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4)

时间:2021-08-31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十一:

  我在时间的荒漠中遇见了你,在世上千千万万个城市中,唯独听见了你那清丽的声音,灵魂便被你牵引。我走近你的身旁,轻轻问候:“嗨,南通,你好吗?”我听到了你的回答,那是我永生不忘的南通之声。

  聆听濠河水声

  我爱静静坐在濠河边聆听南通的水声。濠河的水声是独特的,它不同于黄河的轰鸣,不同于山泉的雀跃,水声悠悠,仿佛静好的岁月。她温柔地流淌着,清丽的水声如同深闺里的小家碧玉,静静地从你身边走过,不愿惊扰谁。那般柔和的水声总是能抚慰我烦躁不安的心灵,让我沉静下来,看云卷云舒,雁来雁往。我静静地聆听着濠河的水声,似乎听见了南通从历史的长河中款款走来的脚步声,她不慌不忙地告诉我,人要有一份平和的心境。

  聆听窗外雨声

  我爱靠在窗边聆听南通的雨声。那雨声总是喜欢在夜深人静时拜访我,伴着朦胧的微光,轻轻地叩击我的窗。她总是丝丝缕缕的,声音清亮而欢愉。她击打在对面翘起的屋檐上,击打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击打在路人的油纸伞上。那时,她就会陪我沉思,陪我度过一个个孤单的夜晚。她像一位知心朋友,轻轻走进了我的心扉。

  聆听小巷人声

  “要买白兰花吗?”儿时居住的小巷,清晨时总是萦绕着这句叫卖声。声音脆脆的,糯糯的,不知不觉中沉淀在我的心底,难以忘怀。又忆起那《牡丹亭》中凄凄切切的吟唱,那婉转悠长的声音,瞬间就将我拉进了一个属于南通人的梦幻世界。在那儿,我听见了南通人的肺腑之声,那是对文化的热爱之声,是对美好感情的珍惜之声,是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之声。

  闭上眼,聆听南通之声,那是伴我成长的声音,那是叩击我灵魂之窗的声音,那是久久回响在记忆深处的声音。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十二:

  “呼呼呼……”妈妈的吹风机又响起来了,从以前开始,妈妈总是用吹风机吹头发。我有点懒,洗完澡之后不愿意用妈妈的吹风机吹头发,就直接扑到床上睡觉去了。

  隐隐约约,那熟悉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有一次,我步行回家,雨下得很大,我虽然撑着一把伞,可是还是被雨淋湿了,我刚到家,妈妈过了一会儿也到家了,妈妈见我全身淋湿时便叫我去洗澡,妈妈换上干净的衣服便去煮姜汤给我喝,我洗完热水澡出来以后,我太累了就趴在床上直接假装睡着了。

  妈妈姜汤煮好了,我还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妈妈把姜汤放到床头柜上,准备叫醒我,但看见我的头发还是湿的,妈妈的吹风机又派上用场了,熟悉的声音再一次在我的耳边响起,妈妈的动作熟练、轻柔,好像在擦一个易碎的宝物一样,我忽然明白了。

  我睡梦间那隐隐约约的“呼呼”声原来是妈妈在为我细细地、慢慢地吹干我的头发,我的泪水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头发吹干了,妈妈用轻柔的声音把我叫醒,我喝了姜汤,静静地坐在床上,妈妈去洗澡了,我默默地盯着那吹风机看着……

  妈妈洗完出来了,妈妈好像很累很累似的,并没有把头发擦干就在床上睡着了,我学着妈妈,用吹风机轻柔地吹着妈妈的头发,头发干了,我停下了,妈妈好像梦到了什么美好的事情一样,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

  世界上,最不离不弃的爱,是母爱,世界上最不图回报的爱,也是母爱。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十三:

  人世间有许多声音,鸟鸣声,叮咛声,呐喊声,总有一种声音在你耳畔挥之不去,也总有一种声音在你记忆深处难以忘怀。

  国庆假期,我们一家去探望住在乡下的奶奶。又是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一路上空气清新,野菊绽放,一切事物都如此美好。我望着一碧如洗的天空,不禁回忆起懵懂天真的儿童时代,回忆起五年前的那个小院,小院中高大的老柿树,柿树上又甜又大的柿子,还有刻在树干上的一句话,一句使我终生难忘的话。

  那一年金秋,天空也是那么蓝,年仅七岁的我在我的“小小乐园”——屋后的小院里玩耍。捉蟋蟀,编草绳,玩儿上一天也不觉得闷。玩儿累了,就躺在柿树下的落叶堆上,望着湛蓝的天空发呆,不经意瞥到树上小灯笼似的柿子,便不自觉地舔了舔嘴唇。也许是为了好玩儿,我产生了自己爬树摘柿子的念头。

  在树下转了几圈,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线路”,我便迫不及待的抱着树干就往上爬。可那树干却像涂了油漆似的,我的双脚使劲向下蹬,而身子却不能移动分毫。经过半天的“挣扎”,我终于精疲力竭地爬上了第一个枝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不过乐极生悲,沉浸在喜悦当中的我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重重的摔在地上,哇哇大哭了。听见动静的奶奶急忙从厨房小跑过来,一看见树下的我和我身旁散落的树枝树叶,就明白了一切。她慈祥地笑着,鼓励我说:“再爬,爬树很简单,只要一心想着向上爬,肯定能爬上去。”

  一心想着向上爬!不知怎的,这句话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给予了我勇气,推着我不断向上爬。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我终于爬上了高高的树顶,尝到了成功的果实,也看到了截然不同的风景。兴奋的我决定留点什么做个纪念,于是拿出小石片儿,认认真真的在树干上刻下七个笨拙的字“一心想着向上爬”。

  “到了。”爸爸的一句话把我从回忆当中拉回到了现实。吃过晚饭后,我便溜进屋后的小庭院——那个我时期童年的小小乐园。一切都没变!当看到那依旧高大的老柿树时,我心中竟有些莫名的激动,有一种想爬树的冲动——像儿时一样。这一次,我轻而易举的爬到树顶,畅快的呼吸着高处的新鲜空气,看到那已被风雨冲刷而变得有些模糊的字迹,“只要一心想着向上爬,肯定能爬上去”这个声音在我记忆深处不断回响。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十四:

  回忆,如过往云烟,想要追寻,却寻不见。每当我路过街头,听见一声声嘈杂地叫卖,都让我怀念起了那声音,伴着那味道,深深地怀念……

  那声音,不豪壮,不细腻,不悠扬,不美妙,但却是我童年里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那声音就是——卖糖葫芦的吆喝声。

  “卖~~糖球!卖~~糖球!”小时候,每每听到这吆喝声,我的耳朵就会情不自禁地竖了起来,像小兔子一样。接着,就欢快地蹦到父母那儿去要零钱。像是条件反射,一旦听到这吆喝声,不去买两个糖葫芦总觉得浑身不自在,不舒服。你听!这吆喝声又传来了。

  “爸爸,快给些零钱我,我要吃糖葫芦!”

  “吃什么糖葫芦!不许吃!”

  “妈妈,快给些零钱我,我要吃糖葫芦!”

  “糖葫芦不好吃,别吃了吧!”

  父母自然是不肯给的,于是我就缠着他们,直到他们实在不耐烦了,把钱掏出来我才能了事。

  然后我便寻声,去找那个卖糖葫芦的,声音渐渐近了,心里也更喜了。这声音,似乎混着糖葫芦的酸溜儿,带着糖葫芦的韧感。不敢想下去了,怕嘴里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路人非笑话我不可。

  举着一根长棒子的,上面挂满糖葫芦,没错的,就是他了。我走上前一看,是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衣服的颜色褪得差不多了,看上去很旧,但却很干净,很整洁;额头上,脸颊上布满皱纹,但走起路来却很稳健,很精神;老人的吆喝听起来也像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卖糖葫芦的多是这样的老人,四处走,让人分享甜蜜。

  买来的糖葫芦都是当天做的,当天出来卖,绝无一丝含糊。吃起来是那样的甜,甜中又带着酸,似乎告诉我们:凡事都有酸有甜。

  可在近几年,我却不曾再听到这种的吆喝声了。仿佛绝迹了一样。人们尽被一些现代的零食所吸引。据我了解,糖葫芦是从宋代年间,历元、明、清,多代人所传承下来的。而如今,真的要让它失传在我们手上吗?

  街道上看不到以往的热闹,头顶是直插云霄的楼房,地上是繁忙拥堵的汽车,天不再蓝,水不再清,工厂黑烟笼罩大地……这样,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真的要让地球家园不断受压吗?真的要使人类文明慢慢消失吗?

  回忆,果如过往云烟。童年的宝藏——那一声声吆喝,只能从记忆里找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