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记忆作文(5)

时间:2021-08-31

成长的记忆作文10

  青春,是一轮喷薄欲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脸庞;青春;是一首娓娓动听的乐曲,跳跃的音符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首络绎不绝的诗歌,悠远的意境书写着我们成长的旅程。我们像是十点钟的太阳,充满着活力与青春的气息。那些美好的岁月,记载了成长的点点滴滴,歌颂了感动与欢快的回忆。那些好比戏剧的点滴,在我脑海中不停地演绎。

  合作显精神

  就在上个星期,出乎意料的停电结束了我做功课的进程。我坐在书桌旁,点起了根蜡烛,房间里渐渐明亮起来,微弱的光芒照着那张看似泛黄的照片,又想起了那一天。那个充满活力的一天。学校举行了运动会,我们班的同学都踊跃参加,想为班级争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比赛项目是齐心协力,我也参加了比赛。在比赛前,大家都已经分好了组,心里充满着信心。“嘟!”比赛开始了。我们那个小组走得是最快的,到达终点后,立刻下来,换另一个小组上,其中速度很快,有条有理。比赛过程中,只听见我们班的同学在为我们加油,团结合作的氛围油然而生。当看到我们班是第一个到达终点的班时,大家都高兴得跳起来,我看到了大家那种合作后成功的喜悦。

  观景悟人生

  想到运动会的那个场景,心中不由得发出了感叹:我们学会了合作,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我坐在阳台上,望着夜空静静思考着,又浮现出那个晚上。那个停电的晚上,我们几个好朋友也是坐在一起看星星。忽然从远处吹来一阵阵清风拂过我们的脸颊,好像解脱了精神的束缚。我们闭上眼睛,静静感受风儿带来的凉爽与惬意。风儿又吹向远处,与树叶们玩耍。风儿好像在对我们诉说它愉悦的心情。抬头仰望天空,繁星点点的夜空是如此广阔,容纳了数万颗星星的镶嵌和悬挂在空中那轮明月的点缀。那几颗星就像几个顽皮的孩子,在与月亮姐姐嬉戏,还时不时地向我们眨着他们水亮的眼睛。我们静静沉思,若不是偶然的停电,也许我们还不会发现这些美好的事物呢。我们总是沉浸在学习中,忽略了那些不易发现的美好。我们在成长的时候,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庆生秀感动

  我依然仰望着星空,感谢它让我成长了许多。那“几个孩子”还是像往常一样在嬉戏,我望着它们,出了神。在初一那年,老师生日的那天,我们班全体同学一起凑钱给老师买蛋糕。阳光明媚的下午,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我们全班起立,对老师说:“老师,祝您生日快乐!”还把藏好的蛋糕拿了出来,我们清楚地看到老师眼中闪着泪水对我们说:“谢谢你们,我觉得好感动啊。”当时我意识到了,我们,也许是长大了吧,懂得关心别人了。

  天空向大地撒下了希望的种子,我们在那块青春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我们是新枝,每根枝都弥漫着成长的味道;我们是嫩叶,每片叶都洋溢着成长的气息。那些点点滴滴,像一个个动听的音符,组成了一首充满回忆的乐章。我们是一株嫩苗,将伴随着活力与青春茁壮成长。

成长的记忆作文11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当用成长着的眼光再去寻找记忆的深处,那件件往昔之事,都显得弥足珍贵。

  我每年都回扬州蒸包子。

  现在社会进步很快,很少有人记得陈旧的习俗了。蒸包子的时候一般在过年期间,我们每个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哈着冷气,在奶奶家集合。奶奶住在乡下,去她家要有好一段车程,不知道是2个小时还是3个小时,总而言之,很远很远。

  据说蒸包子一定要用老式的锅具,蒸笼才能蒸出有家的味道的包子。一般来说,和面揉面的活儿交给三姨夫来做,先是前天晚上在外婆家醒面,然后各家准备食材。要蒸的包子数量很大,外婆家(也就是大姨妈家)、二姨妈家、三姨妈家、我家、奶奶家共五份,一份有好几袋,也就有好几笼。

  谁让妈妈有三个姐姐呢。大概四五辆电瓶车,载着一家又一家,在天蒙蒙亮时就出发了。一路上路很颠,在杨柏树林里,看到太阳在一点一点升起,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不愧是家乡的早晨。待到陆续到达奶奶家,一座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呈在眼前,旁边是一条河、一堆堆稻草和猪圈、鸡圈,那边有一棵玫瑰树、一座独木桥,芦苇丛……真是说也说不完,好一派生机的景象。

  先进门的第一件事便是卸下围巾、外套,到火炉旁暖和暖和,把鞋脱掉,脚放在火炉旁烤一烤特别舒服,当然,不能光坐着,得干活。我拿起身旁的大火钳夹起一根木头,又用手捆一堆稻草塞进火里,不一会儿火变得很大,把脸颊烫得红通通的。在妈妈和姨妈们包包子的过程中,会揪一团面给我,每到这个时候,我就很兴奋,我把这团面搓成小球大小,并穿在火钳上,放入火中烤,这是很难的事情,稍不留神就从火钳上掉下去了,烤到两面微糊就好了,烤这种面团干嘛我不清楚,也是没有味道,可是一种习俗吧。在火炉边实在热得不行的时候就换别人坐火炉边烧火添柴。我则是来到河边,河边连着一层又一层的阶梯,底下有一个圆木制成的洗衣服的地方。已是深冬,冰已经结的很厚了,人可以在上面滑冰也不会摔。把冰敲碎后,拿来一堆小石子,接下来便是我和爸爸的正面较量:水上漂。石头也是有要求的,挑扁而薄却不易碎的,找准角度,用力一掷……一个接一个水面溅起水花,甚是有趣。玩那么久,第一笼包子快好了吧,只见两个阿姨用力搬进内院,将蒸笼里的包子摆放在早已铺好的草席上。

  刚出笼的包子使得空气中都弥漫着腾腾热气,有点烫,但迫不及待的咬一口就会感叹到外表略有粗糙的包子竟然这么好吃,据说这是妈妈和姨妈们想了好久才调出来的秘馅。我亲眼看到她们怎么包包子的。

  一大团白面,用刀切成半椭圆形的,将这一小团面在手中铺成圆饼状,挖一勺肉馅,忘了说,肉馅很独特,洁白的糯米、新鲜的肉糊、一团猪油、一把葱花、色拉油、生抽、六月鲜等,据我观察大约是这样,馅料是在一个大锅拌成的,之后装入小锅中,话说这灶上的大锅也是十分神奇,过年期间一道道佳肴都有它大半的功劳。在蒸包子这一天我们一天的饭食都是包子,但作为晚辈的我们,姐姐、姨姐、大哥有煮面的资格,大锅下成的面,略带米黄色的面条软软的,与点点葱花的青翠相衬,棕色的汤汁中漂着一层很香的油花,让人看了就很有食欲。

  再来说说主角包子吧。这包子吧,卖相虽不咋的,丝毫不及商店、早餐铺里的光滑鲜嫩,这包子咬一口吧,厚实绵柔的白面中有些许的甜,咬两口便可以吃到肉馅,肉馅香滑鲜嫩,伴有糯米的清香,鲜肉的可口,以及送入口中一汪鲜美的肉汁,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这简直是过年最幸福的一天,只可惜每年的包子数量有限,大概3、4月份就难吃到了,只得等第二年。

  我成长中记忆颇多,只是这带有乡情的包子着实让人难忘。经过多年反复的升温不仅没让人忘却,反而愈发清晰、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