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特产(2)

时间:2021-08-31

家乡的特产6

  龟苓膏是历史悠久的梧州传统药膳,相传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物。

  梧州的龟苓膏有两种,一种是盒装、罐装的,一种是在街边的龟苓膏店里的。无论是哪一种,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滑嫩可口。

  梧州的龟苓膏十分有名,全国各地甚至外国的人们都为了品尝梧州最正宗的龟苓膏远道而来。龟苓膏为什么这么吸引人,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如果你坐在龟苓膏店里冰凉的椅子上,看着那黑色果冻状的加了牛奶或蜜的龟苓膏,无论怎么样都想赶快吃上一口。就像刚刚说的,龟苓膏是亮黑色的。形状大的杯装果冻一样,连吃下去的口感也跟果冻不相上下。

  龟苓膏的味道有点微苦,可如果你加了蜜或牛奶之类的甜的东西,那苦中带甜、甜中带苦的滋味可是会让人有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龟苓膏不但好吃,功效也非常的多。龟苓膏能滋阴补肾、润燥护肤、消除暗疮、调理脏腑、清热解毒、防止肤质老化及便秘,能促进新陈代谢,提升人体免疫力,是现代人不可或缺之养生圣品。

  在梧州的街上,龟苓膏可是随处可见。在炎热的夏季,你坐在凉快的椅子上,拿起小勺子,轻轻搅拌着龟苓膏,再送到嘴里,啊,那种入口即化的、冰冰爽爽的感觉,让人在炎热的夏天不知不觉就对龟苓膏有了一种不知不觉的喜爱,因为,那种感觉是多么美好,多么让人惬意啊!

家乡的特产7

  你们听说过毛笔吗,你们知道哪里的毛笔最有名吗?哈哈,不知道了吧,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中国毛笔最有名的就是侯店毛笔了。中国侯店毛笔产于河北省衡水市侯店村,古称蒙笔,又称“蒙恬精笔”,“侯笔”古称象笔。侯店毛笔是历史悠久的特色传统的手工艺品。笔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饱满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主要产于“衡水毛笔之乡”桃城区侯店村,品种多达二百七十多种。

  狼毫是毛笔中的重要成分,它是由黄鼠狼的毛制作而成,此外还有羊毫,虽不及狼毫有名,却质地柔软,笔尖柔顺。

  此外,毛笔的笔杆也占有很大的部分,好的毛笔笔杆很重,足以证明它是实木的,则不好的毛笔笔杆很轻,手感不好,足以证明这支毛笔不是真正的侯店毛笔。

  真正的侯店毛笔笔杆颜色呈棕红色或黑色说明他是由桃木或其他木材做成。还有一些毛笔的笔杆上有一些雕刻,这些雕刻可以试着写毛笔看起来古色古香,更胜一筹。

  毛笔的笔尖也有许多学问,它是由不同动物的皮毛做成,不同的品种,不同的颜色,也就代表着不同的样子。

  毛笔还有许多奥秘都是我们不知道的。

  我爱家乡,也爱侯店毛笔!

家乡的特产8

  我的家乡在郑州,有好多好多的特产呢!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来尝尝这“人间美味”。

  郑州的石榴是世界闻名的,开花时节,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绽放在枝头,仿佛一个个小火苗,在哪里熊熊燃烧。你知到吗,?一个小石榴花就等于一个石榴,少了个花就少了石榴,少了个石榴就少了几百个子儿,所有的损失都是是因为一个小花,所以大家一定不要乱摘花朵。

  石榴全身是宝,皮能入药,多吃可以治疗腹泻,止血等等,可以算是个小医生了。石榴不仅包治百病,还非常好吃!远看像苹果,近看像小球,中看像玛瑙,真是个“四不像”呀!里面像是一个个小房间,石榴宝宝在这里呼呼大睡。子儿多汁饱满,请凉爽口,甜而不腻,半透明色,里头的核清晰可见,仿佛一颗颗红水晶,真是百吃不厌,越吃越好吃,越吃越想吃!让人口水留下三千尺。咬一口,果汁马上就四面八方的涌上来了,那甜味,那香味,让人意犹未尽,简直是人间美!

  每当石榴成熟时,村民们都三五成群的来摘石榴。手拿这木棍,把石榴打下来,另一个人接,配合度井然有序,天衣无缝,品尝到自己摘的石榴,迟到是无比甜美,无比美味。你知到为什么石榴这么好吃吗?都是因为这里包含了农民一年来的汗水与精力,他们花费了许多的心血,所以我们郑州的石榴才这么好吃。

  这就是我家乡的特产,欢迎大家来品尝。

家乡的特产9

  我的家乡在黄桥,说到黄桥的特产我最爱吃的便是黄桥烧饼。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前往烧饼专卖店购买烧饼,一到那里,一阵烧饼的香味扑鼻而来,引得我口水直流。烧饼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形的、椭圆形的、三角行的……它的身上散了许多芝麻,远远望去,如同一个个装饰品上镶嵌着小珍珠;它色泽金黄而不焦、不糊,让人看着就是一种享受。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吃起来了,一口下去,外面脆脆的,里面嫩嫩的,入肚后,唇齿留香,一下了让我有了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黄桥烧饼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喜爱,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家乡的特产10

  粯子粥,即元麦粥,又称“土咖啡”。粯子粥是靖江,尤其是老岸地区每天都吃的土食。

  农家妇女一代传一代的粯子粥清香四溢,香喷喷的,滑溜溜的,令人回味无穷。俗话说:”粯子粥灌灌,养个胖官”。靖江一代人几乎天天都用粯子粥当家饭,个个吃得意犹未尽。

  其实,粯子粥的做法并不难:可在铁锅放适量的水和大米,等水烧开,米“伸腰”,就可以扬粯子粥了。用瓢盛好粯子,左手捧瓢,右手持铜勺,同时用铜勺一勺一勺地将粯子与水搅和,搅得少而匀。待粥烧透了,若发现有生花疙瘩浮在上面,就用铜勺慢慢捞起,将两支筷子凑在铜勺里打粯子疙瘩,打完后便倒在锅里。等粥烧好了,要用小火焙稠和后才可以慢慢饮用。

  粯子粥呈红,浅褐色,一排排紫红的米粒浮在碗中,十分普通却又分外养眼。而最引人的.,是它奇特的口感:粯子粥香甜软糯,淡淡的,稠稠的,黏和可口,使人啧啧称赞。而且它又爽口滑溜,营养丰富,夏日一口饮尽则如秧苗久旱逢甘霖,非常过瘾。

  据说,解放前,靖江沙土地区因地势偏低,虽灌溉方便,但是排涝困难,因此少有人种元麦,吃粯子粥;老岸地区却不同,那里地势较高,所以家家户户都种元麦,天天吃粯子粥,人也是红光满面的。

  百吃不厌的粯子粥的确色香味俱佳。它是我们家乡的特产,也是家乡的荣誉。我爱粯子粥那沁人心脾的淡甜味,也爱它那呈现着浅红色外观的卓绝,更爱生产了它的家乡——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