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集体的温暖》思品教学反思
教师要“眼高手低”,思于先,“眼高”就是备课、讲课着眼点高,要着眼于思想教育的高要求,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会关爱集体,关爱他人,着眼于教材的整体认识,“会当凌绝顶,览胜在其间。”“手低”即在备课时要因地制宜,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以实际为本,掌握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基本道理,教给学生道德判断的方法,探索做人的真谛。在备课时,我的教学设计,要使大家都有爱心,肯不惜一切代价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同学们身边的事例,让他们去做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也就是说,让他付出真情之后,马上能感受到同学对自己的感谢,及时品尝奉献的快乐。关爱集体,关心他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在教学中,应扣好线,串好珠,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集体观的因素,要做到结合实际,自然得体,体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适时地扩补内容,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例如:我在教学《感受集体的温暖》这一课时,我大胆地进行实践,为了达到教学要求,我补充了很多课外的材料,从报纸上的真情故事《大火无情,人有情》,到同学们身边的小品演示,到我班的实际事例,每一个环节的补充,都让大家在听,说,演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社会的进步,人间的真情。从而让他们知道,付出爱心,定会得到快乐。帮助同学,是少先队员应该做的,是我们的责任。通过一系列补充事例的教学,讨论,让学生明白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处处体现了人间的真情,以此感染学生,我们也应该伸出关爱之手,帮助班上有困难的伙伴。
人的道德认识是与道德情感相伴随的,学生对一定的道德行为产生了强烈的爱憎之后,就能从心底中明辨是非。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理清自己的思路,才能发挥思品课的教育作用。道德情感的培养,是道理认识的催化剂,是从知到行的桥梁,促使学生将做人道理转化为做人准则的信条,进而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在此,在教学中应该选择行为有效的育情方法,以“情”为线索,采取以理育情、以境诱情、等多种方法,借助心理换位,设身处地,移情想象等体验方式,达到强化感情之目的。
我在教学《感受集体的温暖》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让他们听真情故事,说自己的体会,即而进行角色转换,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说说你会怎么做?然后进行故事演示,说说如果你们小队中也有像小A这样的同学,你们会怎么做?通过实际的事例,让大家进行辨析,指导学生的行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但上课的效果,没有想象中的好,也许是,我的提问方法有待改进。我个人的感觉,好像没有把学生的情感完全地激发出来。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懂得道理,学会做人。我要用蜗牛的脚步一步一步,永远向前!
【《感受集体的温暖》思品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