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八月桂花香
人一生当中,最快乐,最无忧无虑,最值得回忆的时候就一定是孩提时代了。每当在大街上闻到那桂花香气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的童年。
在我才会模糊的喊出:“妈妈”时,我就被带到了乡下姥姥家,在那里我快乐的生活了四年。姥姥家有两棵桂花树,东边一株西边一株,对面就是一条小溪流。溪流里的水很清,偶尔会有几条小鱼匆匆游过,在水底的泥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里面的螺蛳。约三平方米的玉米地就长在溪流上方的土地中,溪流上方还有一座小桥,走过小桥就可以看到姥姥种的那几亩地了。到了八月份,桂花一开放,儿时那不懂事的我总喜欢从桂花树上抓一大把桂花,溜到姥姥的田地,东撒撒,西撒撒,装模作样地学着大人们播种时的场景,撒完了一处,跳上去,用脚踩一踩,把土地踩结实了。那时,我天真地想:“这样一来,明天这儿就全是桂花树了,多好呀!大人们真笨!”可是,等到来年,收获的不是“桂花树”而是一捆捆的青菜萝卜!可无论姥姥怎么劝告,我始终每天都到田里去看看,看看我的桂花树有没有长出来。姥姥见我这样,跟姥爷商量了一下,连夜把院子里的一株桂花树移到了田里去。第二天一早起来,我发现田里的桂花树终于“长”出来了,开心地不得了,真相还是后来跟姥姥闲谈时无意中知道了这件事。
桂花树是其次,我最怀念的还是姥姥的独门绝活儿:桂花糕!记得小时候,姥姥总会在八月半左右之时把树上的桂花都摘下来,好好地洗净晾干,每逢这时,我都会缠着姥姥给我做桂花糕和桂花茶,姥姥总是呵呵的笑着,点点头,在吃桂花糕之前,先品一品那桂花茶,茶里放了少许冰糖,闻一闻这淡淡的桂花香,你会忘记今日里的一切烦恼。桂花糕就更不用说了,轻轻一咬,便掉在了你的嘴中,软软的,甜甜的,吃一口便让你回味无穷!
算算日子,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没下乡去看姥姥了,不知道,她是否已经做好了桂花糕等我回去品尝?这时,大街上的桂花香味更浓了,这桂花香,是在召唤我回去吗?
篇二:八月桂花香
花开了,花也会谢。
正是金秋,前几天走在校园中,萦满身的,是空气中无处不在的香。任你是怎样一个迟钝的,后知后觉的、没有情趣的,又或者是工作繁忙,行路匆匆的人,只要你走在校园西面的这条小路上,你就不能不被这阵阵袭人的香气吸引,你就不能不做到用力地,大口地呼吸,让花香由鼻而入,直沁心脾。除非,你没有嗅觉。
八月桂花香。
校园花圃中,桂花正开得旺盛。这桂花的香,不似梅的“暗香浮动”,也不似莲的“香气益清”,它热烈,芬芳,是一个正热恋的女子,吐露着最浓烈的情思。用马老师的评语,这花的香,只有一个词可以恰当地形容——馥郁。我的感觉,香气,也是甜的。
每天吃午饭,行走在这样一条香气四溢的路上,那一刻的感觉便是,幸福。校园也因此觉得可爱起来。
桂花其实是外形很平凡的花。米粒大的黄色的花,细碎的,密密的,一丛丛地藏在绿叶间,要不是有香气招引着人的眼光,只怕是很难引人注意的。我也仅知道,桂花有金桂银桂之分,想必,颜色黄一点的,是金桂了。此外,对桂花的认知,也就寥寥了。
在我的印象中,古代的文人雅士们,也多以喜花爱草来颐养性情。如陶渊明之于菊,周敦颐之于荷,林靖和之于梅,郑板桥之于竹。古代的文化中,和花草有关的佳话为数不少,吟花咏草的佳句也比比皆是。孤陋如我,也能脱口而出一些菊花桃花荷花之类的佳句,相信,吟咏桂花的应该也不在少数吧。可惜,搜遍我的脑海,实在是见识浅陋,只勉强想到了柳三变《望海潮》中的一句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传说,这首描写杭州繁华富庶的词,竟引得当时的金主完颜亮看后“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传说真实与否无须深究,至少,光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就够人浮想联翩的了。
但似乎,桂花的花期并不很长。前段日子还是香气浓郁,这两天,便隐隐约约起来,只怕,再过两天,香气便会消失了吧。
也知道,花开了,花终究会谢。
可是,桂花谢了的时候,我想我不会有太多失落。
因为,桂花的香,是可以留存下来的,可以留在食品上,也留在心灵上。
更何况,花谢了,花还是会再开。