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故乡(2)

时间:2021-08-31

回故乡4

  记忆中的故乡,我无数次地思念,思念野芳发而幽香的翠春,佳木秀而繁阴的盛夏,风霜高洁的清秋,水落而石出的暖冬,思念老村里的童年玩伴、劳作的父辈和盼望着的奶奶。

  我眷恋故乡的风花雪月。在鹅毛大雪纷飞的日子,如尘如絮,又好似珠盘碎玉、冷涩冰泉,给予天地一白、万籁俱寂。待暖阳挂空,皑皑白雪上留下了一串长脚印,梅花抖落层层白酥,舒展着生命的筋骨,轻绽着砺炼后的妩媚。

  在厦门是不常可以看到雪的。还记得在故乡第一次见到下雪,迫不及待地冲出家门,可谁料堂屋的门槛拉住了我激动的心,给我披上了素素白衣。“慢点,宝宝”奶奶在后头轻唤,“莫急,小心伤着了。”奶奶把我扶起来,拍拍我衣服的雪,任我怎么疯跑,只管在后头跟着。就这样,老村里多了一份解封的暖意,孩子们伴着东风钻进桦木林,与蠢狍子赛跑;伯伯们捧着热乎乎的芝麻茶,暖手也不耽误享用,芝麻,一叶叶扁舟似的飘荡,送尽残余的寒气。

  我思念故乡的静谧夏夜。待落日酡红似醉,暮色四合,太阳带着醉人的笑意,贴在群山苍翠的脊梁上。缕缕炊烟从黑色烟囱似水一般萦纡升起,嬉戏打闹了一天的鸭群沿着小河缓缓归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跫音慢慢在青石板上飘转、消逝。

  “宝宝,吃饭咯”奶奶操着一口标准的湖南普通话,“有你最喜欢吃的辣椒炒蛋嘞!”香味飘飘拂拂,又落在了我的鼻尖上,辣椒是奶奶做的剁辣椒、鸡蛋是奶奶养的母鸡下的双黄蛋,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夹起一块辣椒就往嘴里塞:“好辣!”“慢点慢点,宝宝”奶奶慈祥地看着我,不禁遮嘴偷笑:“呵呵呵……”

  故乡的夜,一轮上弦月挂星天,皎洁的月光洒在奶奶的身上,奶奶抱着我坐在红木小凳上纳凉,边扇扇边轻轻哼着花鼓戏,那只饱经沧桑的'大手轻抚着我的脸庞,渐渐昏睡。奶奶的花鼓戏还在静谧中飘转、那只大手还在摩挲,像温暖的春风,沉进我的心中,我的梦里。

  又逢春节,和父亲踏上回乡之路,路不再那么坎坷了。泥泞的乡间小路,已修成宽敞的水泥路;衰落的间间老屋,已筑成栋栋的小洋楼;虽剁辣椒和双黄蛋还是那样,但父亲做的辣椒炒蛋,却不是奶奶做的……

  我思念故乡。过去的那些情节,总是被岁月冲洗得熠熠生辉,故乡与温暖的人一直陪伴着我,在人生的跨海大桥上走过一个个时间刻度,或许在某一刻,他们会渐渐停下,伫立再也不动,望着我们这些渐行渐远的游子,心中感概万千:继续走,不必回望。

  鱼儿继续出发,还要回望故乡。

回故乡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已经是一个30岁的物理学家。

  “滴滴滴……”我的手机铃声响了,我把目光从太空探测器转向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来电号码是我的老同学戚彬,我惊讶地像:“咦?我在北京,戚彬远在美国,平时大家忙工作,联系得并不算多,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会是什么事呢?”我正纳闷着,我的机器人助理天天帮我接通了电话,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边:“许哥,我们几个同学正计划回故乡看看,你有空吗?”我听到这个消息兴奋极了,想也没多想就答应了。我迅速跟单位请好假,便带上天天一起,坐着我的超音速飞机回到了我阔别已久的故乡——长沙。

  飞机刚落地,一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展现在我的眼前。宽阔的道路两旁古木参天,就算是台风也不足以被撼动;各种现代化的写字楼和商场鳞次栉比,造型各异,路上的白领们行色匆匆;太平街和天心阁依旧古色古香,游客们络绎不绝;更令人惊奇的是,纵横交错的道路和立交桥都可以随路况变化而变换,小时候那种堵车的情形一去不返。

  我一边感叹着家乡的进步,一边按了一下机-车一键转换的按钮,我的飞机像变形金刚一样变成了一辆汽车,迅速融入到浩浩荡荡的太阳能汽车的车流当中。我把汽车调成自动驾驶模式,这样我既尽情享受窗外的景色,又能给天天当一回导游。

  不一会儿,几个熟悉的大字映入眼帘: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学校大门已经实行了人脸识别系统,以前的保安叔叔已经退休回家,安享晚年;成片的宿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梯换成了智能电梯,只要对着电梯里的麦克风喊一声宿舍号,它就能准确无误地把你送到相应的房间。

  来到教学楼前,发现这栋大楼早已用环保材料重新装修一新,教室里的高科技设备随处可见,老师可以声控做教案,学生可以在电脑上做作业,基本实现了无纸化教学。我意气风发走进曾经的1405班教室,我的老同桌朱睿麒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亲切地说:“许哥,你终于到了!”我刚坐下,我们的方爸爸大步流星走向了讲台,还是当年那气派的模样。

  “上课”“坐正”……我们曾经稚嫩的心又一次被守护,被灌溉,被滋润,教室里的欢声笑语传得很远、很远……

回故乡6

  “轰隆隆”,从月海到金华的一艘宇宙飞船启程了。已成为著名天文学家的我,正坐在里面准备去看望阔别已久的故乡。

  飞船飞地很快,不一会儿就到站了。走出机场,我便看到了与二十年前截然不同的景象:高楼大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的绿地和森林。从中可以时不时地看见几座奇形怪状的房屋:有的呈半圆形,是透明的;有的挂在树上,垂下来一条软梯;还有的悬浮在半空中。这里还是动物们的天堂:随处都可以看见采摘松果的松鼠,随时都可以听见小鸟动听的歌唱,在池塘边也有青蛙快乐的呱呱叫。

  我又来到了我的母校——环城小学。走进校园,学校导游机器人便迎了上来,说:“您是来干什么的?”我答道:“我是来参观母校的。”他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呀!”于是,他便带着我参观起了我的母校。从他的介绍中,我得知:环城小学已实施了全自动化管理。我们还参观了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就在我正准备离开的时候,我遇见了同样是来参观母校的老同学王晟尧,他现在是一名生物学家。王晟尧一见到我便热情地迎上来,邀请我去他家做客。我不好推辞,只好跟着他一起去了。

  王晟尧的“家”是移动悬浮在半空中的一栋小木屋,走进去,里面只有一台奇怪的机器,别无他物。我疑惑地问:“这就是你的家吗?”王晟尧没有回答,只是让我站到那台机器上。我半信半疑地站了上去。只见王晟尧按了几个按钮,我就发现自己站在一间宽敞明亮却空无一物的大宅子里。这时,王晟尧也出现在了我的身边。我向他询问,他笑着说:“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在维度与维度,次元与次元之间穿梭的方法。而且地球上空间不足,人们就都住到这里来了。这台机器就是穿梭机。家居嘛,按墙上的按钮就行了。”说着,他按了一下墙上的一个按钮,便出现了一个沙发和一张茶几。我们聊了一会儿,他请我留下来吃饭。他叫了一个机器人,端来了香喷喷的饭菜,还告诉我,现在的食物都是快速栽培的。

  回到三维空间,我便向我家的定位点走去。不一会儿,我便来到了家门口,在家门口迎接我的是弟弟,他正在读大学。刚进家门便看见了白发苍苍的父母。那一天的晚上,我们一直聊到深夜。第二天,我告别父母,回到了月海上的太空基地。

上一篇:梦回故乡 下一篇:回我的故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