途径,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会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获得良好效果。

  所以在讲授这节课时,我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

一、把课文讲解与写作联系在一起。

  上课开始,我与学生共同回忆了杂文的特点:短小精悍,针砭时弊,鞭挞丑恶,剖析人生,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杂文。在分析完文章内容和结构以后,可以很容易地得出本文的观点。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提出了问题:本文所要写的是批判掌权者,作者为什么不由读者来信直接写起,前面写了许多有关头发的故事,是不是没有必要?学生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讨论之后,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作者这样写可以充实文章内容;另一种认为这样写多余,不如开门见山,而且还提到平时老师就是这样讲作文的。

  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我明确了以下两点:

  第一,如果删去有关头发的一些联想,本文也可以形成一篇文章,但未免显得单薄。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可以适当选用一些名言或诗词歌赋来充实文章内容。第二,作者这种结构的安排体现了一种大开大合的气势(学生立刻想到了学过的文章《我若为王》,我点头称赞),但对于我们而言,仅仅八百字的文章,就必须注重自己的笔墨,所以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采用开门见山这种手法。通过讨论和讲解,学生对写作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认识。

二、把写作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这篇文章抓住了剃头匠与掌权者的相似点,从而把两者联系起来。在选材上做到了以小见大。可学生们每次写作时总是感到无话可写,没有素材,其实只是他们不善于发现罢了。我引导学生从一些生活小事入手分析,比如我们的吃穿住行,尝试着挖掘出深刻的主题。

  学生们积极思考和讨论。不一会儿,有的同学站起来讲了一件身边同学随地吐痰,扔废纸的现象,从而想到了这实际上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体现,再大一些说,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受到这个同学的启发,同学们说了许多的现象和例子。最后我做了一个总结:生活中不是没有素材,只是缺少发现,所以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写起,运用本文的写作手法以小见大,也会写出优秀的文章。

  最后,我读了一篇我的学生仝十一妹的文章《染黄头发微》,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受,进而留下了作业题: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篇杂文(通过收上来的作业可以看出学生已掌握了以小见大这种手法,而且通过写作,提高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认识)。

三、适当的运用了投影片

  为了让这堂课成为有机整体,我用几个投影片把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讲解文章题目和内容的时候,为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我用投影进行了分析;在总结以小见大这种手法的好处时,我引用了一句诗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用形象化的语言使学生对这种写作手法有一个感性认识;读完《染黄头发微》时,学生们热烈鼓掌,正巧打了下课铃,我打出投影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你用心观察,就能写出好文章,并布置了作业。

  这节课在学生们的掌声中结束了,同时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本节课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效果,我想学生的参与起了很大作用。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的接收知识,而是成为课堂的参与者,从而把课堂变成了思考的乐园。这也许就是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一个体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