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猫》教学设计

  一、导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识记生字、词语。

  2、品读探究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重点)

  3、品味作者朴实深邃的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情感。(难点)

  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

  (一)基本知识学习

  1、查阅资料,简介作者

  2、记住“读一读,写一写”词语的读音、写法、意思。

  3、朗读课文,初步触摸不同的猫

  ①朗读课文,组内任选一部分最能打动你的段落来读。

  ②初读课文后,完成下列任务:

  A、在文中标出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

  B、填空:读第只猫,我看到了一只的猫(所填词语应该符合课文的意思,并能在文中找到依据)

  C、按时间顺序将围绕着猫发生的故事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

  得猫—养猫—()—再()—再()—再()—复()—复()—复()

  (二)难点突破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的区别,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的多”?(根据前面勾画的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地位、结局来比较)

  2、细读课文,重点阅读第三只猫

  按照理解填空:再读第三只猫,我读出一只的猫。(思考角度:①大家对第三只猫的态度是怎样的?②与前两只猫相比有什么不同?③不写前两只猫,行吗?)

  3、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①找出自己认为作者情感浓厚的句子,体会“我”的感情

  按照理解填充句式“读,我体会到”。

  ②学生朗读,小组同学评价(教师课堂指导朗读)

  (三)学法指导

  抓住故事情节和写作对象的.特征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困惑所在:

  三、组内合作,收获分享

  (1)我们组讲解的问题是:

  (2)我们组讲解的思路是:

  (3)讲解中需要强调的关键点和重难点是:

  四、课前热身,自我完善:

  1、给加点字注音:

  郑振铎()涩()怂恿()

  怅然()蜷伏()惩戒()

  2、课文结构严谨,首尾呼应,请找出这两个句子

  3、重点读“我心里十分难过……”一段(语速由舒缓而稍微加快,语调由低沉到略有升高),用“对于,我想说”的句式表达一种看法。

  例: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对于,我想说:

  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课堂交流流程建议:

  导入——预习检测——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品味语言——质疑小结

  (二)交流点拨:

  学习本文重点要放在第二只猫的失踪与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思想感情进行。探究,就是研究课文的抒情议论,探究作者究竟想说什么,讽喻的是什么社会现象,在哲理层面上是什么意思。

  六、课后练兵,体验成功:

  阅读“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到文章最后,回答:

  1、文段中的猫是指第只猫。文中与“妄下断语”相呼应的句子是哪一句?

  2、文中“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刺我良心的针”有何深刻含义?表现了“我”的什么思想感情?

  含义:

  思想感情:

  3、为什么作者对这只猫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的亡失更难过?

  4、谈谈你对“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理解

【《猫》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猫》教学设计(精选3篇)

2.《我是猫》的教学设计

3.《猫》优秀教学设计

4.我是猫教学设计

5.《猫》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6.猫公开课教学设计

7.狐狸和猫教学设计

8.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