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_初一话题作文(3)

时间:2021-08-31

风景_初一话题作文7

  我经历过春华秋实,夏雨冬雪,走过路灯昏暗的漫长街道,奔跑在雨丝霏霏的嫩绿草坪,卧在柳枝恬恬的婀娜柳树下……我看过许多遍花开花落,听尽草丛中缠绵的鸣叫,却只不能忘怀一种风景。

  灰砖黑瓦的巷子一眼望不穿尽头,卖棉花糖和花生糕的老人踏着这条狭窄不平的泥路挨家挨户的叫卖,鞋底有积日而累的干燥泥土,黄得厚重又苦涩。

  水色暗蓝的小河边水渍遍布,前来洗衣的妇女互相打个招呼,若有熟识的也搭把手帮着料理几件衣服,诚恳的笑容和她们微微喘着的粗气毫无违合,悄悄地融进水波轻漾的河中。旁边田里新插下的水稻柔柔的在清风中摇晃着脑袋。

  傍晚的大院中甚是热闹,几家几户围着一台数寸的黑白电视啧啧作赞。大人小孩手中都捧着一大碗米饭,菜一股脑的倒在上面,大家便都急匆匆地跑出来看大眼睛的小燕子在巴掌大小的屏幕上蹦蹦跳跳了。惟小孩拿的是搪瓷碗。父母怕我们摔了碗,又得一笔不必要的支出。我们不甚在意,只悄悄地各家各户溜上一趟,碗里的好菜便堆的跟一座小宝塔一般了。茶余饭后也并不闲着,鬓发苍苍的长辈给我们讲报恩的狐妖,多情的白蛇,凶狠的虎精;也讲毛主席领导许许多多战士打下江山,开辟新中国。有些虽然不大听得懂,却总隐隐看到一张正待勾勒的巨大版图。

  树影斑驳,阳光流动在家门前滚烫的水泥地上,漫延成一片金色海洋。正是盛夏光景。

  吊扇“呼呼”地卖力转动,我懒散躺在凉席上,戳着墙角因进水而起的“墙疙瘩”。一翻身就压到了几本随意扔在地上的小人书,书橱的玻璃上贴满了小龙人的不干贴纸。想出去玩吧,可爸爸早把大门反锁,我只好扒着门缝向外瞧:灰暗的室内和光鲜的有些刺眼的外边鲜明对比起来,我第一次觉得家中的大门竟富有如此魔力。

  稍有懵懂时,举家迁去了城里。清甜的潮湿空气、安眠的蛙叫蝉鸣、门旁摆尾的小黑……通通成了记忆中才能触碰的曾经,繁华整夜,心却好像孤寂无依。在阳光下,我举起那枚用家门前老树的叶子所制的书签,泛泛光影中折射出旧时家乡的风景。

  忍不住忆起深夜走在回家过年的那条小路上,远远的便能看到一缕昏黄的灯光从静静的小平房中渗出,心中溢起浓浓的归宿感。

  我已坐着一辆名为“人生”的列车缓缓驶离年少无知,却总不舍忘记梦里给予我温暖慰藉的无邪故里。

风景_初一话题作文8

  谁不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认识桂林,是从书中,那一句句胜过千娇百媚群芳的幻美文字,是从他人神往羡慕的眼神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真的有这么美吗?我总认为那是夸大其词,真正的桂林,还指不定是什么样呢!

  虽然如此,桂林依然在我心中埋下一颗好奇的种子。

  真正见识桂林,是在今年的“五·一”大假,我随爸爸去桂林旅游。我这才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并不是空口无凭,而是名副其实的“甲天下”!神姿仙态的桂林山,如情似梦的漓江水……山迎水接的桂林,真是美幻绝伦!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桂林建城在山中,翠绿的群山与梦幻的漓江小心的呵护着怀中的桂林城。“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中是城,城中是山”这话一点儿不假,正所谓“无山不奇,无水不秀”。

  桂林像一座“水城”,俨然不同于威尼斯的红色小楼、河道纵横,却别有一番风韵。走进桂林,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湿气。放眼四周,处处是朦胧的水汽,空气潮湿的快要地下水来!让人有种身处梦境之中的错觉。

  漫游在桂林的秀山绿水中,感受大自然赋予此地的无限美感,恍若步入了仙境。

  在漓江桂林谷地中,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石峰,似玉笋瑶簪,耸立无际,宛如青衣罗带似的漓江蜿蜒于千峰丛中,既秀美,又壮观。桂林的石峰不像其它地方的石峰那样气势磅礴、山体高大、山脊线绵延几十千米,而是以其陡峭的边坡,优美而又变幻莫测的造型和数以万计的碧绿峰群而傲立于天地之间。桂林的山,平地奇峰,拔起峻峭,山色青黛,宛若碧玉。

  倒影是漓江一大奇景,江水给凝重的石峰带来灵性和动态美。漓江峡谷中深槽与浅滩相间出现,一道道浅滩成为河床上天然的堤坝,一级一级的抬高上游的水位,造就了宽浅平静的漓江水面和迷人的倒影,而其间一个又一个深潭宛如明珠,增添了江水的晶莹。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漓江水平的有如镜面,应出山峰的优美倒影,有的朦胧,有的清晰。船行江面,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驶过,就像从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中穿行一般。怪不得有古人云:“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呢!

  我不禁叹:江山如此多娇!原来都“娇”在了桂林!为了造就一片奇特秀丽的山水风景,大自然一点儿都不吝啬它的鬼斧神工啊!

风景_初一话题作文9

  我站在山顶,眺望远方,城镇的轮廓此时如一幅平面地图,万物仿佛臣服于我脚下。这里,是距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抬头就能看得见那片纯净的蓝色,浸染着你的心底;闭上眼,似乎可以触摸到风的手掌,它拂起耳畔的发丝,就好像多年前,外公温柔地在我耳边喃喃低语般。

  那时,我还小,因为身体羸弱,又不喜欢运动,外公将这些看在眼里,便决定每天清晨带我爬山。天一亮,外公便牵着我的小手,一步一步慢慢地向山顶爬去,在那时的我的眼中,那些台阶很高很陡,每次我总是刚爬到半山腰,就吵着爬不动了。因此,我们从来都没有到达过山顶。

  而外公却总想领我爬上山顶,他常常跟我说山顶的风景是如何如何的美丽,可以俯瞰整个城镇,那种感觉是多么愉快自在。可我却不以为然,总侍执地认为山顶上什么都没有,花那么多力气爬上去,根本是在浪费时间。但其实在心底,我或许是相信外公说的话的`,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我始终不愿意陪他走完全程。然而,在外公去世后的某一天,我却忽然想起了这座山,这座饱含了外公期望的山。那是我第一次生出想爬上山顶的念头,想看看那些外公口中的我没有看过的风景。

  爬山的过程中,我回忆起了很多和外公在一起生活的瞬间。外公是个温和的人,他的身影、他的言语举止中仿佛总有一股阳光的气息,那是儿时的我最喜欢的,也是我最眷恋的。

  山顶的风景远比外公描述得还要美,可以看得见郁郁葱葱的树林,远处的锦绣山水;踏着脚下柔软的泥土,闭上眼,深呼吸,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野花混合的清香,还有风儿拂过脸颊的温暖。

  站在山顶,我似乎感受到外公也站在我身边,与我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欣赏着同样的美景。可是,与外公一起爬山的日子里,我始终没能与外公一起站在这里,我也就错过了与外公一起欣赏这片美景的机会。

  我不禁想起了辛弃疾的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中的主人公还有自己要找的人,可我却再也不能和外公一起欣赏美景了。

  如今错过的,终不能挽回,只能把握住未来。我想,倘若外公泉下有知,他应该也会这样跟我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