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古时又称蒲城,秦时设县,有多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是夏朝谏臣关龙逄、春秋先贤蘧伯玉的故里,小编收集了美丽长垣我的家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美丽长垣我的家
我家在长垣,她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她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我爱她。她拥有“中国厨师之乡”“中国卫材之乡”“中国防腐之都”“国家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县”“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因此,我为我是一名长垣人而感到骄傲。
长垣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是黄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她位居开封、新乡、鹤壁、安阳、濮阳、菏泽等城市群的中心,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培育了壮大的防腐、建筑、起重机械、医用卫材、烹饪、绿色食品六大特色产业,成为全国著名的防腐建筑、起重机械、医用卫材、绿色食品加工的重要基地。其独特的发展模式被理论界誉为“长垣现象”。今日长垣市场发达,商贸繁荣。
现在的长垣今非昔比了,这些年长垣发展势头强劲,令人刮目相看。中国防腐只都、中国厨师之乡、建筑之乡、起重之乡、医疗器械之乡、卫材之乡。医疗机械行业拥有79家生产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家。防腐业拥有国家一级资质企业37家,二级资质企业14家。全县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获得国家认证面积66万亩,其中苗木花卉基地2万亩,红提葡萄1。3万亩。长垣的宏力红提葡萄园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特色红提葡萄种植基地”
长垣有三园:如意园,三善园,容园。有两寺:少林寺,铜塔寺。饿了就去苏四,闲了就去龙山街。这里还有历史悠久的黄河……长垣还有许多遗址如宋槐:位于县城中心街原政府院内,槐树为宋代所值。相传民族英雄岳飞曾于此栓过马,故又称“系马槐”。王永光墓:位于城东南的孟刚乡王楼村东北,距城4公里。墓冢高约3米,墓前立一巨碑,并有碑楼。长垣的搞胡同中,也记录了许多往事,还有铜塔寺的一面城墙,想必也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吧。
农历的二月十九日,是长垣一年一度的例古会,俗称二月十九会。时逢会期,都会在某个地放搭戏台,为老年人表演戏曲,会上人山人海的,十分热闹。另外,河南也有“豫剧之乡”这个名称,这里就是豫剧发展地,“梨园春”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看的节目,尤其是老人,更是喜爱。
长垣,我美丽的家乡。我在这里生长,她带给了我很多乐趣。长垣,我为你而感到自豪、骄傲。长垣,我爱你!
第二篇:美丽长垣我的家
长垣县地处中原,东临黄河,居郑州、新乡、濮阳、开封、菏泽等城市群中心。全县国土面积1051平方公里,耕地86万亩,人口80万,辖1个省级工业园区、6镇8乡4个办事处、599个行政村。
长垣古称蒲城,秦时设县,有多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是关龙逄、蘧伯玉的故里,是孔子杏坛施教、子路“三善”治蒲、齐魏桂陵之战、王仙芝首举义旗之所在。
长垣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新(乡)菏(泽)铁路、济(源)东(明)高速可直达东出海口,大(庆)广(州)高速、省道308、213贯通南北,可直达新郑国际机场,长垣已融入中原城市群和山东半岛经济圈,成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近年来,长垣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民营立县、特色兴县、文化旺县、绿色强县”战略,实现了“劳务经济”到“回归经济”,再到“特色经济”的跨越,发展壮大了起重机械、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防腐建筑及防腐材料、饮食文化、食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汽车零配件、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厨师之乡”、“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起重机械之乡”、“河南省优秀建筑之乡”、“中国创意(中小)城市50强”,被确定为“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县”、“中国中部经济百强县”、“国家级卫生县城”,河南省城镇化建设重点县、扩权县、对外开放重点县、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县、境外直接投资重点联系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被国内新闻、理论界誉为“长垣现象”、“长垣经验”。2008年,省委把长垣确定为全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县。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莅长视察时高兴地说:“长垣大有干头,长垣大有希望。”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长调研后深有感触:“长垣确实名不虚传,我在长垣找到了发展县域经济的答案。”并对长垣发展作出了“三个值得”、“一面旗帜”、“两点希望”的论述:“长垣的实践的确很值得研究,长垣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总结,长垣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很值得我们去思考。长垣已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希望长垣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多积累新鲜经验,希望长垣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三篇:美丽长垣我的家
我的家乡--长垣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隶属新乡市,地处豫北平原,东靠黄河,与山东省东明县隔河相望,西北邻滑县,南界封丘,北依濮阳,居汴、新、濮、荷等城市群中心,她交通便捷,大广高速、省道308、213贯通南北,直达新郑国际机场,新菏铁路、济东高速直达东出海口,正深度融入环渤海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成为中原经济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长垣古时又称蒲城,秦时设县,有多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是夏朝谏臣关龙逄、春秋先贤蘧伯玉的故里,是孔子杏坛施教、子路“三善”治蒲、战国齐魏桂陵之战、唐末王仙芝首举义旗的地方,在明朝年间,就有“满朝文武半江西,小小长垣七尚书”之美誉。
长垣农历二月十九古会就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当时长垣物化天宝、人杰地灵,商贾云集、人才辈出。据县志记载:当时,长垣高官显贵甚多,其家中皆藏有奇珍异宝,为了夸富比荣炫耀乡里,每逢清明节前后,春暖花开,恰逢农闲季节,官商在此聚众斗宝,老百姓纷纷走出家门争相观看,热闹纷繁。故此会又名“亮宝会’,直到现在,每年的二月十九会仍是人们所期盼的`重头戏。每年盛会,除了以物资交流外,还兼有信息传递和农事贸易等活动;到时会有数个地方戏剧团为人们送上精美的文化大餐,并有歌舞、儿童玩具、杂技前来助兴。周遍邻县和十里八乡的来赶会的人们满面春风,似潮水般纷纷涌至,好不热闹。
长垣还有许多名胜古迹,位于长垣县城北5公里的蒲东区学堂岗村就是其中之一,它197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名胜志》载:“昔孔子聘列国与四弟子弦诵于此,故曰学堂岗”。后人在岗上建庙,以作纪念。该庙始建于汉,唐、宋渐盛,元遭兵火无存,又于明朝天顺三年重建,经明、清两代十数次增修,逐渐成为豫北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其主体建筑有:棂星门、大成殿、古坛亭、“春风、化雨”二亭、深造堂等。现存杏坛亭、杏坛碑亭和明、清碑刻六通。
同为名胜古迹的还有位于长垣城岳庄村的仲子墓,据《仲子三墓志》记载,该墓在宋代子路被追封为河内公后,称河内公墓,入元明两朝也一直称为河内公墓,清之后,俗称“子路坟”。
可惜的是,1930年代黄河泛滥,子路祠墓均被冲垮,如今仅剩遗址,坟头都没了。但仅《仲子三墓》流传下来的赞颂长垣河内公墓的明朝诗歌就有一百余首,其文化积淀不容忽视。
长垣的烹饪,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举世闻名。它源于春秋,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更辉煌于现代。早在11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宫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寺庵菜和民间菜五大体系,主要工艺以炸、熘、煎、炒、蒸、煮、烙、烤为主。在漫长的烹饪历史上独树一帜,以厨师众多、技艺精湛著称于世,名厨大师之多,居全国之冠。长垣自古就有尚厨之风,民间早有“长垣村妇,赛国之厨”之俗语。自明清有史记载以来许多的王府侯爵、官僚商贾、文人学士大都喜欢选用长垣厨师司厨。明万历31年,长垣有人口13130户,几乎家家都有在外从厨和学艺之人。清光绪年间,长垣人口300000左右,其中在外事厨者近达25000人。现在烹饪业已经成为长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03年2月,时任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张世尧为长垣题写了“中国烹饪博大精深,厨乡长垣尽展风采”的颂词。2003年中国烹饪协会正式发文命名长垣为首家“中国厨师之乡”,并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授牌仪式。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古老的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逐渐由一个贫穷落后、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综合发展的新型城市。特别是党的十一届大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长垣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这段时间内,长垣被誉为‘中国为厨师之乡”、“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起重机械之乡”、“国家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卫生县城’还被被评定为中华绿色名县,跻身中国创意(中小)城市50强、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县、全国十佳全民创业示范县、中国中部经济百强县、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
现在,我的家乡—长垣,像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年轻人,他正在用自己的努力把自己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饶。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家乡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美丽的长垣县将会被世界所知晓。
美丽长垣我的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